宝宝入睡极其困难,大人哄很久才勉强睡着;
每个晚上能醒7、8次,一点点动静立马醒;
不知不觉掉“奶抱摇”坑,大人走不开,宝宝睡不好;
睡眠日夜颠倒、容易惊醒、落地醒.....
难道宝宝真的天生睡渣?
其实入睡困难、夜醒频繁、依赖奶抱摇这些问题也不是第一次讲了,统统跟宝宝睡眠能力有关!
睡觉必须哄?只能奶抱摇?
不!宝宝完全可以自己睡!
“奶抱摇”确实很有魔力,但一旦宝宝依赖后奶睡、抱睡、落地醒一样不落!还严重破坏宝宝的自我安抚能力。
睡眠能力 指婴幼儿克服外界感官信息干扰、放松身体、自行进入睡眠状态的能力,以及在睡眠过程中处理各种感官信息干扰、非大脑控制的肌肉活动和身体活动而不完全清醒、继续睡眠的能力。
具备睡眠能力的宝宝,根本不需要爸爸妈妈艰难哄睡!宝宝会自行排除外界干扰,醒来不哭,自我安抚后能继续睡。发展好宝宝睡眠能力,宝宝自己就能睡。
了解婴儿的睡眠特点
成年人的睡眠由五个阶段组成,分别是:入睡、浅睡、熟睡、深睡、快速动眼期。其中,入睡、浅睡、熟睡、深睡这四个阶段需要60~90分钟,也称作非快速动眼期。我们每天晚上睡觉,都会进行差不多五次这样的睡眠循环。
而针对小baby来说,只有持续时间20~30分钟的活跃睡眠期(类似于快速动眼睡眠)和持续时间60分钟左右的安静睡眠(非快速动眼期)两个阶段。
在安静睡眠期阶段,宝宝会呼吸深沉且有规律,四肢松软,不容易被吵醒,这个时候也是妈妈们把宝宝放在小床上单独睡觉的Z佳时期。而这个阶段结束后,他们就要重新进入下一个睡眠期,即活跃睡眠,很容易被吵醒,如果这个时候碰触宝宝,或者有较大的突发声音,就会吵醒宝宝。
因发育、睡眠、打疫苗、大发育期间出现的睡眠问题会逐渐消失,但是养成的习惯却会持续困扰着宝宝和家长。
1、提前入睡时间
提前宝宝晚上的入睡时间,可以避免他们晚上醒来或者第二天醒得过早。很多家长认为宝宝中午不睡觉,晚上困得不行再睡,就会提高睡眠质量。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宝宝疲倦时反而会亢奋、易怒、不好哄,即便好不容易睡着了,也会出现惊醒、睡眠不踏实等情况。如果晚上继续睡眠不足,第二天会变得更加疲倦,白天很难小睡,导致烦躁的宝宝晚上更难以入睡,长久以来,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在《婴幼儿睡眠圣经》和《法波睡眠宝典》中都提到:提前入睡,可以消除宝宝的疲倦,让他们越睡越能睡。
爸爸妈妈们可以在晚上哄睡时,先提前半个小时,在逐渐增加时间,直到找到Z适应宝宝的入睡时间。如果宝宝晚上睡眠好,白天小睡的时间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小睡次数、睡醒间隔逐渐调整。
2、抓住宝宝的犯困征兆
训练宝宝睡觉,Z关键的就是不能让他们挣扎到困得不行在入睡。这需要爸爸妈妈时刻留意宝宝犯困、或者想要入睡的征兆,比如宝宝打哈欠、眼睛迷瞪、眼皮耷拉、小手小脚等活动速度变慢、不爱说话,对周围的玩具逐渐失去兴趣,就可以记录他们的睡眠时间,开始哄睡宝宝。
3、给睡觉来一场仪式
可以给宝宝来一场睡眠仪式,让他们知道什么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应该准备睡觉了。
1.营造睡觉安静的氛围,可以放一些柔和的摇篮曲,把灯光调暗。
2.给宝宝洗澡、换睡衣,帮助睡前按摩。
3.喂奶。
4.可以开展亲子阅读,如果宝宝瞌睡,就可以将声音降低,宝宝睡着后一段时间在离开。
4、良好的作息规律
根据宝宝每次的入睡时间、小睡时间、睡醒间隔来调整宝宝的睡眠情况,加强他们的作息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