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长租公寓的关键词,“高收低出”一定能排前三。近两年,很多以此方式运营的公司涌入长租市场,快速扩张。
早在前面的公众号文章中我就写到过,关于乐伽公寓的暴雷事件,而此后,“高收低出”被行业所熟知。
2018.8 杭州鼎家公寓宣布破产。诱导租户使用网络贷款。破产后租客与业主的矛盾爆发。
2018.11 北京昊园恒业资金链断裂,上百名租客及业主寻求各渠道维权。
2019.06 北京国安家出现大批租金迟付,业主集体维权。大批租客被迫搬家,迟迟未收到退款。
......
而Z近,上海一家“高收低出”中介机构其核心人员涉嫌合同诈骗罪被逮捕。据相关报道显示,2019年邱某、周某、孙某合伙成立了中介公司并拉朋友张某一起入股,其中三人让孙某当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个季度给6000元作为好处费,他们则各占三成股份。
此后公司便通过“高收低出”的经营模式扩张规模以及敛财,租客端则以优惠为由诱导租客签订长期租约一次性支付租金,房东端则找各种理由拖延、逃避支付租金。
一次房东跑去租客询问租金的情况,这才知晓。
事发后,邱某等人将烂摊子扔给孙某,让他这个“公司法定代表人”担起责任,事实上,他们一开始就计划好让孙某当炮灰。
经调查,本次涉案金额为人民币30万元,四人均以涉嫌合同诈骗罪被逮捕。
我认为高收低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01伪高收低出
第一种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套钱跑路,我称之为“伪高收低出”。
就像我刚刚提到的上海四人团伙敛财暴雷案,想必不用我再过多的解释,大家都已经懂了。
02真高收低出
第二种是“真高收低出”,也就是这个本身就是他们的商业逻辑。
我曾去了解过一些“真高收低出”公司的思路,大部分的回复是,他们是为了赚取现金流,然后投入到别的高收益项目,如餐饮行业等,从而可以弥补在运营方面的亏损,我们暂且认为这些公司的初心是好的,但是他们却低估了长租行业运营的难度。
03资本搅乱市场
Z后一种则是资本搅乱市场,靠高价抢占房源市场做运营,长期下来垄断大量房源。
就拿全国有名的长租公寓品牌“自如公寓”与“蛋壳公寓”来讲,他们在2018年就已经在北京开始了上述玩法,而且更加疯狂。下面是北京某房主论坛里的发言截图:
我个人对高收低出是非常反感的,但是大家总是把矛头指向“高收低出”本身,如果是以这个理由作为抨击点,很多行业外人士是很难认可的,毕竟在互联网行业,这样的模式太常见了。
客观的讲,这个商业逻辑我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确实是按照理想中的模式走下去,那也是他们的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
很多企业低估了长租行业运营的难度,同时也高估了自己的资金运作能力。
以第一套房源为例,年付租金降价幅度可以达到1250元/月,降幅24.27%,不知怎样的投资大咖才能用9个月做出这么高的收益,这还未算公司的运营成本。
另外,完全照搬P2P的模式,但是却没有了解长租运营的长链条。要有装修配置、招租、运营维护等环节。这个模式要想健康发展,需要有极强的运营能力,能够快速出房。一旦租客大规模违约退房,或者是大面积的空置,资金链很容易出问题。
在长租行业,暴雷的公司除了玩高杠杆资金链断裂的,几乎全部都与“高收低出”有关。让长租行业本就不太正面的舆论导向变得更加负面,留下一地鸡毛。
很多公寓企业认为,等高收低出的全部暴雷了,市场会更加理性。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在很多房东维权群和租客维权群里看到Z多的话不是不相信某某公寓了,而是不再相信二房东,这让很多“正规军”无故躺枪。
被无故牵连的正规军心声
2020年,随着疫情的催化,将会有更多中介、租赁机构东窗事发,而我认为“高收低出”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其本身的商业逻辑,而是对行业带来的伤害。
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等不到市场恢复理性,长租行业就会被他们“玩死”,今年的企业压力不仅仅是疫情,也可能是同行带来的...
说白了,长租公寓本质是生活服务业,想要盈利,想要持续被客户光顾,就必须回归客户、回归服务,通过居住及增值性的产品和服务去获得利润。
致:努力前行的我们
长租公寓规范化这个过程虽然极尽混乱,代价也很大,但宿逅秉承着让租客安居的使命,依然坚持着继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