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读完老人与海,我决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读完骆驼祥子,我决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读完刘慈欣的科幻文章,我决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
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你说错吧,肯定也没错;你说好吧,总觉得别扭。你要批评他们吧,觉得这种决心总该得到鼓励;你要表扬他们吧,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有孩子发现“祥子被宪兵追赶”很狼狈,还能想到“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最后的结论依然是“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争取有个好成绩”。
我就直挠头。
各位同学啊,我们能不能有点其他的想法呢?
2
这两天我一直觉得,五花八门的各种作品,只能看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这显然是反常的。
一方面,可能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把孩子的视野弄狭窄了。我们一天到晚对他们说“读书学习是最重要的事”,但事实上,“学习”不仅仅只有在学校上课,还有自身的成长。
学会做一道菜、看了一部剧、了解了一个职业,甚至见证一次生老病死……都是“学习”。家里真的出了什么大事,需要孩子放下作业帮一帮,其实也合理。如果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看什么文学作品都只能想到“认真做题”,那只能证明他观察力不够,对身边事关注有限,共情能力也不行。
就拿骆驼祥子来说,单单聊聊“当代的祥子”就是一个浩如烟海的素材:相信大城市“遍地是黄金”却无一技之长的盲目进城者,不知道身处淘汰产业的边缘工人,没有提升意愿等着政策眷顾的抱怨者……
就算想不到那么深,家里总有几个不争气的亲戚,新闻里总有几个不争气的案例,随便扯哪个,都比说“我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更贴近作品。就算说“学习”,也应该是“关注时代变化,不断拓展视野”,而不是“仔细听讲,好好做题”。
哪怕他“好好学习”的表述很漂亮,但只要和作品关联不密切,就不是一篇好的读后感。就像一件超级漂亮的芭比裙装,你非让我穿,那肯定也很变态。
3
另一方面,是总有大人被“表决心”的破词儿蒙蔽了双眼。
有的讲人类与自然,有的讲生命价值与哲学思考,有的讲阶级局限与社会制度……如果这些作品都能统一到“我应该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上,只能证明这帮孩子在长期的应试练习中找到了一个“讨巧”的办法:
他发现,不管了解不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主旨,“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就是一个万能的“感”,只要从文章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就能顺利地扯过去。
如果这种“讨巧”在某些学校、某些语文老师、某些家长那里得到过鼓励——例如有些大人会对这个“感”非常欣喜,觉得孩子懂事儿了,这本书读得有收获了,你看,读完之后,知道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了,孩子真棒啊,那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复制”下去。
但在我看来,这件事情毫不可喜——
我们是在让孩子写百花齐放的读后感,不是在写千篇一律的保证书。
我们可以翻一翻孩子所有的读后感文章,如果每一篇的感受都是“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方法还很类似,那很可能并不意味着他认真读完了作品,只能证明他学会了偷懒。
而“偷懒”,是学习领域,从不值得鼓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