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明红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家宝宝快1岁7了,大概在他9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注意他的语言发育了,给他买了很多的VCD,和他一起做游戏,只要一有休息就来陪他,所以当他在11个月时说出第一个“妈”我当时开心得要疯了,抓着老公听孩子说话,那喜跃的心情真是除了开心、高兴]好像就没别的形容词了。
但是好景不长,之后就是只是说这一个字,长达2个月的时间里再没有其它的词字出现,我的那个急呀,我的孩子呀,就不能再多说几个字吗?
奇迹好像就像中了500万一样来得惊喜而又烦恼,1月5个月突然有一天,不论说什么他都开始不停的回答“不”,“不要”。
宝宝吃饭吧,不
宝宝睡觉了喔,不
和爷爷一起玩吧,不要
但是具体问为什么吧,又不说话了。而且边说“不要”边推开东西和人。
或者有时候一个人自己在那儿说自己的,别人都听不懂,就是不停的说一些无意义的词。
当我正在焦虑和烦恼时,朋友介绍了一本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书,并给了我一个当当网上的链接,建议我买回来读读。
我当时并没觉得太在意,反正老公也在要当当上买他的学术书,我也就一起买回来了
可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原来以前我的那些观念是如此陈旧而落后,我无法应对孩子的语言发育中的突发状况是因为我的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这本书详细的讲解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在语言发育上的特点,包括这个年龄阶段这个特点的具体有那些表现。我们家这个就是到了1岁半到2岁的“双词句阶段”,这个阶段的表现就是出现大量的否定句,孩子开始认知自我的概念,开始用否定来判定自己的存在,并且会出现重叠音、省略音和替代音。
而对于我家的自言自语,不停的说无意义的词这个叫“词语BZ”,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这是由于孩子在更小的年龄阶段时吸收了大量的词语知识,才在2岁左右出现了这一现象。
同时,我一直以为孩子是从8、9个月开始学说话真的是大错特错,原来孩子在一出生就在学习说话。是的,他无法表达出来,但他确实在听也在学,当他的声带达到一定的发育时期可以发出声音时,也就可以把他听到的表达出来了。
也就是说,如果在越早的时候给予孩子更多听到语言的途径和方法,给予孩子更多感受体验,那么在他能完全表达时,就会像一台输出的电脑一样,出现“词爆”现象。相反,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给予这些,也就很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极端—“语言发育迟缓”(语迟)现象,这个对于家长来说简直是个灾难!!
语迟是不可逆转的,造成这一结果有多种原因,我个人读完后觉得Z大的原因在于孩子小的时候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多方面教育。
首先,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套科学的语言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是重复性的、一致性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孩子的学习特点就是这样,需要通过不段的重复和自己的体验来学习。当有些时候我在教孩子时重复了很多次他还是不会想放弃时,我都会告诉自己:“再做一次,再重复一次,为了孩子。”
其次,就是家长的多方面教育。先天的基因已经决定了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后天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从而达到效果。通过在后天的多方面教育,无非也就是多和孩子沟通,我给孩子读书,只有孩子在说话学听到了足够的东西,他才能在后期表达出来。
总之,孩子的语言发展不仅仅只是说话,语言发育是促进大脑中负责处理声音的枕叶脑发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后期孩子人格上的形成,与人交往的重要工具。其重要程度不比孩子的身体健康次要。
所以,在此也提醒各位妈妈一定要注意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发育和发展,掌握好充备的知识以应对各项突发状况。
此书建议妈妈们都可以买本回家仔细看看,也就不到30块钱,比剪一次头发还便宜。书本知识毕竟有限,还是需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希望我的个人建议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本帖Z后由 小霓裳 于 2009-11-26 00:2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