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海公交车司机案
昨天上午9点半左右,24岁的公交车驾驶员吴叶飞驾驶游4路公交车,行驶至南京水西门大街莫愁湖公园站,乘客正在上车时,一名看起来70多岁的老太太突然在车门前摔倒,吴叶飞赶紧下车将她扶上了车,但这名老太太称是公交车动了,导致自己摔倒的,要求吴叶飞送她到医院。这让吴叶飞感觉很委屈:“我好心把她扶到车上,谁知道她竟然要我负责,太让人寒心了!”
当时,车上至少有五六名乘客站出来,为吴叶飞作证。乘客们称,当时车子并没有开动,这名老太太是自己摔倒的,与司机无关,乘客们主动给民警留下了联系方式。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此事。
□快报记者 顾元森
老人车旁摔倒,司机扶她上车
昨天上午9点半左右,吴叶飞驾驶的游4路公交车停在莫愁湖公园站台,前、后车门均打开着,车子是发动状态。当时车上有二三十名乘客,站台上有两名乘客从前门上了车。就在这时,吴叶飞突然听到车上有乘客喊:“车子不要动,有人摔倒了。”通过后视镜,小吴看到,一名穿着蓝色上衣的老太太倒在前门外侧稍后的位置,她侧躺在地上,不能动弹。
小吴没有看清老太太摔倒的过程,他急忙下了车,询问老太太伤势如何,“我腿不能动了。”老太太说。她告诉小吴,自己是准备坐游4路公交车的,小吴见状,立即俯身将老太搀起,并将她扶上车,让她坐在靠近车门的位置上,先休息一下。
“当时公交车停在距站台约半米远的位置,乘客较多,但并不是很挤。”一名乘客说,当时公交车停在站台边,车子并没有动,驾驶员得知那名老太太摔倒后,立即下了车去扶老太太,当时大家都以为没什么事,车子可以继续行驶。
老人责怪司机,司机感到委屈
让乘客们没想到的是,老太太上车后,声称自己的腿不能动了,要求驾驶员小吴送自己到医院。这让小吴非常诧异:“我的车子没有碰到你,你怎么让我送你到医院呢?”而老太太则称自己是在上车时摔倒的,小吴应该送她到医院看伤。
听到老太太要求小吴送她去医院,车上不少乘客纷纷指责老太太。“车子没有开动,你自己摔倒的,怎么能怪人家公交车司机呢?”“现在有的老人自己摔倒,往往会赖上别人,太不像话了。”听到乘客们的指责声,老太太非常激动,她反复说自己是在上车时摔倒的,公交车驾驶员当然应该送自己到医院。小吴见她这么说,立即报了警。
昨天中午,记者在游4公交车队,见到了驾驶员小吴,“当时公交车前门和后门,乘客都下得差不多了。我当时本想关门,踩离合器挂挡开车,汽车一直是发动的。后来有乘客说有人摔倒了。我就过去看了,她直喊腿疼,我就扶她上了车。她上车后就说自己受伤了,让我带她到医院。”吴叶飞说,自己是好心帮她,当时车子也没有开动,想不通老人为何会说是自己开车擦碰到了她。
多名乘客表示,司机没有责任
“当时车门还没有关,那个老太太急着赶车,在她前面有两个人上了车,她走到车门附近时,突然摔倒了,这跟公交车的确没什么关系。”昨天中午11点多,一名女乘客告诉记者,她亲眼看到那名老太太摔倒在公交车旁边,后来老太太上车后,说公交车把她刮倒,这根本不符合事实。她说,当时公交车驾驶员报警后,车上有的乘客下了车,但还有一二十名乘客主动留下来,等JC前来处理问题,并愿意为小吴作证。
乘客陈女士当时正好站在站台上,“我亲眼看到老太太跌倒在车门前,根本不关公交车的事。”陈女士说,她愿意为小吴作证,并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JC,“我讲话实事求是,跟老太太和驾驶员都不认识,没有必要偏向谁。人家驾驶员好心把她扶上车,不能再受冤枉呀。”
“大家留在现场半个多小时,JC来了之后,大家都为驾驶员作证,至少有四五名乘客还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呢。”一名目击者说,首先来到现场的是特巡警,后来交警也赶到了现场,不过交警在了解到事情经过后,认为这不是一起交通事故,就先离开了。后来一位民警将老太太背上了警车,并把她送到了医院。
车上没监控
证据怎么找
黄老太太的女儿赵女士告诉记者,经医院检查,黄老太太股骨颈骨折,医生说要换一个股骨颈至少要三四万元。赵女士称,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这件事,相信事情的真相会查出来的。
驾驶员小吴称,要想弄清事实真相,Z重要的是通过监控录像,但遗憾的是,他开的车是一辆旧车,车上没有装监控设备。而且站台附近也没有监控探头,JC看了现场后说,Z近的监控探头离站台有一段距离,拍不到事发时的情况。
不是讹驾驶员,只是实话实说
昨天下午5点左右,在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病区,记者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黄老太太,“我真是没想到,车上那么多人都指责我,好像我真的是讹诈那个公交车驾驶员。”黄老太太说,当时她想乘游4路公交车,一只脚已经踏上了公交车前门的一个踏板,手已经抓到了旁边的车门,但她感觉车子动了一下,紧接着便摔倒在地上。
“当时那个公交车驾驶员挺不错,他下车后,把我背到了车上。”黄老太太说,坐在车内靠车门的位置上,她感觉右大腿处疼痛难忍,于是让公交车驾驶员送自己到医院,没想到车里的乘客都指责她冤枉了公交车驾驶员。“他们都说我是自己跌倒的,跟公交车驾驶员没关系,让我不要冤枉人家年轻人。可我说的是实话,的确不是我自己摔倒的!”
老人女儿说,母亲是南京市第一医院的退休职工,看病能报销大部分费用,她根本用不着讹那个驾驶员。对此,黄老太太说:“我也知道那个年轻的驾驶员不容易,我只是实话实话。可现在大家都认为我好像是赖驾驶员,这让我心里太难受了!”
类似纠纷不少,等待警方结论
在游4路公交车队,小吴表示,他是好心过去帮忙,哪知道碰上这事。“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我得想一想,能不能再像今天这么做了。”小吴神色黯然。
对此,车队一名负责人称,现在有乘客出面作证,相信警方会进行公正的调查。“老人有老人的说法,乘客们有乘客们的说法,只能等待警方调查了。”
这名负责人表示,小吴做游4路驾驶员只有半年时间,其实一些老驾驶员时不时会遇到类似的纠纷。9月16日,车队一名司机开车时遇到红灯等待。突然有人过来敲车门,声称自己身上疼,被公交车前车头撞了。“当时我们的驾驶员还感觉很奇怪,如果车头撞了人,驾驶员会有感觉,而且伤者怎么会看上去好好的?后来,驾驶员报了警,当JC前来调查时,那个人却说驾驶员赔点钱就算了。当JC要带他回去调查时,他竟然趁人不注意,直接溜了。”
车队负责人表示,就小吴这件事来说,如果调查结论证实是司机的错,车队绝不包庇司机,该负的责任肯定会负。但如果调查后证实老太太是冤枉了驾驶员,车队和驾驶员将会向对方讨个说法。由于这件事让小吴心理压力很大,车队已经让小吴暂时休息。
经过初步调查,暂时没有结果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交警四大队,一名负责人称,当时交警接到特巡警的通知后赶到了现场,但当时有不少乘客作证称黄老太太是自己摔倒的,交警初步调查后认为,如果老太太是自己摔倒的,那么她受伤就不是交通事故导致的,因此不属于交警管理,此事应该由辖区派出所或公交治安分局负责处理。
记者随后联系了南京市公交治安分局,有关人士称,特巡警已经将此事移交至公交治安分局处理,民警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但还没有调查结果。
我们怎们办?
10月21日凌晨,佛山被碾女童小悦悦终因抢救无效而离世。舆论痛惜之余,有不少人呼吁,借鉴国外经验,以立法形式“保护见义勇为者不被诬陷”,规定“见死不救者应受惩罚”。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立法告慰”的效果不宜作过高估计,相形之下,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也许更为现实”。
据了解,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的法律中,均有见义勇为者“免责”、见死不救者“受罚”的相关规定,这些也成为公众眼中值得借鉴的“他山之石”。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中国法研究中心教授本杰明·利伯曼、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副院长马克·汉斯今天都向记者表示,在他们看来,西方社会中的“救人意识”并非主要通过“立法”来塑造的。
“在美国的大部分州,确实有某种形式的《好撒玛利亚法》来保障助人为乐者,使其一般不会因为救人过程中的疏忽而遭到起诉。”本杰明·利伯曼表示,“但纸面上的法律,究竟能对现实产生多少实效?实证研究表明,见义勇为的频率,并不建立在它是不是一种‘法定义务’之上。”
马克·汉斯也向记者证实,德国刑法中确实规定对一些“举手之劳”却见死不救的行为,要课以1年以下监禁或相当数额的罚金。“但是,我相信,如果你问一个德国人为什么他会选择帮助悦悦,答案不会是‘因为法律是这么规定的’,或是‘否则会有人起诉我’,而是‘这是一种他人需要帮助时的自然之举’。”
在佛山女童被碾案中,18名被斥“冷漠”的路人无一伸出援手,被不少公众看做是4年前南京“彭宇案”的阴影投射。
2007年,南京徐老太将彭宇诉至法院,称后者将自己撞倒,而彭宇则一直坚称自己并没有撞到徐老太,完全是出于好心将其扶起送医。一审判定彭宇撞人并赔偿4万余元,“彭宇案”Z终以调解告终。“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人者,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一审判决书中的上述判决词,在“雷人”的同时,引起舆论哗然。
有网友就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彭宇案’之后,助人的成本、风险、恐惧值都提高了,慢慢就形成了现在这种‘想救不敢救’的冷漠局面。”“不知当年审判‘彭宇案’的那位法官,可知自己的一个决定,造成了如此大的蝴蝶效应?”
季卫东表示,将“想救不敢救”的社会局面归咎于当初审理“彭宇案”的一名法官,固然有失偏颇,但要避免悲剧重演,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
“在双方证据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法官没有依照‘谁主张、谁举证’这个基本标准,而是在疑点重重时,就根据所谓‘常理’和‘社会情理’对彭宇的过失进行了可能性分析,当然难以令公众信服。”季卫东表示。
他告诉记者,按照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在分配证明责任方面的基本标准,应该是“谁主张、谁举证”,由负责举证的那一方来承担无法查清真相的不利后果。“在‘彭宇案’中,告彭宇撞人的徐老太有义务证明彭宇存在侵权的客观过失。”他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如果不让负有举证责任的徐老太承担不利后果,就意味着,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把举证责任推给了被告。无需借助‘见义勇为’行为来辩护,这种思路也是有悖法理的。”
马克·汉斯也表示,若“彭宇案”发生在德国,法官会要求原告证明“是彭宇撞了她”,证据不足就不予支持。“被告没有义务证明‘他没有撞’。否则,每个人都会很容易随机地把损失‘赖’给别人。”
季卫东担心,“彭宇案”的这种判决思维正在形成某种定势,公众在救人时不仅担心被被救者“讹”上,更害怕的是连法官都不会支持自己。
据公开报道显示,继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被判罚钱的彭宇案之后,天津、湖北、江苏及福建等地都曾上演“一方称好心助人,一方称对方肇事扶人”的“罗生门”。
“一旦这样的事态普遍化,道德的大面积滑坡就无法避免。”季卫东表示。
不看,看了憋屈
哎,确实,这个社会为什么那么冷漠,还不是某些人,忘了良心这个东西,搞的都好人做不得,,,深怕惹祸上身,,,,
让这些没有道德的老东西死了没有地方烧 没有地方埋 向帮扶的人致敬!!
现在这个社会一切向钱看,人们丢掉了起码的做人良知,以前那个路不拾遗,助人为乐的时代日渐远去,现在的人,为富不仁,为老不尊,冷漠。就是想去帮助人也会思考一下
看到老人千万躲远点,
我们奏是一介平民,冒得人撑腰啊。
第三个案例里面的老人,未必全车的人都冤枉她一个么?
不做好人,好人的命一般都很短的!~
不帮吧,看着心疼,谁家里都有老人,谁在外面都需要帮助
帮吧,怕被讹诈,怕好心被坏人利用,怕一辈子都甩不开这个阴影。。。
天朝屁民麻木不仁,可能是一个优良传统。但是不是所有人都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
可惜,这些人,Z终被讹得慢慢也学会这样一个传统。
内容被自动屏蔽
我言为轻
这世道真变了
不出这三个案子,我都有点犹豫,因为以前汉阳有个司机就是做了这样的好事,结果搞得财也毁了,家了破了,这件事我印象非常深。现在出了这三个案子,我更是不敢轻易出手了,我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就我这样打工的班子,泻不起撒。
内容被自动屏蔽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