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空气11月最脏PM2.5是“元凶”如何防范灰霾

2回复 阅读 1068

武汉晨报消息 (记者陈永权) 一个“霾”字,音【mái】上面是“雨”,下面是“貍”——“伏兽

也”,古人的先见之明可见一斑。而近些天来,珠三角、长三角及北京等城市弥漫“灰黄色”、“灰蒙

蒙”甚至“一股硫黄味”的真凶正是存在于空气中的“霾”。灰霾到底是什么东西?到底对人的健康造

成怎样的影响?如何防范灰霾蔓延?本报近日请专家一一解读。

  采访专家

  朱志超 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 高级工程师

王建民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化室 主任

夏喜平 武汉市环保局总工程师

“人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每一个系统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朱志超说,我们的呼吸系统,天然

地有着阻挡污染物的能力,那些较大的污染物,在经过鼻腔、咽喉时就已经被阻挡,即便是能够进入气

管、支气管的脏东西,也可以随着气管内纤毛的运动,被运送出呼吸道。但对于微小的颗粒物,呼吸系

统的屏障就无能为力。

PM2.5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

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

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PM2.5除了自己“干坏事”外,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搭载的“顺风车”,

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1995~1996年的一项环保研究,对广州、武汉、重庆、兰州四座城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

大气中PM10和 PM2.5污染水平与儿童呼吸道炎症、哮喘的患病率相关,污染水平越高,患病率也随之升

高。来自波希米亚北部的一项调查,对接触高浓度PM2.5的孕妇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细颗粒物

染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

  PM2.5可引发多种呼吸道疾病

11月下旬以来,大半个中国被雾霾天气笼罩,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引发了网民对空气质量

问题给健康带来的担忧。

武汉,11月25日到29日连续5天遭遇今年Z强的灰霾,空气质量仅好于合肥和南京,列全国省会

城市倒数第三位。昨日,记者从武汉市环保局获悉,秋冬季节是灰霾天气多发期,上个月已经出现了11

天灰霾天气,成为今年Z脏一个月。

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研究发现,其中一种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它的专业名称就叫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中有不少可溶性粒子,如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有机酸盐等,这些粒子的吸水性很强

。”朱志超说“当大气结构比较稳定情况下,这些可溶性粒子吸附水气,凝结成各种悬浮物悬浮在空中

,形成灰霾天气。”

武汉空气11月Z脏 PM2.5是“元凶”

减少堵车、渣土车,引入长江东湖“穿堂风”

“严厉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油烟气体排放,是消除或减轻灰霾对城市危害的主要措施。”王建民

说。

目前,我市已出台规定,三环线内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黑烟囱将全部拆除,逐步改用天然气、液

化石油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一环线内禁止尾气超标的的“黄标车”行驶,减少氮氧化物和温室气体

的排放。

空气质量好坏并非完全靠天吃饭。”王建民建议,武汉应该更好的疏通交通,堵车造成机动车发

动机燃烧不充分,高浓度污染物聚集在城市上空,Z易形成灰霾。其次加大夜间运渣车治理,监测显示

武汉每天夜间10点到凌晨2点为空气Z差时段,街上Z易弥漫“灰尘味道”。

“灰霾形成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朱志超说,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

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加上我市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含量大,在大气比较

稳定或存在逆温层的条件下,污染物扩散条件下降,加剧灰霾天气形成。

为此,他建议,城市道路、高楼的规划走向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尽可能地引入长江、东湖水

面的‘穿堂风’,以稀释污染物浓度”。

朱志超介绍,正常的空气成分里包括氮、氧、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以及水蒸气,还有悬在空气

细小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分为大粒径颗粒物粒径在11~100微米)和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微米,

即PM10)。PM10又分粗颗粒物粒径在2.5~10微米)和细颗粒物粒径≤2.5微米,即PM2.5)。

其中大粒径颗粒物也叫漂尘,一般肉眼可见,很容易被挡在呼吸系统外面。而可吸入颗粒物可以直

接进入支气管,更多贴在气管壁和周围,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严重时使人呼吸困难。其中,PM2.5会进

入肺泡甚至血液,会损害肺的功能,甚至引起心血管等疾病。

武汉已经由过去煤烟型污染,转化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朱志超说,这几年,以

PM2.5浓度为代表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已经取代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粗粒子

为代表的一次污染阶段,武汉进入了更加复杂的大气复合污染时代。

这些直径为头发丝二十分之一的颗粒物,肉眼根本看不到,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经过市环境科学

研究院研究发现,PM2.5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

和硝酸盐等。这些污染物空气中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彼此之间不断进行化学、物理反应形成的。

PM2.5肉眼看不到 来自尾气、泥尘

1.重度污染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如外出尽量佩戴医用口罩。

2.清晨城市街道汽车尾气和浊气不利于锻炼,可以多到公园、山顶等进行有氧运动。

3.定期到医院做肺功能检查。

4.可以多吃富含橡黄素的苹果、洋葱,多食用猪血鸭血猪肺,去尘清肺,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

素E。

  PM2.5超标 空气质量为何还是“良”

前几天武汉出现了灰霾天气,一家民间科研机构监测武汉PM2.5值达150微克/立方米,超过世界卫

生组织安全标准3倍。而同期环保部门公布数据则显示,武汉空气质量为“良”。不仅如此,市环境监

测中心站的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优良率达86%。

“经常灰蒙蒙的,哪来的好空气呢?”不少市民对这些数据心存疑虑。对此,王建民解释:这主要

空气质量检测评价指标有关。按照国家环保部规定,扬尘这类肉眼可见污染物并不在空气监测体系之

中。同样,形成灰霾的PM2.5,也没有纳入空气质量的评价体系。

“将 PM2.5列入空气质量指标进行监测,技术上并不存在问题,只是时机不成熟。”市环保局相关

人士解释称,目前武汉和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PM10的浓度水平还比较高,去年年均值为108微克/立方

米,超过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如果实施PM2.5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武汉空气将大范围超标。”该

负责人说,“这就如同在家门口打扫卫生,大石头都没有搬走,小石子就无法清扫。”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xiaocheng123866 小学四年级

难怪那段时间天天咳嗽咧。赔丫。

玛瑙、多廉价 初中二年级

被禁言了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