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商讯

海归学者:周怀北的胸怀

2回复 阅读 2499

周怀北是留美博士,在通用、摩托罗拉等著名企业供职,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2002年应武汉大学的邀请,任该校科技研发中心主任。2004年12月,该校向海内外招聘国际软件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海内外有30多名优秀学者来应聘。41岁的周怀北脱颖而出。而这个岗位年薪是100万。

周怀北走马上任后,向校方提出降薪的请求。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这个年薪上与校级领导、下至各学院院长相差太远,他干这个事业,不是冲着100万年薪来的。他要求每月1万就可以了。但是,校方表示重金聘人才的规定不会改变。经周怀北再三请示,武汉大学反复权衡,同意“让步”,以略高于特聘教授的待遇,支付周怀北年薪

我佩服周怀北。在100万年薪前,他不动心,而是冲着能任职科技发展事业的重要岗位,与30多位佼佼者竞争。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重要管理岗位、技术岗位有高薪,这是社会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的“游戏规则”,周怀北竞争的岗位既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岗位,又是重要管理岗位,拿100万年薪是合理的。难能可贵的是,周怀北对此没有心安理得,而是考虑中国的国情、大学的校情,他与左邻右舍比,与上下领导比,由此提出自己的“诉求”。校方当然不会轻意“让步”,否则招聘后不兑现诺言,招聘方会失信的。然而,在周怀北的执意要求下,校方面对周怀北胸怀,不得不做出“让步”。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出现体脑倒挂的阶段性不正常的情况,有人说“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当时教授的工资往往不如一个个体户。现在,体脑倒挂的社会现象已经发生变化了,教授的工资在社会的各类人群中属于较高的。而如周怀北竞争的岗位技术含量更高、人才更希缺,岗位列出高薪自然是在常理之中。

周怀北以事业追求为重,要求降薪,超脱世间的功利羁绊,显示了一位教授的思想境界。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时代。我们的教授们也到了自己发挥才能的一个春天。应当说绝大多数的教授们也是兢兢业业工作的,但是,也有少数的教授对待遇、对“出场费”、对课题费,看得比较重,有的就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趋向。如有的利用招生等机会敛财;有的违反学术道德,剽窃别人的成果;有的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敷衍了事,课后很少与同学交流。更有甚者,将教学、研究看作为获利的手段,搞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前不久某校发生的以透露考题内容来进行性交易,就成为一个留骂名的丑闻。

当然,教授、老师也生活在世俗社会中,“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教授与普通人一样,也要为孩子受教育作大量投入,也要为买房还“按揭”等等,但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必须传授做人的道理,以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我们常说,要为人师表,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欣赏和赞美周怀北胸怀。(文章来源新华网周怀北新闻)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hansiqikan 初中一年级

留学海外低调归国的代表哦。

whtutor 高中一年级

这个人是个骗子,却被歌颂着。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