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Z后由 meiya51 于 2012-7-31 17:18 编辑
作者:风青杨
金牌数量VS全民素质
金牌总数第一又能怎样
伦敦奥运会上,同样两个中国选手,易思玲得了金牌,喻丹得到了铜牌。得到的待遇却天壤之别!国务院贺电上没有喻丹的名字,CCTV连一个对准喻丹的特写镜头都没有;一个17岁的女孩三次试举失败,被称为“耻辱”;一个23岁的小伙失败,失声痛哭“有愧于祖国”…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奥运?我们的体育,似乎变成一部争夺奥运金牌的机器,而忘记增强大众体质是它Z初的本来宗旨。
难怪有人说,在这个不懂尊重的国度里,除金牌本身,没有任何伟大。其实金牌只是引子,健身才是目的。如果一边是国家在各种体育比赛中金牌数一路飙升,一边却是高考生体质连年下滑,是全民体育事业发展停滞不前,是城市市民无健身器材和设施,无处锻炼身体。试问,我们要那么多的金牌又有何用?
金牌情结背后的“势利眼”
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呢?根源就在于,现行的国家体育机制,与其说是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不如说是为培养夺取世界冠军的“生产机器”。官员们为什么看重金牌,因为这直接与他们的政绩有关。据说出征奥运之前,各地方早就事先定下指标的。完成好的,加官进爵,飞黄腾达;完成不好的,打入冷宫,面壁思过。在官员的功劳簿上,一块金牌的价值大大超过两块银牌呢。
媒体也是金牌的“势力眼”,得了金牌就成了大英雄,被记者团团围住,问很多弱智和有引导性的问题。中国金牌获得者接受访问时,都说“为祖国、为人民争光”这类话,而美国运动员则多是感谢家人支持,个人感到自豪等。但如果只拿了银牌铜牌或者三甲之外的运动员就完蛋了。先是解说员用幽怨的语气说只拿到了某某成绩,然后分析说某某方面发挥不好,准备不足,丝毫不考虑到是不是别人更强大或者发挥得更出色,没有一句勉励的话,更没有对运动员从小到大到赛前所付出的辛劳汗水的肯定。然后电视镜头会马上转到别的赛场,好像一切没有发生过。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英国,即使运动员比赛失利,只要他们尽力了,公众和媒体都会对他们报以热烈的回应。国人的这种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很难说不是媒体灌输和渲染的。比如某位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后,多家大报会把他制作成头版头条,渲染成是“重振国威”、“东方巨龙苏醒”等等。而在美国的报纸上,则看不到对获得金牌有这样的报道。
一枚金牌的巨大成本
金牌能代表国力吗?
中国人计较奥运金牌的多少,只是因为金牌象征着国人的强国梦,但似乎少有人论及获得奥运金牌的成本和效率问题。那么拿一枚奥运金牌到底要花多少钱?
根据统计,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体育总局事业费每年10亿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体育总局事业费涨到每年30亿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育总局事业费又涨到每年50亿元。雅典奥运会备战4年,中国花费近200亿元。这次中国队获得32枚金牌,每枚金牌的成本就是6亿多元,可谓世界上Z昂贵的金牌。而且这只是前期国家投入的费用,还不包括得牌后各级ZF以及企业对运动员、教练的奖励。
我们投入这么大,就为了博得一阵口彩?就为了让某些人兴奋一个月?依靠金牌支撑贫弱国力门面的时代,已经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而离去,我们不再需要靠金牌来证明实力,也没有必要再为几十块奥运金牌,支付出那么多的财政资金和体育资源。
我们离真正的奥运精神有多远?
ZF过度重视金牌榜,但金牌数能够和全民健身划等号吗?我们每年投入大笔资金和人力物力用于夺金项目,却忽视对民间体育的投入。导致民间缺乏足够的锻炼场所和资金,国民身体素质状况跟金牌世界第一极不相称,2004年完成的“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均占有体育场地1.04平方米,远远低于日本的人均约19平方米。这样的标准怎能举起“体育强国”的大旗?孰不知,培养一个国家运动员占据的资源可以让多少民众有参与运动的可能。
目前,中国有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城市里,每5个孩子就有1个小胖墩儿,高中生里85%以上的学生是小四眼儿,人均体育设施在世界上排百名开外,中国人的体质正在明显滑坡!难怪前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退任后,在家乡说了这样一番感叹的话:“我当政Z大的遗憾是人民的体质改善得还不够快,日本人的体质提高得比我们快,二战后他们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2厘米,而我们还不到4厘米。我这个1.68米的个头,回到家乡居然算是个大个子,太不像话了。”
中国多拿几块金牌又能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体育强国不是金牌攒起来的。我们更迫切的需要提高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需要激励一代人自强不息,需要关注人的发展,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英国著名歌星罗比·威廉姆斯因为妻子预产期就在本届奥运会闭幕式期间,因此他退出了闭幕式的表演。对于威廉姆斯来说,家庭显然是第一位的,这就是英国人的奥运观,英国人的生活态度。
奥林匹克是一种精神,赛场上有输有赢,但掌声不只是给冠军,只要尽力就是英雄,因为他们已经挑战了自我。金牌固然可贵,但得金牌者就风光无限,得银牌铜牌者好像铩羽而归,没得牌牌者更是无颜见故乡父老……难道这就是所谓“重在参与”?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过,奥运会Z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Z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Z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百年奥运,直到现在我们才幡然觉醒:奥运,不过是一场竞技游戏,金牌,只是一次通关奖励。乐趣,不在终点,而在于过程的紧张与凶险。希望在未来的奥运会上,中国人能找到更多金牌之外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