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好多年,终于有媒体报道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具体位子就在起义门旁边的起义街上!本来是上传的链接,但是得意不让,把帖子给封了。只有手打了咧。
荆楚网讯(记者周三春)马三姐其实真名并不叫马三姐,马三姐在家里也不是排行老三。但提起这个名字,无论是在武昌起义门、晒湖、还是长虹桥,无数人心中都有一份温暖的牵挂:是那令人回味无穷、口舌生津的清真烧麦、油饼、牛肉元子还有早点摊里爽朗的笑声。马三姐和同样是回族的二哥、三哥在武昌起义街办起的清真早点摊,香飘这条回民街二十余年。4月16日,记者来到起义街,感受了一趟味蕾上的“洗礼”。
马三姐其人,真名马名凤
每天凌晨,起义街上昏黄的灯光亮起,马三姐一家就要起床准备早点
马三姐真名叫马名凤,回族,从小在武汉,在起义街长大。年轻时的马三姐曾经在武汉市钢家四厂做工,操控过钻床也做过仓库保管。因为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走路不太方便,但这丝毫不影响马三姐做事的麻利劲儿,她也曾经获得过厂里的先进工作者。“我为人做事老实诚恳,大家都喜欢!”马三姐讲到。
这股劲儿用到做生意上,同样管用。马三姐的父亲、爷爷辈就曾一直在武汉公私合营的回民餐馆做早点熟食。1991年,马三姐的女儿出生,那一年夫妻俩先后下了岗。为了维持生计,马三姐便又和两个哥哥一起,传承家业做起了清真早点,这一做,就是二十余年。
每天凌晨5时许,马三姐一家就忙碌起来
马三姐在忙着包清真烧麦,只有墙上的清真字画显示出早点摊的与众不同
很多客人都会打包带走烧麦,据称,还有客人专门购买,带到香港的。
每天凌晨5时许,朦胧中的起义门城楼,曲折的起义街上,都还鲜有人车来往。马三姐一大家人却都已经起床忙碌起来。“这里面都有糯米,香菇,葱等等,油很厚,很新鲜咧!”马三姐一边包烧麦一边介绍。马三姐摊子上的清真烧麦,五毛一个,七块钱一笼,是店里的主打产品,很受欢迎。
6时15分,从第一位客人进门,店里的人便渐渐的多了起来。悠闲的老人妇女,匆匆忙忙的上班族,上学的小孩儿,络绎不绝。87岁的程爹爹住在长虹桥附近,拄着拐杖来到店里,按惯例点四个烧麦,一碗清酒,坐到里屋慢慢品尝,悠闲自在。“附近的人都在这里,来过早都是几十年的老习惯啦!”程爹爹说,自己虽然不是回民,但是清真食品独有的风味已经让很多人欲罢不能。
清真烧麦
从包烧麦到打包、收钱,一直忙碌到8时40分,马三姐才匆匆吃了碗粉填一下肚子。上午10时不到,70几笼上千个烧麦已经卖完收摊了。“不做生意,姑娘养活不出来”在马三姐看来,是改革开放让他们靠手艺养活了自己。现在这条回民街上,他们几乎是做回民食品种类Z多的一家了。
后面的实在不想弄了,太累了~~~如果大家想了解的更清楚,就自己百度一下“清真 马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