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学童

孩子与父母对着干?谁能赢得权力的巅峰

2回复 阅读 497

这个帖子其实是今天微信群大家一起讨论内容,希望能被更多的父母看到,特总结于此。很多父母都会询问这一类问题,我的孩子大人说什么,他就反着搞,怎么办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跟孩子说了不吃零食结果他在超市大吵大闹怎么办?其核心就是孩子不听我的,我很焦虑,需要孩子变成我期望的样子? 我很理解这些提问父母的心情。孩子越来越难管,每天耗费了无数精力斗智斗勇,怎耐每次不是以孩子大哭就是以自己超级挫败为结局。所以有很多的父母都抱怨,养孩子怎么这么累,很少听到有很享受养小孩的那段时光的父母

首先我们很期待一个乖巧的宝宝,很听话,能够按照自己说的做,Z好还能加点聪明啊,勇敢啊,不认生啊此类社会认同的优良品质。从文化层面讲,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有个核心,就是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为别人服务上,对别人有用上,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上。孔子说“人者仁也“,其本质是在说只有对别人好,别人认可了你是”仁“的,你才能成为”人“。那作为权威者,家长也好,统治者也好,听话,”顺“当然是受欢迎的。那么今天的妈妈当然也会受文化无意识的影响,希望自己的宝宝是听话的宝宝。

再从心理层面讲,我们虽然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孩子,成为了父母,但大多数的我们成长过程中并没有被父母无条件的爱过,我们被忽视,被伤害,被期望,心理早已伤痕累累,面临中国的丛林社会,弱肉强食,压力重重。机灵的心灵早就给自己设计好了种种防御机制,防止我们的心灵再受小时候我们还童真敏感时的那种痛苦。Z常见的防御机制就是控制,我们控制外部的世界,尤其是Z容易控制的孩子,来建立自己的价值感。在控制的家长眼中的孩子,如果不去控制他,他就会上房揭瓦,就会无法无天。

但实践过的父母都知道,控制的结局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孩子真的变得很乖,很听话,也许成绩还会好(因为成绩不好,爸爸妈妈就会不爱自己,成绩好是获得父母爱的唯一途径)。第二种是孩子很叛逆,对抗所有的权威,社会规则,完全融不进正常的社会。这两种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孩子没有建立其真正的自我。他们都是以父母的感受为感受,以父母的目标为目标,试图成为父母期望的人,只是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可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是一样的空虚失落,因为他们没有实现成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怎么办?完全放纵孩子孩子想干嘛就干嘛?当然不是,处在人类社会里就一定要有一定的规则,作为父母也有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感受,需要孩子来满足照顾。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镜子里孩子可以看到他是被接纳的,他不需要任何改变就会得到爱的。当孩子内心充满爱时,他会富有同情心,会有高度的共情(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当你设立的大的底线规则,家中的每个人都遵循的原则,尊重孩子,温柔坚定的执行,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将规则内化。尽量改变环境,而不是对孩子说不。看到孩子拒绝背后的情感需求。也许就会走出他一定要听我的,才可以,但是他不听,打都没用怎么办的怪圈了。但更难的部分在于我们能够往内看看自己为什么总要控制,总要迎合,总要依赖,照顾好自己的内心小孩。养孩子就会成为一段很快乐享受的时光。

写的比较理论化,有需求可以提问。我再来举例子。

本帖Z后由 alicewonder 于 2016-3-3 00:12 编辑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alicewonder 高中三年级

内容被自动屏蔽

alicewonder 高中三年级

从下周开始微信群转入讨论夫妻亲密关系了,还是那句话疗愈了自己,关系就好了。反过来好的关系也会疗愈自己。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