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楼市达人秀第四季NO.84】外省屌丝在汉的买房历程

48回复 阅读 4089

LZ正在参加【楼市达人秀第四季】

还有劲爆大礼等你来拿~怎么样?按捺不住了吧?

活动入口

今天把如何在武汉安家落户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外地来汉的朋友有所帮助!

交代下背景:楼主外省小城市人,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均属于体制内吃皇粮。家境小时尚可,从小又被父亲“要好好读书长大找个好工作”思想不断洗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感觉唯一的长处就是爱读书,这对后来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帮助。

初中时父亲随大流下海经商,因知识分子的思维和本身性格原因导致亏本并负债累累,整个家庭开始走下坡路。记忆中小时候逢年过节家里热闹非凡高朋满座,高中开始逢年过节生怕有人敲门--敲门的就是讨债要账的。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导致心理阴影面积越来越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高考成绩可想而知。2000年抱着离家越远越好的心态跑来武汉读书,就读一个稀烂的成教专科里面的不好就业的文科专业。刚来每月生活费200元,基本半个月就吃光了,然后就找各种兼职填饱肚子,也被坑过几次。专科毕业后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本科文凭。平时就在附近的大学里蹭课听,知识结构不是很全面。

04年开始外出租房住,当时根本没有买房的概念,因为太穷了。。。。

一开始上班也是各种垃圾公司,工资也就600~800左右,楼主文科专业就业比较困难且确实专业水平有限,自考出去被各种歧视,直到06年终于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当时楼主租住徐东在江夏上班,单程大概2个小时还不一定有位置。楼主当时没玩醒,平时不把上班当回事,自身也不够努力。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3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backhome 硕士一年级

第一次买房

一晃到了07年,楼主和女朋友谈了也有几年,身边朋友也陆续结婚,房子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当时工资低根本没积蓄,给家里打电话问了下,债还没还清,找身边朋友借钱,要么刚成家都缺银子,要么是有钱也不会借你,说白了是怕你还不起。这点楼主后来也想通了,除了父母没谁有帮你的义务。

06年武汉房价还是加速上涨,市区肯定是买不起,楼主两口子07年到女朋友家的远城区看房,08年就在汉口三环外到处看房,奈何没银子只能忘房兴叹。08年开始国家调控房价,90平以下两成,利率七折,房价开始下跌,但市区仍然买不起。08年底楼主只能在汉口三环外某小区2000+买了100平的二房,很清楚记得当时首付只要了4万左右,贷款15年,每月1300多。小区环境相当一般,坐落在某远城区某镇某村,买房的大部分是我们这样的外地小年轻,市区买不起只能买郊区,总得有个家。楼主母亲听说武汉还有2000+的房子表示吃惊不已,还没家乡的房价贵,我估计她当时脑海里是不是在想小区周围有多少农田。

在这里买房的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家庭环境,都是家庭环境比较差的。当时的段子是三环外是外地来汉务工青年集中营,二环外三环内一般家庭刚需,一环二环之内就是小康之家。确实房子买在哪里,就能代表你的家庭年收入。当时觉得月供好高,还要负担房租,压力很大。究其原因还是自己赚的少,当时还生怕贷款批不下来,天天操心。

本帖Z后由 backhome 于 2016-8-16 13:49 编辑

yanyumm66 小学五年级

艺人甲 小学三年级

楼主请更新

米杜 博士二年级

住三十楼三十岁的男人 高中二年级

好帖,够励志,够地气。。。支持抓紧更新

小石头1019 初中三年级

backhome 硕士一年级

房贷的压力 09年楼主的工资也就2000多,都是贪玩惹的祸,买房又凑了点钱装修后就搬进了新家,当时搬进去的时候只有空调热水器一张床,还有一个老旧电视机,客厅里可以打篮球了,空空荡荡的,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子还是比较激动,终于不用被房东以各种理由加租金了。

住进去以后的喜悦很快就被现实冲淡,每月要还月供,住的远交通相当不方便,找工作的话受限制,只能在汉口区域。楼主就急切的到处投简历准备跳槽。心急就容易导致头脑不冷静,很快有一家公司打了电话面试,当时承诺工资不低于3500元,比原来高一千多,结果去上班了一个月不到就发现人事在忽悠人,Z后闹得不愉快就离开了。这时到了10月,年底招聘本来就是淡季,楼主又不愿意做销售,每月没收入又要还房贷,楼主老婆当时也没上班,两个人在家甜蜜的把蜗居看完了,感触颇深。还好当时朋友介绍了一些私活去做,加上楼主父亲来武汉看望楼主,看到小两口过得那个寒酸样给了一笔银子,当时也只能厚颜无耻的拿着。

backhome 硕士一年级

思想的升华

可能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吧,春节过后楼主进了新公司上班,楼主老婆也上班了,2人都上班加上不怎么消费,存款的数字也跟着上涨,家里的家具也一点点的置办。楼主也像是开窍了,开始钻研专业上的知识,反思平时工作中的不足,加上楼主从小喜欢看书,知识面比较宽,回想来武汉几年的点点滴滴,找出不足后也在慢慢的改变,感觉思维就上升了一个层次。

武汉的房价仍然在上涨,楼主始终认为住的小区、周边环境较差,不是说没有大型超市商场之类的,是周边人的层次。在这个村连个好点的幼儿园都没有,基本上是流动人口幼儿园。在这里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楼主觉得混的比自己小时候还差,低了不止一个层次。因为父辈的原因导致整个家庭下降了一个层次,如果我在继续下去,我的后代估计就要到社会底层了,以后想翻身那就更难了。想到这个层次楼主感觉身上的担子越发的沉重,平时书上写的很多显赫家庭家道中落后人沦为社会底层的事情都浮现在脑海中。身边朋友买房家里都能资助不少到市区买房而楼主只能到城乡结合部买房,多少还是有点怨气,我不希望我的后代以后这样埋怨我。

本帖Z后由 backhome 于 2016-8-16 13:48 编辑

lwg340 小学六年级

写得不错,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总有一代人要付出。

backhome 硕士一年级

再买房的原因

除了这些考虑,楼主属于严重的刚需,除了自己要换房,家里独子以后父母肯定要过来养老。楼主母亲和奶奶自楼主懂事起就不断的起矛盾,楼主父亲夹在中间那无奈的眼神在楼主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楼主奶奶出去租房住,逢年过节见个面倒还相安无事。楼主老婆和楼主母亲见过几面,没几天楼主就感觉不对路,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女人在一起相处那是很难。我不想以后再重蹈楼主父亲的覆辙,楼主父亲的长辈认为楼主父亲要媳妇不要娘,把老人家赶出去租房住,楼主母亲的亲戚认为楼主父亲向着自己老娘,两边不是人。

有朋友问为啥不租房,现在很多房东不租房给老人,因为老人万一租住中去世,房屋就成了凶宅。楼主奶奶出去租房住经常换房子,老人家也经不起折腾,一两年搬个家也麻烦。到后来,楼主奶奶出去租房基本就租不到了。还好楼主父亲单位有政策,搞了套内部福利房,楼主奶奶也算是晚年有个安稳之所。

本帖Z后由 backhome 于 2016-8-16 13:47 编辑

backhome 硕士一年级

理论支撑 在确定以及肯定以后还要买房,楼主在工作之余开始钻研房地产方面的知识,也慢慢开始了解房地产开发的相关流程,比如土地招拍挂、开发贷方面的知识。然后通过中央政策、报纸新闻、土地规划、其他利好消息等来判断该地域的房价走势,比如地铁规划、大型商场或综合体进驻都会导致该区域房价上涨。另外经常上某涯、某房网去围观房产大神的观点。不是全盘接受,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举一反三,逆向思维判断。和楼主小时候读书不求甚解不一样,现在的逻辑思维增强了不少,首先根据发帖人站的角度来判断动机,再看相关理论是否合理。因为任何人一旦有了立场他做的任何事就有一定的倾向性。其次根据其理论来判断之前相应区域的房价走势是否正确。看帖中发现房价的走势除房产规划之外,还有经济学的理论,比如经济保增长,M1M2,人口净流入,产业布局等宏观方面、大环境方面的事情;还有就是金融上的知识,比如加杠杆,XYK养卡TX之类的(XYK很重要)。

本帖Z后由 backhome 于 2016-8-16 13:49 编辑

backhome 硕士一年级

找到个漏洞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楼主判断武汉未来的房价还将持续涨N年,而楼主又是严重的刚需,早买早省钱。楼主看中的是百步亭后湖地区,离首套房不远,以后父母来了方便照顾。12年这个时候武汉还是限购的,二套房首付需要六成,当时百步亭后湖的房价大概是8000不到,100平需要80万,首付就要50万左右,楼主算算手上的银子也就1/3,差距很大。这个时候在得意上看到某贴,讲公积金购房的,就去查了下武汉公积金条例,研究去研究来发现个漏洞,如果第一套房没使用公积金,第二套房用公积金贷款的算首套,90平以下首付二成,90平以上首付三成,只需要购房前连续缴纳6个月即可申请公积金贷款,Z高貌似可以贷50还是60万,具体金额忘了。楼主立刻意识到这是个政策漏洞,但当时楼主两口子都没有公积金,私营企业大部分都不缴纳的,要缴纳也是按照Z低基数缴纳。楼主各种网上搜索通过做人事的朋友打听,发现很多劳务派遣公司有这种代缴公积金的业务,只需要每月缴纳管理费即可代缴。楼主立刻咨询了N家类似机构,并敲定了其中一家。缴纳即代表着要买房,买房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和楼主老婆商量并征得她的同意才行。于是乎艰苦的政治思想工作就开始了。

本帖Z后由 backhome 于 2016-8-16 13:46 编辑

地球老好人 小学二年级

挤挤

backhome 硕士一年级

思想工作及前期准备

这里说说楼主老婆,大学蹭课的时候捡到的,和楼主家环境基本上一模一样,独生子女,父母体制内基层员工,工资不高,各种保障都有,家庭温饱有余,但受地域观念影响,生女儿不怎么存钱,所以也没什么积蓄。楼主岳父母没怎么给干涉婚姻,只是要求有套房子,给点彩礼,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在此楼主还是很感激的,得意上各种丈母娘逼要彩礼的帖子,楼主外省人一个,要啥没啥,没被拆散已经很不错了,想起来还真后怕.楼主老婆跟着楼主也吃了不少苦头,现在生活刚刚稳定下来,婚后收了点礼金加上自己的积蓄也有十多个银子,猛听要买房又要背房贷,本能性的就排斥,根本不听楼主的解释,只要楼主提买房话题就不搭理,为此冷战N天。楼主拿出看家本领,连续一个月做思想工作,从宏观局势讲到子孙后代,楼主老婆终于松口先把公积金代缴着,能买就买。记得很清楚是2012年9月把公积金代缴进去的,每月1300元。缴够6个月也就是2013年2月就可申请公积金贷款。楼主家分工很明确,是否买,买哪个区域楼主决定,买哪个小区,哪层楼何种户型楼主一概交给楼主老婆负责。就在2012年底,武汉公积金中心貌似发现政策上的漏洞,修改了公积金的贷款规则,根据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来确定贷款金额,这下楼主傻眼了,根据新规则一算,Z多能贷几万元,这就意味着买房还是要准备好六成首付,大概50万元左右,算算手上的银子也就三分之一不到。楼主决定还是博一下,之前申请了几张信用卡,楼主老婆手上还有几张,给家里打了电话,父母表示尽量支持,这时候楼主的父母都已经退休,债已还清也有一些积蓄。又和几位朋友提前也打好了招呼,均回复到时候要的时候再联系。这时候想想买第一套房的时候找人借钱均被各种理由拒绝,原因之前说过,就是怕你穷还不起。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借钱也相对容易了。

backhome 硕士一年级
地球老好人

挤挤更健康,谢谢支持!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加油,等!

backhome 硕士一年级

加杠杆拿下第二套房

2013年3月,看中的小区二期开盘其中一栋楼,当时还算比较火爆,开盘当天只剩下楼层户型不怎么样的房子了,楼主两口子没有认筹只是去旁观了下盛况。回来后一致决定还是买,然后就开始算首付的缺口,按照50万来计算,目前还缺三分之二,楼主家里承诺支持一部分,剩下的就要用XYK和借款来支撑。当时算的月供估计是2000多元,加上第一套房的房贷不到4000元,没多大压力。重点是首付问题如何解决。楼主也提前和岳父母汇报了买房的事情,岳母劝楼主不要把压力搞太大了,一套房就够。岳父始终认为房价不怎么会上涨,等几年有钱了再买。长辈的看法普遍认为房屋不会涨再一个不愿意背贷款。

楼主开始细致的做预算,XYK大概能刷多少,借款大概能有多少,自有资金能有多少,借款如何归还,还款来源等都给楼主老婆做了个资金计划表,打消楼主老婆内心的不安定感。当时列出可能借给我钱的大概有二十多人,预计每人借1~2万,分散去借。结果借到第6人的时候就已经达到预期了,在此感谢当时各位的信任。自有资金+父母资助+XYK+借款基本上就凑齐了首付,于是静等开盘消息。

3月底,听说远城区公积金也可以在主城区联网使用,但具体实施时间不详。岳父公积金余额还有几万元,按照每月2000多的月供,岳父还有几年退休,贷款可以扣2年多不用还款,楼主两口子攒下的钱就用来还借款。仔细思考后决定以岳母名义买房、贷款,一是可以把岳父公积金盘活,二是限购岳父买和我们买都是要六成三是保留下一个宝贵的购房名额,给以后再买房留下了余地。

认筹的时候头天晚上就有人排队了,楼主两口子7点多赶到的现场拿了个比较靠后的号,然后果断刷XYK下了认筹金。开盘当天楼主在屋里睡觉,岳父母和楼主老婆去了,听说场面就像抢白菜,根本没有挑选的余地,还好以8400元入手个80+两房,感觉抢到就是赚到。

当时楼主和岳父母一家都是相当开心,做梦都没想到还有买第二套房子的时候,楼主当时高兴也就吹了个牛逼,以后还会有。。。

接下来就是签订房屋购买合同,这时候才知道首付可以分批在一定期限内交清,而且这个期限置业顾问是可以操作的。于是继续XYK付一部分首付,账单日到了后还进去继续去刷首付。首付缴后就是等贷款批,这时候的心态就和第一套房贷款时完全不一样了,巴不得贷款晚点下来可以晚点还款,Z好是永远不下来,呵呵。

本帖Z后由 backhome 于 2016-8-16 15:05 编辑

backhome 硕士一年级

第二套房的总结

买了二套房后对整个买房的过程进行回想,多少还是有点遗憾,在此总结下:

一、

对武汉当地的购房规定关注不够,公积金规定那么大的利好没有及时利用上,否则只需要2成首付就够。

二、

首付可以分期缴纳,且这个期限可以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金压力。首付缴清后至开始还月供的这段时间也是可以人为操作的,比如中途换银行。

三、

XYK是个好东西,平时额度养高点,毕竟借钱不容易,XYK是银行的钱,借起来容易而且不欠人情,合理利用免息期,吃透XYK的规则可以缓解资金压力。

四、

在判断房价走势上涨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加杠杆,前提是家庭的收入长期稳定且能逐步上涨,还款来源有保证的同时不影响生活质量。

在这里也发个感慨,08年的时候百步亭价格也才4000+,13年买就翻了倍,按100平计算就是多出了40万,如果加上贷款利息则出的更多。房价上涨让贫富差距拉大,40万按照当时武汉的平均工资标准大概就是10年不吃不喝的总收入,越是穷反而出的越多,早买一套房影响N代人,我天天努力工作不比那些早买房的人天天吃喝玩乐。现在这套房子已经涨到了14000+,就目前的趋势而言价格翻倍看来今年年底就能实现。

我总结的这些对于房产投资圈内的大神来说就是小儿科,在此不要嘲笑楼主,大神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对楼主来说相当难,毕竟我在圈外,隔行如隔山。楼主层次决定着生活圈子,只能自行摸索,楼主也再次深刻的认识到圈子和层次的重要性,圈子里获得的信息都是财富。楼主从不和其他人攀比,只和自己的过去对比,楼主起点很低能到此一步已经相当欣慰了。下一节讲讲怎么拼命还债的。

往事随风℡ 小学四年级

佩服楼主买房的勇气~

查看更多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