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人妆颜

这3种鱼含甲醛、重金属,会致癌!鱼贩从来不吃,你却成天端上桌!

17回复 阅读 8161

中国人爱吃一口鲜,说起鲜,Z具代表性的食材,大概就是鱼了。


鱼不仅鲜美,还很健康。鱼肉蛋白高,热量低,富含“脑黄金”,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


不过,挑鱼、吃鱼,其实也是一门学问。一不留神,可能就会把毒素吃下肚!


这3种鱼含重金属甲醛,千万别买!


1. 个头太大的鱼


这里说的个头大小,是相对于同一个种类的鱼。


同种类的鱼,个头大的一般年龄也大,意味着鱼肉可能老一些,吃起来没那么鲜嫩。


口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鱼的年龄越大,体内就可能积聚了更多的重金属有害物质。



个头小的鱼呢?


个头太小的鱼,本身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肉太少,肉质也不够鲜嫩,还容易卡到刺。


建议:

买鱼一般选“八分大”的比较合适,比如草鱼以4~5斤、鲫鱼0.5~1斤、武昌鱼和鲤鱼1.5斤为好;

个头偏大的Z好不要经常吃,吃的时候不要吃肝脏、鱼脑这些富集有毒物质的部位;

个头小的鱼可以炸了吃,又脆又香~



2. 大型食肉鱼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般越是处于食物链顶端,体内积蓄的重金属(如汞、铜、铅、镉)等有害物质就越多。


像鲨鱼、旗鱼、剑鱼、鲭鱼王之类的大型食肉鱼,体内的汞含量通常比较高。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就不提倡孕妇、乳母、少儿食用。


当然,普通人也是少吃为好。




3. 带“味儿”的鱼


煤油味


带“煤油味”的鱼,可能是受到了水中的酚污染,它主要来源于企业排放的含酚废水,里面还可能含有重金属


人吃了这种鱼后,如果身体解毒能力跟不上,就会出现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中毒症状。


刺鼻气味


甲醛能起到保鲜、增色和防腐的作用。不法商家在水产品中添加甲醛来延长保质期,还能让不新鲜的鱼变得鲜亮有弹性。


之前有媒体就曝光过浸泡了甲醛带鱼,这种带鱼一下锅就打卷、炸“开花”了。


图源/网络


甲醛对人体伤害很大,轻则诱发过敏,重则引发白血病、致癌。


添加了甲醛的鱼,会有刺鼻或辣眼睛的气味,也可能只有很淡的异味,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Tips:3步教你挑到好鱼


★ 看

鱼眼:新鲜的鱼眼球饱满突出,角膜透明清亮,富有弹性。若鱼眼凹陷,则说明鱼不新鲜。

鱼鳃:新鲜的鱼,鳃呈鲜红色,黏液透明。若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甚至黑色,则鱼不新鲜。

鱼鳞:新鲜的鱼,体表有透明黏液,鳞片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

鱼腹:新鲜鱼的腹部不膨胀,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鲜的鱼肛孔稍凸出。

★ 

新鲜鱼的肌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肌肉切面有光泽。若指压后凹陷不能立即复原,则说明鱼不新鲜。

★ 

新鲜的鱼,鱼鳃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闻起来发臭变味的则是不新鲜的鱼。


挑鱼有讲究,怎么做、怎么吃也很重要,下面这两种吃法,就可能让你吃出病来。


2种吃法会致癌,Z好少吃


1. 生吃


吃淡水鱼生容易感染肝吸虫病。肝吸虫会引起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甚至可能引发肝癌。



海鱼也不见得安全,三文鱼、带鱼、鳕鱼、黄花鱼都容易感染异尖线虫。这种虫进入人体,轻则引起肠胃不适,重则导致消化道溃疡、胃穿孔。


如果实在想吃,必须选择来源正规可靠的(经过深度冷冻,或来源于规范的人工养殖),但通常情况下并不容易分辨。



2. 做成咸鱼


咸鱼属于1类致癌物。长期过量食用,会增加患胃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其实不只是咸鱼,腌制食品中都含有较多亚硝酸盐,它在体内会转化生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


所以,建议偶尔吃吃就好,不要常吃。


另外,小编还要提醒大家,鱼身上有个部位,千万不要吃!


鱼这个部位毒如砒霜,千万别吃!


那就是——鱼胆。


谁没事会吃鱼胆?你别说,还真有!民间有偏方拿它来“清热解毒”,每年都有吃鱼胆中毒的事发生。



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鱼,鱼胆都有毒,比如青鱼、草鱼、鳙鱼、鲳鱼、白鲫等,高温也不能破坏它的毒素。


中毒后,轻则上吐下泻,重则肝肾损伤、急性肾衰竭、肝坏死、心绞痛,Z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只需2.5克胆汁,就能让一个成人中毒甚至死亡。一般一条1~2公斤的鱼,胆汁就够这个量了!


还有的人并不是刻意要吃鱼胆,只是杀鱼时不小心弄破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立即用苏打水或40度米酒把鱼肉擦洗一下,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即可。


另外,饭桌上吃鱼如果尝到苦,一定要吐掉。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4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