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为什么说好学区房会依然保值,出生率下滑会影响哪些房产?

37回复 阅读 2770

之前在得意上看到有一种论调,认为随着人口下行,未来学区会越来越不值钱。实际上只有老牌名校校区、只有老牌名校的老学区,其他诸如地铁、商场、医院之类的在下行市场全部作废。

众所周知,武汉的地铁并不缺,很多白沙洲、东西湖甚至鄂州葛店这些位置都有地铁

商场也不缺,马上四新又将迎来一个奥特莱斯。

医院也同样,汉口的同济、儿童等大医院不要钱一样给光谷支持。

那么什么会值钱呢?

现在很多开发商花钱引入一些品牌名校的分校,在这里强调一下,这类学区都是伪学区,单纯挂了个牌子,师资力量需要丛老校划拨( 牛叉的老师一般不会去新校区,否则学生会闹 )、教学体系需要慢慢摸索( 至少1-2届做实验,你愿意你家娃当小白鼠 )、生源的参差不产( 安置房、老旧小区共读)导致这类学区是很难脱颖而出的。


所以一类名校的所谓新校区,肯定是不如二类学校的头部梯队的老校区的。所以为什么会有百年树人这个概念,并不是你舍得花钱把学校搞的富丽堂皇、设施先进就行了。


有很多人说出生率下滑、学区房会消失,这个观点有点不懂社会规则了。我前面也说过,什么人会生孩子,肯定是有钱人和有权人,那么对应的钱权阶层的特权之一就是医疗和教育。出生率下滑影响的是纺锤形,穷人老百姓读的垫底的学校,并不会先消失,反而因为寄希望于下一代后,会通过多生博一个可能性(有书读就行了,好不好不重要,万一有一个出息了呢?)随着武汉新城的大量新建学校光谷人民读书难的问题会得到缓解。


反而是中间的小康到中产阶级对应的普通中等学校,会出现大量的消失。即便是学校消失也是这类学校先消失。现在县城里的很多村镇学校因为没有生源都裁撤了,统一到镇上去读,但是顶尖的学校一样是挤破头、找关系、花钱往里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优质学区房大概率不会消失,这也是目前下行行情下,有学区的房子守价和流通能力更强的原因之一。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1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qm775821 硕士二年级
有底线的威哥发表于 2024-04-29 14:25 多少还是有点影响的,特别是没有居住价值的老破小,家长购买这类学区房时都会考虑花大价钱买个学校读书值不值得

不读书?我认识的真正有钱的家庭,没有不重视读书的,哪怕是不成器的也要出去读个英国水硕回来。


可能倒退20年的汉正街小老板家庭不重视读书吧,但是这种老板已经越来越少了。


就像我比较熟悉的某局局长儿子,武钢三中的,22年青山区高考状元,上的清华,你说他们这种家庭不重视教育?


不说二七滨江这种顶流,就说对口育才一小二小的老破小,你看看才降了多少钱?对比新区是不是抗跌的?


都2024年了,为读书花钱值不值得不用再讨论了吧?

qm775821 硕士二年级
panpanhero发表于 2024-04-29 13:37 2020年到2025年出生的这一波小孩家长是不用愁大学读的。人口断崖,吃教育饭的来不及调整到位,教育资源是过剩的。这波家长精力应该放在生二孩,放在攒钱,培养情感上。

不结婚不生孩子或者直接跑国外,自己落得一个老年没人陪,断子绝孙的下场就贻笑大方了?



这话本质难道不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的禁锢?父母难道不应该期望子女过得好,无论在哪里都过好自己的生活?生不生孩子都是自己的选择?


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谁为了谁活。


qm775821 硕士二年级
panpanhero发表于 2024-04-29 17:14 你在双标。买学区房就是指望孩子卷学习成绩考上985,本身也没考虑孩子是否快乐。30/40比孩子成绩,50/60比孙子漂亮。一个人不可能对孩子成绩有期待,对抱孙子没期待,那只是时间没到而已。我 ...

首先不读书不等于快乐,读书也不等于不快乐,我认识的学霸就爱好读书,我自己都保持睡前阅读的习惯,对我而言能学习是一种快乐。


其次,这一楼我回应的是你“不结婚不生孩子或者直接跑国外,自己落得一个老年没人陪,断子绝孙的下场就贻笑大方了?”我说的快乐,是小孩可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举个例子,我表弟在加拿大读书,毕业后不想回来,我姨妈他老公副厅级、自己教授级,自家小几千万的资产希望子女能回来在身边,可是我表弟并不想回来,想去美国。你总不能让他放弃更好的研究平台去光谷买房吧?


再举一个例子,我大学同学不想结婚不想生娃,每天研究怎么玩小众法系车改装,家里急不急,急,直接说谈对象每个月给补助,给介绍的都是某军工保密单位的98年妹纸,结果这哥们一点都不急,还年轻,急啥。


什么是快乐呢,是他可以选择,他可以选择三本,也可以选择c9,也可以选择出国,甚至可以选择不读书,这些都是他的选择权利,只要做好承受对应的后果就行了。


作为家长,因为期待子女在身边,因为期待有孙子,就让小孩回来,就让子女生下一代,在我看在这才是极度自私。

qm775821 硕士二年级
cheven发表于 2024-04-29 19:56 会走xq 房道路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不会。否则洪山区高新区,学生增速就不会远超其他区。高新区前几年初中毕业生三四千人,现在七八千人,在读的一二年级,大概12000人。一般到一定数量,就会体现比例一 ...

否则洪山区高新区,学生增速就不会远超其他区。


这个原因不是水果湖拼命把工作机会往光谷放么?


例如前不久搬家的广电,之前中山公园多好的位置,强制搬到光谷东去了,搞的多少附近买房的怨声载道?

qm775821 硕士二年级
panpanhero发表于 2024-04-29 20:40 你这两个例子完全是论证我的说法。你表弟和你同学可以选择,是仰仗家里的资本。家里希望他回去或者结婚,但是却拒绝了,拿了家里的好处不完成家人的心愿。其实我不关心你表弟和你同学怎么样。

压力大啥?我表哥美国 我表弟加拿大 表妹德国,我作为唯一留在国内的最不成器的,才是压力最大的。


我表弟和同学仰仗家里资本?除了小时候读书的时候靠家里,工作了不都是靠自己工资?我表弟一样在国外租房住。


我表弟妈妈过去有控制欲,现在也看开了,恩施有房海南有房,夏天去恩施,冬天去海南,不香么?非要跟子女在一起?


如果你觉得父母给了钱养育了他们,他们就该一辈子听父母的话,那我觉得这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孩子成了家长的所属品,一辈子被家长控制。


我不需要我的孩子成为父母庇护下的小鸡,我需要的是展翅飞翔的雄鹰,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小鸡。

qm775821 硕士二年级
有底线的威哥发表于 2024-04-30 09:51 你还没有搞懂社会逻辑,真正的有钱人不卷高考,人家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线。只有中产阶级卷高考,但是中产阶级还没有有钱到买个房子只为了读书。

因为我身边没有那种真正有钱人啊,几千万的都是小康到中产阶段啊


身边很多为了小孩读书,买3-4w一平的老破小的,也有为小孩读书,卖了两套房换武汉天地的。


话又说回来真正有钱,又有几个人呢?

qm775821 硕士二年级
有底线的威哥发表于 2024-04-30 14:02 买武汉天地和买老破小是两个概念,你去链家看看对口育才一小的学区房降价没有

育才一小?都不用看,我朋友就住育才雅苑啊

降了没?肯定降了,不过按比例没有光谷东跌的多啊

qm775821 硕士二年级
陆水优品发表于 2024-07-26 09:58 回复 qm775821 的帖子你压力大啥?你国都没出,哪来的压力?如果你也有你他们相当的家底,你不是早该躺平了么?

压力大啊,别的不说 家里的老人都是看着我长起来的,现在年龄大了,有个啥事你帮不帮?

比如去年我表弟的爸爸 在市中心医院做手术胃穿孔导致的大出血,虽然看病凭本本花不了多少钱,但是我得去看望吧,专家不用我担心,护工得帮着找找吧?家里俩老人,很多时候不是钱的事,是缺人。

又比如我妈和我表弟妈前几天刚去山东旅居,玩一个多月,乳山住疗养院不用我管,她们想去都去山东了,顺带不去玩玩?青岛、大连、威海、日照的酒店我帮忙定的吧?

都是老人,家里没个年轻人不好办,别的不说了,跟谁发生矛盾了,我一米八几的个子,往那一叉腰,啥话都不用说都行。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