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life
大学二年级
2014年10月12日
37随波逐流 Just Go with It
电影是很有趣的,讲述了一个爱和寻找真爱的故事。妮可基曼饰演虚伪大美女,让人眼前一亮;Jennifer还是Racheal(老友记)的样子,安妮斯顿的国民姑娘形象保持的不错。电影里两个女人抱在一起和解,让人有种她俩惺惺相惜的感觉。同样是当年的金童玉女,世间绝配,男才女貌,同样有过难以忘怀的甜蜜与柔情,同样看着自己的丈夫对别的女人因戏生情,Z后放弃婚姻盟誓,同样是被前夫现在的各种幸福新闻所包围,看着自己曾经托付终身的男人与别的女子在镜头前恩恩爱爱。 这两个女人之间有着太多的惺惺相惜,意犹未尽的概叹。布拉德皮特和汤姆克鲁斯合作的《夜访吸血鬼》已是经典,曾经他们身后的女人在这部简单喜剧的拥抱,却给了人无限的唏嘘。还好她们现在都过得很好,她们比以往更加光彩照人。生活就是如此,一番长吁短叹之后,还是要JUST GO WITH IT
38初恋50次 50 First Dates
失忆症在电影里已经不是病,而是游戏,大家在玩失忆。《50次初恋》属于玩得比较有创意的爱情戏剧。亚当·桑德勒和德鲁·巴里摩尔主演,轻松愉快。喜剧是Z考创意的地方,毕竟,幸福的生活只有一种,但是悲伤却各有各的悲伤。但是把用50种创意把一种电影变得鲜活起来,这真的是很难的事。更何况这是一部关于失忆的电影,这一个早已被各种电影人拍烂的题材,却带给了我们惊喜。美丽的爱情有两种,一种在于量,例如白头偕老;一种在于质,例如初恋50次。这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爱情。
39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是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作者是那部红遍全球的HBO电视剧《欲望都市》的顾问葛瑞哥·贝伦特(Greg Behrendt)与编剧丽兹·塔琪萝(Liz Tuccillo)。据说原著小说是受到《欲望都市》里某个情节启发而成的。当Miranda和Carrie的男友Berger讨论约会时提到,如果一个男生跟你约会,送你回家而没有上楼,说明“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其中所反映的是男女在恋爱中所处地位的问题。电影可以让你复习一遍爱情的各种时态。期待的将来时,享受的现在时,洒脱过去时和悲伤的完成时。 把它们串起来,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女人走过情路的所有过程。其实爱情没那么神秘莫测,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编造的谎言。你爱的是自己编造的神话。 所以,任何时候不要自作多情。 要相信,如果他真爱你,他会来找你,如果他没来,说明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也许所谓的happy ending并没有包括要给你一个perfect guy,也许所谓的幸福结局,就是抱着永不放弃的希望,继续前行。从这一刻起,勇敢地做自己。一切只是需要时间,需要等待。
本帖Z后由 yylife 于 2014-10-21 15:27 编辑
yylife
大学二年级
2014年10月12日
40恋爱假期 The Holiday
很温馨的浪漫爱情片,影片改编自舞台剧,对白简短犀利,多数场景是1vs1的对手戏,四位主演飙戏非常精彩。 完美的三秒钟,尽管那么俗套,却还是平凡女子的热爱的桥段。我看他们亲吻,做爱,流泪,奔跑,约定,承诺,皆大欢喜。内心愉悦。我们需要这样的故事哄着自己,不然人生实在会更加残忍。这世界绝对没有越受伤越勇敢的生物,没有露水的玫瑰没有香气,人人需要疗伤。《恋爱假期》这样典型的好莱坞应景爱情片,是属于疗伤系的。这样的疗伤,多么适合善良不忍心去打扰别人的乖孩子。要感谢那些编织故事的人。谢谢那些开场白,谢谢那些拥抱,谢谢那些牵手,谢谢那些皆大欢喜,谢谢他们慰藉了多少孤单而良善的灵魂。
41情人节 Valentine's Day
很轻松的电影,相当于好莱坞的《建国大业》,全片众星云集,老牌如Julia Roberts, Shirley MacLaine,中坚力量如Annie Hathaway, Jamie Foxx, Bradly Cooper,新生代如Ashton Kutcher, Jessica Alba,乃至当红新偶像《暮光之城》的狼人Taylor Lautner和新科格莱美歌后Taylor Swift等等),甚至还有Boston Legal里的Edwin Poole;多线索叙事(大概有12个支线故事),爱情题材,多管齐下。本片在感情的真挚和气氛的渲染这方面比《真爱至上》差了一点,虽然流畅欢乐,却无法给观众带来太多感动或震撼。
42真爱至上 Love Actually
本片的导演兼编剧理查德•柯蒂斯是英国爱情轻喜剧的代表,除了《真爱至上》,《四次婚礼一次葬礼》、《诺丁山》以及《BJ单身日记》系列都是出自他手。《卫报》曾称赞该片为“继莎士比亚之后对爱情的Z伟大、Z诚恳的阐释”,而查德•柯蒂斯在讲述他对爱的理解时说:“爱可以有更广义的解释,嘲讽、攻击、伤害、心碎、幸灾乐祸、压力、责任、征服……这些都可以是爱的内容;兴奋、意外、抗拒、难过、紧张、生硬、心醉神迷、无法形容……这些都属于爱的感受。”这是一出由多个小故事串联在一起的喜剧杂烩。千人千面,每个人所追求及守候的爱情也各不相同。爱只是以它如光如电的速度传播、扩散,无处不在。《真爱至上》是部节日电影,但她是圣诞节电影,而不是情人节电影。她讲述爱,不只是情侣之间的爱,虽然那是非常重要非常强烈的一部分,也包括亲人之间的爱,同伴之间的爱。她讲述爱的开始,爱的勇气,爱的放弃,爱的错误,爱的忍耐。影片的尾声,是机场里的人群拥抱的画面。一帧帧的拥抱,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肤色,层层重叠。年轻的、年老的、相爱的、仇视的。爱,无处不在。
本帖Z后由 yylife 于 2014-10-21 16:12 编辑
yylife
大学二年级
2014年10月12日
43面纱 The Painted Veil 根据在中国历游四个月的见闻经历,毛姆写出了三部作品:随笔集《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以北京为背景的剧作《苏伊士之东》(1922)和以香港及中国内地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面纱》(The Painted Veil,直译为《彩色的面纱》,1925)。
《面纱》的书名出自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揭开这幅彩幕(就是‘彩色的面纱’),它被活人称为生活;/虽然上面所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吴笛译文)。
评论界对《面纱》的褒贬很不一致,法国评论家许为经典小说,而英国的《旁观者》杂志却认为“落入俗套、做作、不可信”,英国的著名传记作家林顿·斯特拉奇卧病在床时读了小说,评定为“二等一级”。
如同毛姆的所有小说的主题,《面纱》所揭示的也是:爱情、婚姻都是不真实的彩色面纱,揭开这层面纱,“将是一条通往宁静的路”。 《面纱》并不是毛姆Z著名的小说,不过他显然擅长写这种在大灾难中个人救赎的故事,而且他的故事结尾往往也并不温情和给人以鼓舞,反而是酸楚和冷酷让人印象更为深刻,这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多少反映在《面纱》里面沃特这个人物身上。片子拍得非常耐心,音乐非常出色,诺顿说自己并没有野心成为伟大的演员,但是他拍这部电影让人心生敬意。六年的准备,一部并不十分著名的小说,一个已经慢慢被淡忘的作家。耶鲁历史系毕业的诺顿,把小说细细筛过,拍出这样一部优美的电影。当然,这并不是一部可称荡气回肠的,史诗般的,划时代的电影,或者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电影人完成自己的心愿,同时给观众重新讲述一个令人叹息,微笑,会意的故事。
44英国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英国病人》改编自加拿大著名作家翁达杰的同名小说。小说曾获布克奖等多项文学奖,导演明格拉深爱这部作品,花费极大心力将这部被认为很难以影像表达的小说改成了电影剧本。 他慢慢地把你带入故事中,可是还依然犹如润物细无声的细腻,直到Z后,你完全被故事所左右,沉浸在故事中为他们哀伤,难过,流泪,直到散场。
如果一部电影的内容只是主角在回忆,也就是一个绝望的人讲一个已经结束的故事。但《英国病人》不是一部死气沉沉的电影,它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并且呈渐强的趋势。影片对生命的悲悯之情,绝不仅是两段爱情故事那么简单。生命之美远比爱情要丰富得多,影片告诉我们,即使是受伤的心灵,在一个受伤的时代、受伤的地点,也在互相扶持着进行自我和相互的疗治。
45冷山 Cold Mountain
《冷山》的作者查尔斯·弗雷泽曾经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冷山》的片子就来自于他的同名畅销小说。 电影的气质符合《冷山》这个名字,一股子孤高清冷的态度,可是又在暗中流动着暖暖的温情。导演安东尼·明格拉,曾经因为《英国病人》和《天才瑞普利先生》等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享誉影坛。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冷山》始终给人以文学的浪漫气息 。
萦绕全片的音乐,在音乐声中,看到了远山,看到了白雪,看到了小河,看到了恋人。还有淡淡的思绪,悠悠的无奈。
拉夫•艾恩说过:“有一种爱从头脑中萌芽,然后根植于心,随后再慢慢生长,但它会一直延续,直到死亡,而且所求少于给予。还有另一种爱,失掉了理智,甜蜜就Z甜蜜,痛苦一如死亡中的痛苦,它只能延续一小时,但是却值得用整个一生去换取。” 冷山,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在电影中,升华成一个精神图腾,是恋人心中无法磨灭的信仰所在。
本帖Z后由 yylife 于 2014-10-22 22:54 编辑
yylife
大学二年级
2014年10月14日
独自的猫 类型片就是一些特别的影片形态,像恐怖、悬疑都是。看你的头像蛮小清新的,看看我推荐的这些文艺剧情类,应该也不错的吧
yylife
大学二年级
2014年10月14日
甜甜大西瓜 谢谢支持
yylife
大学二年级
2014年10月22日
内容被自动屏蔽
yylife
大学二年级
2014年10月22日
49本杰明·巴顿奇事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已经被改编成电影的有很多。不过如果看过原作,大概会惊呼编剧手中的手术刀游走的面积之广,电影好似一个全身整容的人,除了名字和Z核心的前提,其他都变得快要不认识了。原本只是菲茨杰拉德给《科利尔周刊》(Collier Weekly)写的一个短篇小说,编过《阿甘正传》的埃里克•罗斯(Eric Roth)动过刀以后,这个故事发生了巨变,变成了一个时间的寓言。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去描述这部电影。你可以说它有点像叙事散文,但是又似乎不尽然如此。它是对人生的一阙不同寻常的喟叹,你并不是被那些闪光的关键时刻所抓住,而是被漫长的悠远的叙述本身所抓住。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留给了我们一个深深品味的美丽传奇。
50断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用李安的话说,“断背山”的原著读起来就好像一个人用手轻轻抚摸你的脸,然后突然打了你一拳一样。李安是个很细腻、感性的男人,在诠释这个故事的时候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都很细心。断背山,它世外桃源般地荒凉着,纯净着,绚烂着,而又神秘着。无数只羊,两个人,寂寥的岁月。互相陪伴,支撑,取暖。爱几乎是一瞬间的事。听从天性的趋势。之后是不得不分开的结局和漫长的纠葛。
断背山唤起的是每个人心底深藏的感叹,爱人而不能的心痛。清冷幽寂、不知所终。同样,它还表达了一个人对真我的追寻。每个人都怀抱着各自的心事、各种痛苦、想尽办法生存着。为了生活和爱所受的委屈、难堪,Z怕的不是崩溃或爆发,而是郁郁而终。随着岁月流淌,琐碎消磨,容颜变老,淡淡的哀伤,淡淡的温情,变成了生活的真相。也许李安想表达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正在失去的梦想。在《断背山》里,这种梦想是一个难以启齿而又稍纵即逝的爱情。
只有断背山上那段无忧无虑的年华,天真如孩童的感情,提醒着那曾经充满激情和怀想的过去,和对于逝去的青春永不满足的追求。 难怪李安说:“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那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抵达的梦。”
51朗读者 The Reader
好的电影,不仅仅展示出人性之复杂,还赋予这份复杂以单纯和统一的气质,让一个人物不断裂,而是完整。那份复杂于是并不浑浊,而是丰富。温丝莱特,已经不是《Titanic》中的温丝莱特,唯有岁月使她沉淀从容与成熟,演绎出如此细腻丰富的Hanna。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人为了躲避羞耻感而极力掩藏着秘密呢? 这样的一个故事。与战争无关。秘密,耻辱感,爱情,赎罪,等待,忏悔,挣扎……可以给它贴很多很多的标签,人性之美与人性之丑,如此平静,如此动人心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坦然面对的, 电影结尾,男人将秘密告诉自己的女儿。有了分享,秘密才成为往事,牢笼才变成栅栏。
本帖Z后由 yylife 于 2014-10-23 22:20 编辑
yylife
大学二年级
2014年10月22日
52海盗电台 The Boat That Rocked
有句经典的话:“如果你记得六十年代发生过什么,那么你没有真正经历过。”对于一个以大麻和迷幻摇滚为标志的年代,这话并没有言过其实。
六十年代是革命的时代。但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场革命像它这样迷人,以后也不会再有。这场革命的关键字有:反战,民权,反政府,性解放,女权主义,黑人权益,同性恋权益。
在《海盗电台》里,我们看到了反政府,女权,同性恋,性解放,毒品,连越战都以玩笑的方式提到了。当然还有摇滚。如果你喜欢摇滚乐,你不必像浦泽直树那样相信摇滚乐可以拯救世界,你也不必像贾宏声那样爱摇滚爱到神经质,你只要有一点喜欢摇滚乐,你便会被那个伟大世界洋溢出来的光所照射,身体会跟着摆动,从内心里哼唱。
生命无疑是可贵的,勿庸置疑。但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相信有的东西比生命更可贵。比如爱,比如理想,比如信仰。
世界每天都以光怪陆离的崭新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变得疑心重重。
生活和社会让我们像落在地上的雪花一样适应了大地,让我们没有棱角的融化在这个世界里。看《海盗电台》吧……就让我们在rock 'n' roll里再一次找自己。
53八月迷情( 声梦奇缘 ) August Rush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的心是相通的。他们也许相隔遥远,但是音乐可以带来神奇的感应,如同心头涌动的泉水般自然纯粹。当大提琴和吉他相遇,并能和出完美的旋律,这是不是一个浪漫的奇迹呢。
美的东西不是去努力寻找,而是她就在我们身边,仿佛是在向你呼唤,与你内心的呼应共鸣回响,单纯的追随她,不管外力试图阻止,但你独自待着的时候,她会从内心油然而生,视觉,听觉,致死追随。
就像伊云
所说:“世人不停践踏你的梦想。但我相信那些旋律是真的。就像有些人相信童话是真的。”所以,请相信音乐的力量。请相信内心深处的期望。请相信爱可以让应该在一起的人即使走散了也还能再执手,地久天长。
54 海上钢琴师 The Legend of 1900
众人叫他天才。众人为他疯狂。1900从拥有这个不平凡的名字起,就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人。但是目光、掌声和荣耀并不能令人幸福,也不长久。再多的荣耀也挽救不了孤独,所有的天才都是异类。我们曾经都很与众不同,鲜活跳跃。但是后来,我们被教育,被纠偏,被放入轨道。我们丢了个性却换来了共鸣。我们借助艺术寻找通感,在人性中相交叉的部分,抹着眼泪互相慰藉,或者说,互相平衡。而被称为天才的人站在人群之外,忧郁地注视这群有些像他又不是他的物种。用他们的本能将那些交叉部分,提炼、放大、直抵内心。那些永远无法交叉的部分,则作为孤独的源头,令他们永远无法融入人群。他们只有躲在自己的轮船里,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孤独地活着,然后死去。
谁能真正走出自己的世界,我们都那么渺小,世界何其巨大。活着,并追求自我的世界,也许才是我们人生感动的不朽乐章……
本帖Z后由 yylife 于 2014-10-26 17:39 编辑
yylife
大学二年级
2014年10月22日
55在云端 Up in the Air
电影根据美国作家Walter Kirn同名小说改编。导演Jason Reitman的作品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残酷。电影慢慢剥落而出事实真相:人生是条孤独的单行道。再近的关系,再浓的亲情爱情友情,再多条紧实密集的平行线,孤独地走向坟墓依然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终极结局。好在还有过程。过程也不好的还有童年,童年都不幸的还有亲朋,亲朋寡鲜的可投身事业,事业不顺的总有家庭,家庭破碎的还有爱好,爱好不通的还可做梦,梦都做不成的总能看别人做梦,而连别人的梦想都看不到的人至少还有自己。 但如果丧失了自我怎么办? 幸亏人生总有那些瞬间,哪怕是大冬天威斯康辛州的清贫婚礼,哪怕是小旅店露水相逢的短暂体温。这一点点的光,一些些的热,支撑着我们在人生这条孤单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挨下去,尽管处处荆棘,尽管真相又冷又灰又残酷。这部电影,说的不是爱情也不是团圆,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经历得越多,对这个世界就会越冷淡。距离让人觉得安全。有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错觉,似乎有了距离就不再会有伤害。 惊鸿一瞥的感慨,却已经来不及。其实谁不想遇到真爱。这不是一部让你轻快的电影,它是忽明忽暗的光。温暖如许又现实微凉。可以质疑生命的意义,但爱与真诚还有家庭的价值,不容质疑。
56迷失东京 Lost in Translation
人生在世,孤苦无比,如果得知原有些人和你一般孤苦,是否心里会好受些?《迷失东京》里的过气明星和敏感少女,不过是换了脸谱的另一个自己,辛辛苦苦,粉墨登场,自己演来自己观赏。东京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一个场景,人到哪里都在迷失,又无所谓是在东京还是纽约。整部电影大多数时间是在清晨、凌晨或者深夜,窗外霓虹闪烁歌舞升平,一座喧嚣无寐的城市,把个体的无助和落寞自然而然的衬托出来,人越多越寂寞,吵闹的听不到任何想要的声音,而留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更加历历在目的明白,孤独并非消遣的东西。从头到尾,那种无助的孤单气焰就在不断的蔓延。孤独并不高贵,除非当我们用优雅而纯真的感情度过它的时候。《迷失东京》,是人们清楚地面对孤独又不愿用可耻的方式与之对抗时不可逾越的无奈。
57赛末点 Match Point
也许只有伍迪艾伦这样老资格的,才能通过这样一个看似婚外情老套的故事,一针一线缝合地如此焕发神彩,讲一番几乎完全不搭的人生哲理。影片结局出人意料,它充满了诗意的嘲弄,现实被剧作家小小地暗算了一把。虽然这是部没那么强烈的伍迪艾伦风格的电影,但对白依然犀利而耐人寻味,既有伍迪艾伦式的黑色幽默,又增加了几分英式幽默的冷和硬。女主角斯佳丽约翰森早已不是当年《迷失东京》中纯情中包含一丝性感的小女孩了,她的眼神已变得坚定而充满挑逗。这部电影当中把一个不羁却又悲情的角色演得充满力道。乔纳森·莱斯·迈勒斯的表演同样令人难忘,他低调、老练、隐忍、收放自如,除了少几分神经质的狂野,他和三十年前的阿尔·帕西诺相比,似乎也毫不逊色。一只悲伤的狐狸要长期在上流社会的畜群里冒充忠诚的牧羊犬,那的确需要极大的隐忍和压抑,这压抑足以将他催化并扭曲成一只危险的狼。
本帖Z后由 yylife 于 2014-10-28 13:23 编辑
yylife
大学二年级
2014年10月22日
占楼慢慢更新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
下载得意生活APP
电脑版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
得意生活®得意®得意D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