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昨天上证指数,![](//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这是昨天IF主力合约的走势,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上午开盘后的一个小时之内,上证指数和深成指都是红盘,但是股指期货这边大多数时间都是绿的,同时已知股指期货受60分钟线BOLL中轨压制,不能出现大涨,如果上证指数在上午的4020基础上继续上涨,期货和现货的背离会越拉越大,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同时上证指数30分钟线突破中轨以来,一直没有回踩动作。目前距离中轨距离也不算小,回踩确认随时可能发生。、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综合以上所有情况,我们Z后可以得出一个较为确定性的结论,那就是昨天上午的涨幅不可能维持。
由此大家也可以看到,短线分析要做出一个判定的难度其实一直很高,要想准确,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而且这些细节要合理的组织在一起,互为表里,步步佐证。
短期的技术分析说完了,那么说一下消息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其实还是走在消息的前面。昨天各大财经媒体曝出的证监会商讨退出救市资金的消息。其实是真实可靠,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有夸大,有隐瞒,有误导投资者的层层加工,Z后变成大家看到的那个样子。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7月17日,证监会与券商代表开会作了一个初步讨论。7月18日,证监会又召集所有券商开会,仍是讨论救市资金退出的问题。但是两天的会议并没有讨论出结果。
7月20日,《财经》报道,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考虑救市资金的退出方案问题,还提到是否设立平准基金的问题。报道称,证监会和证券公司代表都不赞同成立。
该报道称,券商的出资退出有三种可选方案:一是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按出资比例,分给各家券商;二是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留在证金公司,留作以后融券业务的券池,证金公司返还各家券商的出资;三是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换成ETF基金,按比例分配给券商。
这是Z初的报导内容,这个我相信基本都是事实,因为救市短期来看已经收到了效果,救市行动中耗费的巨量资金Z后一定是要合理的回收的。救市过程中时间紧迫,不能先研究好全盘的进场——退场计划,但是市场暂时稳定下来,有了喘口气的机会的时,应该也极为有必要给救市资金安排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这才是合理和负责的行为。而且仅仅是商讨一下将来退出时的渠道和机制,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表说什么时候退出。但是这个情况传到二级市场参与者当中,就变了味了。被夸大的好像说明天证监会就会让证金公司退出救市资金,而且就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大甩卖一样。这完全是消息传播过程中,有人利用普通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而制造恐慌情绪。这是市场常见手段,这和去年南玻A大股东减持到监管红线5%以下,被市场夸大为南玻A在牛市前夜大股东疯狂减持来打击市场,骗短期筹码是一个道理。
所以普通投资者对消息的阅读和理解是一个关键问题,稍有不慎就会被误导。
首先救市买入的股票不会再短期内直接退出,因为历史上可查的各国ZF出手拯救股市的先例中,Z少都持有3年以上才逐步开始退出。
其次这次救市由证金公司出面,说明在救市队伍进场之前,ZF就有一定的退出机制考虑。因为证金公司是为了融资融券业务出台而设立的。平时投资者做空融券卖出的行为中,融券的来源就是证金公司。所以一个两融标的股票可以在救市后直接留在证金公司,划拨给券池。一来不对二级市场有冲击,二来解决了证金公司手里证券不够,经常出现有融券业务,但是融不到股票的情况。
还有一种较为大胆的假设,就是社保基金入市已经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了,但是社保入市的时间可能要遇上牛市末期,同时社保资金资金量也不小,短期建仓过程可能对二级市场有冲击。有市场人士建议救市时期买入的股票可以参考买入价和当时的市场价,协议转让给社保基金一部分。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所以短期用这种所谓的利空来干扰市场,纯属祸乱人心而已,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PS.鉴于市场Z近走势恢复正常,政策消息不再出现很晚才公布的情况。从今天前,小笔记会恢复到晚上更新。
股票现货交流群 307541562 验证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