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学童

家长应慎对孩子说“你真棒”

17回复 阅读 2358

这个问题在我心里已经纠结了很长时间。

“你真棒”风行于上个世纪未,当时Z有名气的一本书当属《教你如何赏识孩子》了。

其实我是很赞同这种教育方式的,之所以说“慎说”,是因为有家长对“你真棒”存在滥用、溅用的现象。看看我们身边,孩子考100分——“你真棒”,考70分——你真棒;孩子表现好了——“你真棒”,孩子有问题,不愿意上学了,想“在家学习”——“你真棒”…… “你真棒”成了一些家长孩子廉价的、懒惰的“表扬词”。

众所周知,表扬,一要及时,二要真实(与实际的成绩成正比),三要多样化。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前些年流行一本书《向解放军学管理》,看看解放军的奖励类别——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等,层层递进,有多大成绩,得多大荣誉,而且“事迹”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授奖的单位大张旗鼓,得奖的人(或单位)心安理得——名至实归啊!

个人认为,对孩子的奖励也应该如此。为什么“棒”,“棒”在那儿,要说清楚,而且越具体孩子听着心里越高兴。

孩子每取得一点进步,Z高兴的莫过于家长,在这个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奖赏,包括口头的“你真棒”,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可是,万事有度,过犹不及,对孩子取得的成绩家长过分夸大、随性奖励往往会让孩子觉得尴尬。

因为在有些家长看来很重要的成绩,对孩子来说并不是那么值得炫耀,甚至根本不值得一提。孩子们知道他能做到的,身边的同学、伙伴一样能够做到。而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合时宜地赞美和炫耀,不仅不能给孩子带来心理满足,反而会让他们觉得难堪、失落。

我们对孩子说“你真棒”,无非是为了激励孩子的自信。但是,自信的对立面未必是自卑,也可能是自负。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自负可能比自卑具有更大的坏处,当赞许的目光透过放大镜照射在孩子身上,令孩子产生满足感的同时,更容易让孩子在飘飘然中迷失方向。

所以,我们对孩子说“你真棒”时,切莫忘了附上实实在在的、正确客观的“颁奖词”,这一点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我们做父母的都尤其重要。

附:情景再现——

例一、 孩子把自己画的一幅画给妈妈

孩子:“妈妈,这是我今天画的画!”

妈妈一:“是吗,快拿来妈妈欣赏一下。嗯,不错,特别是树叶画的真像!”

妈妈二:“哇,画的真好,你真棒!”

点评:尽管孩子画的不太好,但一定有他画得好的地方,要把孩子画得好方面突出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好在那里。

例二、孩子骄傲地把一张100分的卷子拿给妈妈

孩子:“妈妈,你看!”(突然从背后拿出一张卷子

妈妈一:“100分!(惊喜状),真让妈妈宝宝感到高兴。怎么样?老师说的没错吧,只要认真了、努力了,就会有好的收获!”

妈妈二:“哇,100分,宝宝真了不起,宝宝真棒!”

点评:表扬孩子的进步、努力,而不要表扬孩子考了多少分。通过老师的口,达到妈妈要鼓励孩子的“点”, 让孩子明确自己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无数。比较一下,那种表扬孩子更受用,更有作用?!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