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断章流年
说它是散文,不如说它是游记,是中华文明历史的游记,带着眼球,在领略各地风情的同时,也被作者的文化底蕴深深折服。
有些文字,生来就以惊人的姿态令世人瞩目,我想《文化苦旅》便是以这样的姿态存在,而余秋雨先生用他的笔墨,将文化和游记融为一体,展开一段历史之旅。他是游客,是散文家,但我更觉得他像一位批判家,他谴责着无知人们对于文化的破坏,也毫不留情地批判外国人以不正当的交易对中华文化的掠夺;他站在历史的今天,却渴望回归历史的开端,以呐喊的心,去拯救苍凉的文化历史。
它是一篇篇精悍的散文,展示着余秋雨先生明朗而富有洞察力的文字功底;它又是一路行走的游记,沿途介绍着中国山河壮丽的景象;可它更像是一本历史,蕴含着五千年文化的根基发展繁荣甚至于消亡的过程。而我如尘埃一般,虔诚的跟随他的脚步,行走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甘之如饴的享受精神粮食的美味。
我看到他站在道士塔前深思,又走上莫高窟呐喊,然后停留在阳光,向战士的坟墓致敬;突然又回到江南西湖,在苏堤和白堤之间徘徊,讲述杭州的后天打造,我的思绪又飞到微雨的黄昏,飞到雷峰塔下
《文化苦旅》的魅力和对心灵的抨击,让我不得不提起笔,在匮乏的笔墨下想大肆品评,却满心畏惧,这是不可亵渎的文物,让人的心灵始终处在一种敬畏的状态下,由衷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