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水蛇羹
这是一道几近失传的粤菜,费心耗时,做法复杂,成本高昂。
每年农历五月,厨师要亲自栽种白菊,秋天才有一小撮花瓣。
水蛇的皮、骨、肉三者要完整分离。
整只土鸡,整条猪舌,一起炖煮两个小时。
熬了一次还没完,还要把所有材料先拿出来切细。
再重新下锅,汤汁收到浓郁。
品尝的时候,撒上白菊直接使用。
目瞪口呆,这是一道做起来极端又任性的粤菜,为了一道菜,你需要等待四个月。
小吃除了这些本地菜色,顺德还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小吃。
伦教糕×陈村粉
在广东人的餐桌上行走了500年
双皮奶
一百年前就诞生于顺德,继而传到了全国各地,它是顺德的一道名片。
椰奶冻
双皮奶的进阶版本,就是椰奶冻。投进芒果以后,那种极其有力的弹动,仿佛近在眼前。
炒牛奶
在锅里完成9次旋转,加入蟹子和榄仁,这又是顺德人匠心独运的又一个典范。
高手不止讲食物,还要讲人情故事。
在3集纪录片里,还介绍了很多位藏在民间的高手,就像纪录片里一直强调的,顺德每30个人就有一个厨师,无数人都在身体力行,阐释了顺德厨师的匠人精神。
人称「奥巴顺」的曹顺文,绝活是做无骨鱼,剔尽鱼骨,2mm厚的鱼片过水即熟。
一锅无骨鱼,征服四方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的老师林潮带,在放着钉子的气球上,蒙着眼睛切土豆丝,力道和节奏没有一毫偏差。
学生王正亚在“蓑衣黄瓜”的期末考不及格,在家里苦练切黄瓜。
经营一家不足二十平米但是没有菜谱的餐馆的民间厨师牛展。
其实3集记录片里一共出现了30来位顺德人,他们的故事很平凡也很真诚,需要你自己去看。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部纪录片播出以后,甚至带动了顺德的旅游业发展,毕竟我天朝别的不多,吃货Z多。
这么优良的纪录片,这么熟悉的画风,你一定会想到《舌尖上的中国》。
《寻味顺德》确实和《舌尖》一母同胞。
导演刘硕、费牗明是舌尖团队的人,顾问是《舌尖》的导演陈晓卿。
配音李立宏,还是《舌尖》那个熟悉的浑厚嗓音,也是《琅琊榜》的梁帝。
之所以拍这部纪录片,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每一季都有顺德的戏份,每次都是不一样的食物。
于是,他们直接给顺德加戏,拍了一部《寻味顺德》,耗时一年,拍摄600小时,36000分钟素材,才有了这部150分钟的三集纪录片。
这么用心用时,给大家看几个豆瓣短评,那叫一个深得民心。
“食物A片,下辈子想做顺德人。”
非常确切,表达了本橘子君看完这个三集纪录片的真心话。
“治疗抑郁有效药方,看完真热爱生活。”
“食中有人生但不会抢戏,食中有性情,但不至矫情。”
甚至还给出了比《舌尖》还要高的美誉度。
是的,和《舌尖》不一样。
《舌尖》热爱讲故事,后期一直被诟病的也是故事大于食物,无论什么都能牵扯到家国乡土情怀。这部纪录片就很没有这么夸张,故事就是故事本身。
当然,作为食物纪录片,也要给满分。
各种高清特写镜头,你听得到油炸的声音,你看得见食物从生到熟的转变,也仿佛闻见了食物的香味,简直整个天灵盖都被打开了,这么美好的食物,真的很难不热爱生活哎。
看过好几遍了,有机会定要实地去品尝哈
哈哈哈,6号刚从顺德回来,就是去吃吃吃的,里面提到的店都排队了,煲仔饭,双皮奶,牛杂 私房菜各种
哈哈哈,6号刚从顺德回来,就是去吃吃吃的,里面提到的店都排队了,煲仔饭,双皮奶,牛杂 私房菜各种
但是讲真,有一些还是有点吃不惯,比如蛇羹和一些煲汤 我接受无能
很好的纪录片
顶贴
这个去年看了一遍,今年又看了一遍
坚守传统的人与食物值得尊敬。可惜我大武汉,在包罗万象中逐渐失去自我,美食随着老一辈的故去慢慢消失殆尽。
女飞人
看饿了...
我在减肥啊唉看的我好饿啊!
去年去顺德,时间都花在办事和赶车上了,当时也不知道顺德有好多美食,可惜了
想念顺德的双皮奶,Z好吃的,没有之一
看过几遍,好看好吃
看了一集 点了外卖,再见
以前在广东生活过,去过顺德,吃过那家有名的双皮奶。。。。。是座很宜居的小城
亚未123发表于 2017-10-08 11:17 哈哈哈,6号刚从顺德回来,就是去吃吃吃的,里面提到的店都排队了,煲仔饭,双皮奶,牛杂 私房菜各种
除了吃吃吃还有什么好玩的吗?
这个我看过,每天睡前看,自虐啊~~~~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