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险稳定性是所有保险产品中变化Z大的。所以关于医疗的续保,不仅挑战消费者的神经,也挑战着销售人员的专业。
所以解读我们非常,非常, 非常关注的【医疗险的续保】是很有必要的。
本篇内容为:
1,医疗险的续保的政策解读,
2,这些产品真的保证续保吗?
3,医疗险的续保之路。
一,保证续保的政策依据:
目前国内的医疗险都是在2006年颁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的框架下但是的产品。(十年了,据说要修订了)
第四条健康保险按照保险期限分为长期健康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
长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超过一年或者保险期间虽不超过一年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如:健享,康至惠选)
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在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如;住院宝,万元护)
健康管理办法中也对保证续保条款做了制度上的定义:
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前,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原条款和约定费率继续承保的合同。
重点来了。
保证续保是按照“原条款和约定费率”
二,这些产品保证续保吗?
我们首先来做几个产品的条款截图: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2018-3-19 19:22 上传
下载附件 (83.37 KB)
图一是太平医无忧:保险公司保留调整费率权利,不针对个人调费;停售不续保,保到80岁。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2018-3-19 19:24 上传
下载附件 (334.58 KB)
图二是条款尊享B:保险公司保留调整费率权利,不针对个人调整费率,但针对区域和群体调整费率,保到99岁。
这两个产品是保险系关于保证续保呼声Z高的,实际上参考《健康管理办法》条例,也不是真正的保证续保。
就算强大到号称“世界50强”的中国平安。在医疗险上更谨慎,直接可以根据健康状况拒保,不留一点余地。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2018-3-19 19:24 上传
下载附件 (34.77 KB)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2018-3-19 19:24 上传
下载附件 (76.25 KB)
其实从上面看到的产品解读中,发现医疗险的事实:
医疗险是很难保证续保的,Z人性的条件也是保证连续投保,保险公司保留调整费率的权利。
(砸个彩蛋:社保医疗是保证续保的吗?)
保险公司调整费用,也不是”一言堂“,因为健康管理办法中有了明确的规定:
第十六条
短期个人健康保险产品可以进行费率浮动。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动范围不超过基准费率的30%。
费率浮动是指,保险公司销售产品时,在基准费率基础上,在费率浮动范围内,针对被保险人的风险情况、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具体保险费率。
同时,调整费率也需要上报保监会审批(额,现在保监会么有了,和银监会合并为“中国银行保险监委会”)
第十七条
费率浮动的短期个人健康保险产品报送审批或者备案时,保险公司提交的申请材料中应当包含基准费率、费率浮动的办法和范围,并由精算责任人遵循审慎原则签字确认。
费率调整是保持产品稳定性的重要措施,好如央行调整准备金率控制货币流通一个道理,都是为了稳定市场。
在产品的稳定性上,不仅仅通过保险公司调整费率控制产品的稳定性,而且还有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取也是重要措施;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2018-3-19 19:26 上传
下载附件 (21.18 KB)
除了未到期准备金,还有“未决赔准备金”,保证产品的理赔能够确保给到客户。
三,医疗险的续保之路
可以预见的是:每一款现在谈论的如何完美的产品,未来一定会调整费用。
影响产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前端管控,防止不良风险的大量涌入(销售人员,产品健康告知)
2,市场认可度,也叫占有率(产品保费规模越大,准备金提取的就越多,产品赔穿的可能性就越低)
3,产品的赔付率(涉及到前端的把控,治疗中的医疗控制(必需且合理),后端的理赔查勘,疾病的变化)
既然调整费率是必然的选择,我们该如何选择医疗险。
1,口碑好的产品,体量大的产品,就是首选(马太效应)
2,关注连续投保的产品,不因”某一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历史理赔情况而单独调整该被保险人的连续投保费率“,(这句话,是不是很暖心)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2018-3-19 19:27 上传
下载附件 (39.89 KB)
3,产品的迭代更新能力,未来治疗技术,政策背景,医疗水平,疾病变化都会与现在差异巨大,而医疗是一辈子的事,也会因为健康状况不可逆产生购买门槛。
所以选好医疗险是关于一辈子,要谨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