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去库存走到十字路口:棚改,危险的信号
导读:国开行收紧棚改融资的新闻袭击了市场,这个新闻之所以牵动人心,是因为棚改是支撑这一轮房地产投资的强心剂,而房地产投资是目前中国经济为数不多的亮点。当前外部贸易战冲击下,内部经济发展前景阴云密布,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跌,消费不振,房地产投资成为提着的一口真气。
棚改货币化安置是2014-2018年这一轮楼市去库存的关键密码,是这一轮三四五线城市“涨价去库存”的刺激政策总纲。经过三年的涨价去库存,其楼市上涨造成的溢出效应已经非常显著。在房地产乱象丛生&地方ZF债务隐性膨胀的当下,修正或调整已有的棚改政策,是结构化去杠杆的要义;但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一刀切全面叫停棚改则有房地产投资断崖的风险,从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能也不现实。
6月25日,国开行的声明,翻译过来很简单——国务院发改委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2018年棚改任务580万套没有结束,CDB的使命就不会结束。所谓“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的声明,对传闻既没有say yes也没有say no。从侧面证实了政策正在发生了不同以往的调整,棚改项目的资金渠道与资金来源发生了变化,央行PSL资金投向收紧或许可预期。
从公开信息梳理,随着棚改规模从600万套下调至580万套,棚改政策也从2018年开始发生了微调——
棚改货币化安置,一方面创造了供给,一方面人造了需求,是近年来三四五线城市房价大幅推升,迅速完成去库存的重要推手。近几年中国棚改货币化安置从不到20%一路跃升至2016年的48.5%,到2017年时这一比例已经突破60%(2013、2014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率为7.9%、9.0%;而到了2015、2016年,这一比率上升至29.9%、48.5%)。
从地方样本来看,货币化安置的比例很高。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江苏22个县(市、区)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已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