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来来来,一起学习下(转自微信)

18回复 阅读 1051

中国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既能让经济快速发展又让其结构得到优化的方法。每次经济发展一减速,ZF就重回举债投资刺激增长的老路。

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

1929年10月,以纽约股市大崩盘为开端,美国进入了十年大萧条。到1933年初,美国有半数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企业破产,失业率达到破纪录的25%,领救济食品的穷人排队长度能有几个街区那么长,整个美国处于末日降临的阶段,人们看不到未来。

经济崩溃的时候,美国ZF依然奉行不干涉的自由主义经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会修复一切,ZF不应该插手。但是奇迹并没有出现,美国经济持续恶化,大萧条期间,美国股市下跌了90%以上,整个美国笼罩在绝望的阴影中,人民渐渐的不再信任自由市场这种主流经济学。

?

在这种背景下,1933年,罗斯福上任了,罗斯福全盘否定了自由市场经济学,改为实行凯恩斯主义,简单的说就是国进民退,大幅度的强化ZF的权利,扩大ZF支出,以通过大规模的公共基础建设和社会福利保障来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大税收、扩大支出,把投资的职能从私人企业家手里转移到ZF手里来摆脱大萧条的泥潭。

从1935年开始,美国所有经济指标开始触底反弹,到1939年,罗斯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美国是全球唯一的一个不通过战争就挣脱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反而大发战争财,一举成为了世界上Z发达的国家。

鉴于罗斯福的巨大功绩,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连任4届的美国总统,也是20世界美国民众Z爱戴的总统,感谢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的失效

二战之后,美国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和英法德在战争中耗尽所有力量所不同的是,美国不但没有在二战中受损,反而国力大进,一举超过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第一,黄金储备量达到了全球储量的80%,美元成为了世界货币

战后,美国继续执行凯恩斯主义,一旦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ZF就使用财政支出和货币扩张来解决,扩大总需求这一招看起来无往不胜,凯恩斯主义已经彻底的成为了主流经济学,当时的经济学家声称已经找到了经济的奥妙,理论上ZF有能力熨平一切经济波动,让世界再无经济危机。

在随后的50、60年代里,美国经济平稳而坚定的逐年上涨,美国的影响力扩大到全球各地,以至于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之为美国的黄金时期。

凯恩斯主义真的无所不能吗?简单的印货币然后扩大ZF支出就能解决一切?并不是,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句话在前一段时间响彻中国媒体,同样适用于几十年前的美国

随着美国不断的偷偷印钞票,其他盟国扛不住了,人们愿意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是基于80%的黄金储备在美国所产生的信用,但是美国这么印钞票,是在吸全世界的血来补充它自己的经济

其他西方国家也不傻,为了不被美国割羊毛,各国都不断的使用美元兑换黄金然后运回本国,美国的黄金储备急速下降,到了1971年8月,美国扛不住了,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停止用黄金来兑付美元。

从这一天开始,美元信用崩溃了,美元开始了疯狂的贬值之路,美国开始为他过去几十年里印的钞票还债了,借钱,是要还的。怎么个还法,还黄金吗?自然是还不起的,于是就只能不断的通货膨胀,从1971年开始,美国进入了恐怖的十年滞涨时期。

“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在滞胀时期,平均每3年美国就会产生一次衰退,而美国根据过去百战百胜的凯恩斯主义,不断的进行印钞+基建这个法宝来解决衰退,但是对美国经济的刺激效果越来越弱。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印刷的钞票全部转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常年高达10%以上,扩张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全部失灵,对经济的刺激接近于0。

在这一时期,为了控制物价飞涨,美国ZF多次推出物价管制,严控牛肉价格,则牛肉短缺断货,严控汽油价格,则汽油短缺断货,有时候为了加一次油,美国人需要排一天的队,严重降低了社会效率。

在滞涨时期,美国的国力大幅度衰弱,失业率常年高达10%以上,美苏力量出现了逆转,苏联在全世界开始了步步扩张,而美国只能步步防御,美国的十年滞涨时期,是苏联Z辉煌的时期。

1979年,苏联攻占阿富汗,达到了冷战时期苏联势力的巅峰时刻。

里根经济学的诞生

滞涨十年以后,美国民众彻底放弃了对凯恩斯主义的幻想,他们转而选举了一名演员做总统,这就是号称美国历史上Z帅的总统,里根

?

1980年,里根上任,里根旗下的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主义有巨大的缺陷,美国陷入滞涨的根本原因,是ZF过多的干预经济,ZF制定了过多的法规来束缚企业的手脚,制定了过高的税收降低了私企的投资欲望。ZF给予低效率行业过多的保护,使之不受外国竞争者的影响,降低了美国的生产率。里根竞选的口号是“ZF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ZF本身就是问题所在。”这一点,和凯恩斯主义完全相反。

货币刺激本身,也有巨大的问题。里根旗下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在人们具有“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也就是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凯恩斯主义货币刺激需求理论才能收到暂时的成效,一旦人们从经验中学习,把货币通胀预期调高之后,货币刺激就会失效,如果想要获得效果,就必须把超过人们预期的货币投放进市场,这会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Z终会引发恶性通胀来毁灭经济

鉴于此,里根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经济学理论,彻底否定了凯恩斯经济学,这套理论,被后人称之为里根经济学。

里根对重病缠身的美国经济开出了药方,那就是减税、放松管制和紧缩银根。里根把Z高累进税率从70%降到28%,成为美国历史上Z大规模的减税,解除了大部分市场的ZF管制措施,同时把银行存款利率疯狂的提升到20%来回收货币,遏制通胀,同时大规模发行国债,扩大ZF赤字。

这套方案抛出后,遭到了主流凯恩斯经济学家的嘲笑,媒体和公众也都不看好里根,当时有著名的经济学家断言,如果里根敢这么做,会把美国经济拖进无底深渊。

里根推行这个政策后,通胀率立竿见影的下去了,1979年美国的CPI是11.8%,而1982年仅为3.8%,但是那些经济学家说的也没错,美国经济泡沫也的确被戳破了。

1982年,美国经济极度紧缩,房地产销售面积降低了70%左右,汽车销售额也降低到了20年来的Z低点,农场主们也怨声载道。田纳西州《专业建筑商》杂志在封面上怒火万丈地刊登“通缉令”,控诉ZF“预谋并冷血残杀数百万小企业”、“劫持房产主的美国梦”。

货币紧缩是异常痛苦的,给经济带来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又是自由言论国家,当时的美国人把里根的祖坟都给骂的冒黑烟了,但是当时里根以惊人的毅力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坚持推进自己的主张和理论。拒绝再次使用“货币刺激”的慢性毒药,让美国经济从迷恋投机重回实体经济的正轨。

到了1982年底,美国经济触底回升,实体经济爆发出了惊人的经济活力,到1983年底GDP全年综合增长了6.5%,全年共增加350万个就业岗位,增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美国摆脱了滞涨的阴影并离开了紧缩的阵痛,在1984年的连任竞选中,里根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了来自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沃尔特?蒙代尔。

这个优势大到什么地步呢,里根赢得了50个州里的49个州,可怜的蒙代尔只获得了他老家明尼苏达州一个州的选举人票,制造了美国历史上Z悬殊的竞选差距,49比1。

到1988年里根卸任的时候,美国早就走出滞涨的泥潭,开启了高度增长,美国股市的35年长牛,就是从1983年开始作为起点的,8年任期后,里根的施政方针,被单独命名为里根经济学,里根本人也被评为历史上Z杰出的总统之一。

里根治下美国经济强到什么程度呢,里根任内美国开启星球大战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空中防御系统,使得核武威胁化为乌有。迫使苏联进行军备竞赛,不仅逆转了美苏之间的攻守之势,甚至直接拖垮了苏联经济,间接造成了苏联解体。而里根并不是像苏联那样狂造坦克和核武器,而是狡猾的利用星球大战计划来投资高科技研究,这些军事研究成果在苏联解体之后,直接就转为民用。互联网、芯片、卫星GPS系统,都是星球大战时期产生的雏形,原始计划都是为了军用,但是军转民后,这些高科技奠定了美国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基础。

大幅度减少ZF税收和经济管控,同时大幅度扩大ZF支出,但是并不是投资于基建,而是投资于高科技,这就是里根经济学。

里根经济学的本质,是在否定凯恩斯主义和大ZF模式,属于国退民进,是罗斯福政策的逆向操作。这说明世界经济是在不断循环的,没有哪一套经济学能通吃到底。

中国的凯恩斯临界点

中国经济走势,和美国经济走势非常的像,中国之前的高速发展,非常类似于20世界五六十年代美国的黄金时期,而08年之后的货币大放水,3年一衰退,也非常的类似于美国的十年滞涨年代。

但是这只是类似,并不完全一样,因为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经济还是有增长的,并不是纯粹的滞涨,但是随着货币放水效果的越来越弱,中国也已经达到了凯恩斯主义失效的临界点,如果不妥善处理,进入真正的滞涨指日可待,所以转为里根经济学势在必行。

中国是大ZF社会,天生就喜欢凯恩斯主义,也是Z擅长使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可以说同样的经济背景下使用凯恩斯主义中国的效率十倍于美国ZF,但是作为对应的,中国天然厌恶里根经济学。

每次经济发展一减速,中国ZF就重回举债投资刺激增长的老路,如果经济治理真的这么简单,早就天下太平了。曾经中国人是极度厌恶借钱的,储蓄是美德,从银行借钱的人被认为是疯子,很多人都认为今天自己手里的一百块,老了之后,他还是一百块。

在这种背景下,印钱放水是非常有效果的,本质上是在掠夺这些储蓄之人的钱财,但是随着十余年来的反复教育,借债度日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连县城的农民工都知道从银行借钱买房子是保存自己财富的好办法,他们不懂什么经济学,纯粹是在凭直觉。

当全民拒绝储蓄,都在举债度日,赌货币会继续通胀贬值的时候,再印钱放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经济学告诉我们,只有释放超过人们预期的货币量,才能继续制造货币幻觉,也就是通胀率必须一年比一年高才能起到持续的刺激效果,一直到人们彻底对货币丧失信心,产生类似津巴布韦那样的恶性通胀,一百万亿元的钞票可以拿来当厕纸。

中国目前已经到了这个临界点,随着10年来的3波大放水,货币对于中国经济的刺激已经越来越弱,货币幻觉的边际效应趋近于0,靠放水无脑解决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是现在中国能像里根那样直接刺破泡沫吗?能,但是不敢。如果这样做,房价必定一溃千里,把利率疯狂提升到20%意味着什么大家知道嘛,意味着那些月供2万的小伙伴们,现在需要月供7~8万左右啦,还不起月供怎么办,凉拌。。。

如今房价还没进入下行周期,各地的债务违约已经开始此起彼伏的露出苗头,一旦国之重器地产业正式步入了下行周期,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里根推行新政后,美国房地产销售额大幅下降了70%左右,地产商直接在杂志上大骂总统,美国ZF对地产商的依赖远远低于中国ZF,所以里根ZF可以冷血无情的摧毁地产业,中国不敢。

既然不敢大幅度提升利率,那么里根的三板斧,就还剩下减税和放松管制这二条路了。不想让房价崩,又想刺激经济,减税是Z佳手段。

如果不想提升利率,又不想减税,还想继续执行凯恩斯主义的话,那么中国将无可避免的进入滞涨,如果通胀率达到10%的标准,再压制10年房价不涨,房价炸弹就将被软性拆除,也就是滞涨,其实是解决房地产问题的一剂药方。

但是这么做,代价是极其巨大的,持续的放水维持通胀,是在鼓励投机,越是借钱投机的人,活的越好,而拒不减税,则无法激活实体经济的活力,整个社会会变得死气沉沉。

美国的十年滞涨,给美国带来的是巨大的痛苦和衰退,如果没有刮骨疗毒的勇气,中国也进入滞涨年代,那么代价可能比美国还要大。不减税,中国经济可能被拖进滞涨的深渊,中国用了凯恩斯主义这么多年,已经到了转向的临界点了。

央行行长易纲曾经这样说过:

中央银行的主要责任人要有反潮流的勇气和智慧,一个不被市场和公众批评的在任央行行长,是不会在历史上站得住的行长。

如今,我也这么认为,同时,我希望财政部也能这么认为,该减税了。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3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只说实话 小学三年级

都没人看,都没动力搬了

歌风大 小学一年级

好文章

风从海里来 高中一年级

好文章

只说实话 小学三年级

以后争取每个工作日搬一次

只说实话 小学三年级

很多人都想知道房价的未来走势,网上的各路专家众说纷纭,究竟谁说的话靠谱,太难分辨了。但是有一种人的看法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那就是房地产的高层领导,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的掌控者,这些人对房价的看法一定是敏锐且正确的,至少判断成功率会比普通专家强上很多,否则他们的企业早就倒闭了。

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各大房地产企业高层对于中国房价未来走势的真正看法呢,今天我来给大家深度揭秘。

看到深度揭秘,很多人会认为,是不是要放独家爆料了,有重磅小道消息?其实不是的,这些房地产高层的嘴巴都是很严的,他们就是靠这些机密信息来吃饭,怎么会到处对外说,即便他说了,你也很难判断他说的是真话还是迷雾弹。

那么我们怎么得知他们的真正想法呢?其实也不难,我们不需要关心他说了什么,我们只关心他做了什么就可以了,行动说明一切。鉴于地产企业过于庞大,调头困难,他的判断成型到行动完成的时间差会长达半年到一年,而且他的行动是无法保密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随着他的行动,来获知他对未来的房价判断。

房价上涨的时候

我们做个假设,假设你是地产商,这个时候你判断未来房价会暴涨,那么你会怎么做?你会不会赶紧把自己手头的地块开发成房子,趁着房价还没涨之前赶紧卖给购房者,然后把现金全部回笼到自己手中放银行存理财?

肯定不会啊,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借钱去买地,能借多少借多少,囤积的地越多越好,手头的地也要减缓开发,拖延上市速度,已经建成的楼盘,能不卖就不卖,毕竟能多拖一个月出手,说不定就能多卖个10%,这种行为,叫捂盘惜售。

在任意时刻,只要开发商认为他手中的房源卖便宜了,未来会上涨,他都不会痛快的卖房,辛苦开发土地不就是为了赚钱嘛,房价疯涨躺着赚钱多好。

另外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要区分真捂盘和假捂盘,有的时候开发商会虚假捂盘来烘托气氛好卖房子。怎么区分呢,也很简单,当开发商真捂盘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说,就是告诉你房源已售罄,建议你去别家看看。而假捂盘的时候,销售经理会告诉你,房价还要涨,好多人来买,所以房子马上就卖没了,赶紧买吧。

?

上图中,北京市ZF东迁消息确认前的捂盘是真捂盘,而15年峰顶的时候,开发商告诉你会涨价,还告诉你他要捂盘,让你赶紧买,这叫假捂盘,是生怕你不买。

实际上,如果要涨,他干嘛还要告知你,不收你茶水费就不错了,塞红包才会卖给你,不然就二个字,没房。

当开发商出现加速拿地、减慢售房等捂盘行为的时候,就代表他们判断房价会涨,当房价涨完之后,售楼部的小姐才会告诉你,房价还会涨让你赶紧买。。。

房价下跌的时候

如果你预测到房价会下跌,作为一个开发商,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少拿地多卖房,加快卖房速度,回笼现金到手中,捂盘是绝对不可能捂盘的,多拿一个月就可能跌10%,亏死了,早点卖掉才是正道。

此外,当房价已经暴跌的时候,开发商还会做的一件事就是保护售楼处,拒绝退房。

?

所以,当地产商出现加速售房、减少拿地等行为的时候,就代表他们预判房价会跌,而已经暴跌之后,地产商会保卫售楼处,拒绝退房。。。

高周转是什么鬼

上面二条,是过去二十年地产界的铁律,一般都是这么玩的,但是到了18年,冒出了一个新词汇,叫高周转,这是个什么鬼,代表什么含义呢。

?

所谓高周转,就是企业疯狂拿地,疯狂开发,资金周转速度特别快,快到什么程度呢,要求土地拍卖成功当日就要开工,要求设计院连夜出图,这种周转速度已经达到了人类想象极限了,我无法想象出更快的周转速率了。

?

碧桂园的高层说,项目平均摘牌到动工1.65个月,摘牌到开盘5.2个月,完全无法达到集团高周转的要求。换句话说,从土地拍卖到手当天开始计算,5.2个月就可以开盘回笼资金,这种速度居然完全无法达到高周转的要求。。。

那么碧桂园的高层希望开盘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呢,希望3个月以内开盘,4个月及格,5个月罚款。。。

?

据媒体报道,碧桂园热衷的“456”模式是指,新项目需4个月开盘、5.5个月资金回正、6个月资金再周转。原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吴建斌也曾透露,如果控制得好,从买地到资金回正,碧桂园只需半年就可周转一次。

恒大、碧桂园突然提出高周转,这代表了什么,如果他们看空房价,直接加速出清资产不就行了,等暴跌完之后,手持大量现金的自己就是爷,想吞并谁就吞并谁,为什么要提出高周转,疯狂卖房的同时疯狂拿地。

这里面有二种可能性,第一种,是这些房企高管认为房价会横盘,指望捂地等涨的套路是发不了财了,卖掉所有项目等房价暴跌吞并别人,好像也等不了,万一半年还不暴跌,自己手底下的团队吃什么,不能都闲着吧。于是在这种预期下,还能保证企业赚钱的唯一办法就是高周转,每一个项目赚一点小钱,多周转几次就能汇成大钱。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些人认为房价会跌,而自己在去年因为形势判断失误拿了太多的土地,不好意思说自己看跌房价,于是借着高周转的虚假借口,加速开发土地,然后赶紧甩卖出去回笼现金,并减缓拿地,实际上不是高周转,而是高速卖出,低速拿地,边打边撤。

但是无论哪一种可能性,都预示着这些房地产高层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房价不会涨了,否则的话他们的行动应该是低周转,捂盘惜售才是赚钱的Z快办法。

行动才能体现一个人真正想法,这些地产高层对未来房价的预判,你看清楚了吗?

————

goodluck19 小学二年级

好文要常搬

spacecave 初中一年级

我觉得至少得标注下,转自微信公众号:紫竹张先生

只说实话 小学三年级
spacecave发表于 2018-08-07 15:14 我觉得至少得标注下,转自微信公众号:紫竹张先生

避免广告嫌疑

只说实话 小学三年级

必须的

夜楼 高中二年级

减税是必然的,财政部已经逃不过这一劫,除非想毁了大家

wfnydskf 初中一年级

楼主快自首吧,争取判个无期。有的话是不能说的

甜甜的大米 初中二年级

好文章,君子之行中庸之道。

493264909 高中三年级

减税?你想多了

只说实话 小学三年级
wfnydskf发表于 2018-08-07 17:42 楼主快自首吧,争取判个无期。有的话是不能说的

转个文都如此。那还真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了。

只说实话 小学三年级
493264909发表于 2018-08-07 19:01 减税?你想多了

想多想少,我等P民我决定不了。兼听兼听

只说实话 小学三年级

不论高低,不论多空,不论泡沫与否绿皮表示:九月开局有点凉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