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价,松动了吗?
这是一个隐约有感知,又无法确认的话题。
也是武汉楼市,Z大的悬念。
今天下午,克而瑞(武汉)年中分享会,很勇敢地触碰到这个悬念。
当然,他没有也不可能给出明确答案,但很多东西,已经非常清晰。
一开始,克而瑞统计武汉2016年以来,20宗高价土地备案价。
4宗面粉价贵过面包的地块,已开2宗
9宗保本售价超过区域Z高限价,已开2宗
2宗可实现售价微盈利,已开1宗
相信大家也有感知,有一些高价地项目,备案价突破片区均价。
比如晴川府2.5万,东湖金茂府20800元,正荣紫阙台2.4万,南山十里星空对比片区限价也有突破……
这几个项目,Z终批复的备案价,都明显突破片区限价,溢价幅度在15%~30%。
虽然在开发商眼里,这样的价格,都是血亏。
理由出奇一致,我们当时拿地没有限价啊,所以都按Z高标准打造,原本准备卖34567万的,现在才批复到这么一点……
我们且不论,是否这些产品,都按顶级标准打造,我们只用知道一点,如果你品质高,就可以突破限价的话,但限价就没有丝毫意义。
所以在制定价格者眼里,品质从来不是决定价格的因素,不要拿营销语言糊弄。
但他们的价格,的确高出片区限价。
这是一个明显信号。
克而瑞的判断是,武汉对高价地块的限价,出现一定程度的“区别对待”。
悬念二:房价上涨压力大吗?
既然有区别对待,那一定也有被平开的高价地。
我们可以把关注的范围,再扩大一点。
青山地王39大街,地价9000+,备案价20500元;当代万国府,地价1.8万,房价2.7万;中南拂晓城,地价4700,房价9000。
这几个项目,其实地价也都比较高,但房价,并没有突破板块限价。
克而瑞的判断,武汉大多数楼盘,依然会被严密管控。
这个判断的潜台词是什么?
否则,就不存在严密管控。
有一个信号,大家应该关注。
每个月18号,都是国家统计局公布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的日子。
从5月开始,国内几个二线城市,房价出现跳涨。
以6月为例,济南,新房环比涨幅达到3.6%,此前一年,涨跌幅都在-0.6%至0.5% 之间;
杭州是0.6%,是连续20个月以来杭州的Z大涨幅;
相对而言,武汉环比涨幅是1.6%,不算冒头,但对比过去一年的数字,也明显变化。
我们无法确认的是,这到底说明武汉房价,事实在上调,还是统计局数据“真实度”提升?
但可以肯定的是,官方对房价变化的态度,更接近市场真相。
这可能是“限价区别对待”或者“放松”的一个政策大背景。
悬念三:博弈的结局,谁赢?
房价依然向上压力的背后,是供求关系。
克而瑞公布数据显示,武汉今年住宅供应,并没有出现如期而至的井喷。
比去年供应还低。
去年1~8月,月均供应在140万方,9月之后提升到200多万方。
那武汉的实际需求量多少?
月均200万方左右。
所以,你很容易得出结论,供应还不够。
但有意思的是,在部分项目价格松动后,6月武汉新增供应量提升到250万方。
调控的两难在于:
严格限价,价格控制住,但大量项目合法捂盘,不供应,部分板块一房难求;
放松价格,大量新增供应随时入市,价格出现变化,但缓解购房南的市场压力;
克而瑞估算,武汉有100万方住宅达到供应条件,但迟迟没有入市。
这场博弈,到底会如何结束?
悬念四:放开限价会怎样?
价格如果放松,依然严格执行限购,会出现什么状况?
分情况。
一些高价项目,销售情况,大家心知肚明,你把价格放开,哥不信低价时候别人不买,涨价反而大家都来抢。
对于中间价位项目,伪高端盘立马现原形。
目前,武汉整体库存的去化周期,依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克而瑞判断,从今年3月之后,武汉新开工面积开始重新出现提升状态,开发商拿地的热情,也比去年底更高,按此趋势发展,市场库存去化周期达到8~10个月,市场供需平衡,需要20个月。
悬念五:一二手倒挂何时破?
一二手倒挂,是大家很关注的,也是大家一窝蜂买新房的本质原因。
倒挂幅度有多大?
部分区域达到30%以上。
今年比较特殊的是,因为新房供应不足,武汉2手房成交上涨很快。
武汉的二手房,从没有如此辉煌过,正在加入进入“二手房时代”。
既然有倒挂,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买二手房?
但在关山,白沙洲,以新房为主的市场,倒挂不明显;
如果延续克而瑞的统计,哥认为,一二手倒挂,会逐渐消失。
理由如下:
新房毛坯限价,导致装修费用,积聚主要矛盾,而这种转嫁成本方式的弊端,在成都等城市,已经全面爆发,武汉不可能无动于衷。
如果延续这种势头,开始着手研究更公开的低价与房价联系机制,限价会逐步调整。
而限价调整,带来新房入市规模提高,会引导出现二手房一定程度降价,两者价格差,开始抹平。
本帖Z后由 宝马69 于 2018-8-9 21:26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