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真心希望新城能够发展起来,成为武汉经济新引擎,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
其次:我们讨论的是时间跨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范围内,毕竟历史巨轮滚滚向前,更长远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现状:不论ZF层面还是民间层面,新城的曝光率越来越低,说明至少重视度在下降。
原因思考:1,在长江新城提出来时,除新城范围内的居民兴奋外,大部分武汉人都持严重怀疑态度,查查陈主事的履历,进行宏大叙事,一贯是其拿手好戏,更何况大家心知肚明他毕竟是匆匆过客,政策的连贯性基本没有可能。
2,另外,武汉的商务区、开发区等已经点状开花,有多少精力发展这个没有明显优势的地方,值得思考。新城地理上没有什么优势,除了拆迁便利外,区位一般。关键是没有核心产业能够支撑一个新城的崛起。
3,新区想短时间大发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政策和钱,国家给点政策还有点可能,但是想找国家要钱,我猜肯定很难,毕竟有个国家的千年工程在那里,哪里顾得上区区地方的百年工程。
剩下的路只能是自己发展,但武汉市本身不可能有很多钱投入,毕竟市政工程太多,用钱的地方太多,省里就更不用提。那只有自己拉投资,这条路很难。可以参照的是,东湖高新,在相对好的政策和较大投入的情况下,发展了三十多年,才发展成现在的样子,更有卖地财政支持,单从风貌看,也只有关山大道能勉强看一看。所以,新城很难。
4,除了客观原因,后继主事也不可能有主观动力继续这个工程,除新城本身没有优势外,功利角度使后来者没有任何积极性,做好了,为他人做嫁衣裳,印证别人决策英明。做不好,花了钱还被别人嘲笑甚至追责,英明决策被庸人耽误。所以从理性角度,也只能任其慢慢火灭汤凉。
5,资本也是势利的,想当初,陈主事在位,浙江的朋友们纷纷过来新城捧场,人一走,陈主事高就,基本没啥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