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武昌后长街竟藏着一间泥炉博物馆,百余件泥炉点亮“家”的温暖记忆!

7回复 阅读 3228

武昌解放路,商贾云集之地,旧称长街,总是这样车水马龙,人群熙攘。11月一个风雨天,我们从一条巷子深入,走进后长街33号,发现了这座隐于闹市的院落。更没想到的是,这里竟藏着一间泥炉博物馆


由于年代久远,老泥炉铁炉仅保留20余个,新制作的各式炉胆却有200余个,跨越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各式泥炉百余件。



在武汉人记忆中,日常煨汤、蒸肉,搬新家、过大年,冬天取暖、烘干衣物……曾经,生活中处处少不了泥炉。随着便捷的天然灶、各种智能家电的出现,这个老物件渐渐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被人遗忘……


所以,这一瞬间,你立刻就能拾起那许多旧时的碎片,点亮关于“家”的温暖记忆。


0:00

/ 3:40

▲得意生活视频组拍摄制作


老俩口做一辈子泥炉

温暖武汉人家40多年



这个私人博物馆的主人是86岁的胡玉华老人,她跟老伴叶国铭在后长街生活了60多年,老俩口做了半世纪的炉子,几乎也是当时武汉唯一开厂做泥炉的


▲今年86岁的胡玉华老人,谈起往事,精神矍铄


你不一定知道他们的名字,不一定听过他们的故事,但你父母或是你祖辈家里,一定用过他们做的泥炉


▲子女们在老厂房里搭建起了简易的泥炉博物馆


1953年,年轻的叶国铭原本打算去湖南学车床,在火车上偶然碰到一位在广西做炉子的湖南人谭师傅回乡。闲聊中得知,谭师傅原本打算在武汉做泥炉售卖,但是人生地不熟,场地、资金都成问题。


叶国铭听了很感兴趣,觉得炉子是个谋生的好出路,两人一拍即合,便在西大街合起伙来做泥炉。


▲年轻时的叶国铭、胡玉华夫妇

 

1956年,因武汉长江大桥建设需要,蛇山脚下西山坡土地被征用,谭师傅退了伙,做炉子的重担全落在叶国铭夫妇身上。


他们辗转搬到后长街33号,在这座200多平方的院子里继续开泥炉厂现在这处泥炉博物馆,就设在当年叶国铭夫妇生产炉子的二层厂房里。


武昌泥炉博物馆里,陈列着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各式泥炉


从选土取土,到晒干碾碎浸泡;从人工搅拌,到用模具翻制出毛坯炉;从用粗糠在土窑烧制四天三夜,到手工制作内胆、用铁丝打箍做提手……筑炉多达十几道工序


▲曾经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如今已难觅踪迹


由于泥炉制作工序复杂,纯手工完成,没有人愿意吃这份苦,更谈不上收徒弟和招工。


叶国铭夫妇全部亲力亲为,泥土如何配料,烧窑过程如何保证炉子不炸不裂,如何改良换代……他们不断摸索经验


▲改良后的节煤炉曾获得国家专利


上世纪6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从煤球、煤饼改烧蜂窝煤,叶国铭也适时推出新型的“红泥蜂窝煤炉”。


后来城市里的黄泥土越来越难取,生产泥炉子已不现实,他想到用油漆桶改制“铁皮炉”,轻便易携带。


他还琢磨出在炉胆与铁皮之间填充珍珠粉等保温材料,并在炉门上想到二次进风的办法,这种炉子一面市就受到市民的欢迎


                                                 ▲老照片·全家福


老人的三儿子叶先勇介绍说:“我母亲19岁成家,21岁开始和各种泥巴打交道。听她说怀我的时候,快到三医院临产了还在做炉子。夜晚突然下大雨,父母起夜救炉子,也是常有的事。”

 

质量好、方便实用,又是生活所需,即使经历“公私合营”等各个时期,叶国铭夫妇做的炉子依然存活下来,卖得很俏


胡玉华回忆:“那时候一年做一两万个炉子,每年阴历二十七,我们家没有一个库存,都卖光了。过年买个新炉子,红红火火嘛!”


▲厂房前,叶国铭和街坊们一起听戏


靠着这门精巧的手艺和匠人精神,叶国铭夫妇不仅养活了一大家人,而且十分受人尊敬


▲年迈的叶国铭夫妇继续发挥余热


改革开放后,年过六旬的叶国铭本可以退休享清福,但他选择第四次创业,直到年事已高做不动了,烧煤炉的人也不多了,才放下操劳了半辈子的。2008年去世。

 

百余件泥炉

见证历史, 传承工匠精神


近年来,儿女们整理叶老生前的物件,勾起了母亲胡玉华的思绪,老人便叫他们买来观音土,没事捏点小白泥炉把玩


胡老太太断断续续估计做了300个左右,有的被亲朋好友要走,现保留在博物馆里大大小小不同年代、不同品种的泥炉有100多个。


▲胡老太太手工捏制的小白泥炉,勾起几代人回忆


“原先土不够,我只敢捏些小的泥炉,后来我女儿在网上从江西景德镇买来泥巴,我才敢捏些大的,越做越多……”胡老太太谈起泥炉,精神矍铄,爱不释手


▲小小泥炉讲究多,门道多


亲戚朋友、老街坊看到之后很是惊叹:这不就是我当年用过的宝贝吗?真是亲切啊。儿孙们看稀奇看古怪,纷纷拜求。

 

今年春节,逢父亲去世十周年之际,儿女们把家中保存至今的泥炉归整了一番,在老厂房里清理出60多平方米的地方,张罗起了泥炉博物馆,起名“武昌泥炉博物馆”。



叶先勇说,现在回想起来,确实不容易,老人做了一辈子的炉子我们五兄妹离家早,手艺完全失传了。


博物馆将当年不同年代生产工具、不同年代的老炉子抢救性集中展示出来。汉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一种怀旧的情怀




和蔼的胡老太太牵住我们的手,将她和老伴半辈子的辛劳娓娓道来,虽然打趣地说是“自讨苦吃”,但却并不后悔。


“现在年轻人也不会吃这个苦了,希望能教育子女后代,要有工匠精神,学会坚持,不要怕吃苦。”


本帖Z后由 嗨遍武汉小分队 于 2018-11-13 19:49 编辑

标签

工匠精神 家的记忆 泥炉博物馆 武昌 隐于闹市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3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薄皮小西瓜 超级意粉

咩咩杨杨 小学四年级
兔纸先森发表于 2018-11-13 19:49

工匠精神

苕小婕 得意号

重度躁郁症患者别惹我 初中一年级

可爱

我是小正经 大学四年级

辛黎^_^ 初中三年级

武汉中医育儿 小学六年级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