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华为男高杠杆炒房后,4套房已全部出清!最近看到的最精彩的一篇文章……

9回复 阅读 3564

真的是Z近看到的Z精彩的一篇文章,有实例、有分析、有理论基础。比论坛里你们那些无理唱多、看空的实在的多!

全文较长,有心者慢读!

Z近在华为专属的一个网站,看到一位华为员工匿名发表的帖子,感觉很有意义,因为是匿名,联系不上对方,所以只能先自作主张复制过来发表,如有侵权,请联系。

以下是帖子全文:

07年毕业,08年7折利率时,在帝都用家人赞助的首付买了首套房,中途加入我司外派,房租抵扣房贷还有些剩余;

14年底用几年外派的补助和积蓄还清首套贷款后,加了杠杆深圳买了二套,这次压力很大,每个月的工资、补助、房租收入扣掉自己花的,刚刚够还贷款;首付多借的部分(亲戚,给利息)只能用奖金和分红还了;中途因为要我提前还钱和亲戚还造成了些不愉快;

这里提醒,非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和亲戚发生借债关系,比如我这次,虽然签了欠条约定了利息和还款时间,但是没办法,只能中途再去高额拆借解除借条;

15年底,帝都深圳基本又翻番了,全国各大二线省会也都开始了抢房和涨价,和老爸老妈激烈的争执了一次,把帝都和爸妈在老家的房子抵押了,在家乡附近的某号称徽京的地方抢了两套;

感谢公司在15、16、17连着调工资,加上开始的货币化住房补贴,勉强维持着;所有的花销都来自年终奖和分红,每天Z大的乐趣就是看着房子又涨了多少。

16年底深圳房子交房,17年后面的两套也交房了,毛坯直接租出去,多了的房租大大缓解了现金流;

17年底老爸老妈实在受不了我大龄青年的现状及亲戚们的“关心”,在他们的念叨下我回国了。

回国后租住在荔枝苑,18年面临要开始还抵押贷款。爸妈嘴上不说,可明显能感觉到他们的焦虑,毕竟账面上的钱不直接体现,手里的现金流和我的东拆细借更让他们焦虑;

回国后因为担心房子,真的担心,每天无时无刻的都在担心自己的纸面财富;开始学习经济金融的一些常识,越学习越焦虑,给我的感觉是隐藏的雷很大。

18年深圳7,31(调控升级)之后,更加害怕,加上年底要开始还抵押贷款本金,手里现金并不够;开始尝试挂牌,并没有人来看,更加烦躁;

爹妈再次和我深谈,老两口对我现在的状态很担忧,明白的告诉我现在的我已经只有对钱、房子的狂热,已经没有丝毫的30多岁人该有的成熟稳重,也没有对亲人对生活的关注,工作也不投入(这点很明显,工作已经快三年没有任何提升了,仅仅是把本职做好);

加上Z近自己对经济学的一些浅显判断,历时4个月,比Z初挂牌降价了15%,帝都的有学位,仅是从实收到承担税费;深圳的降了10%实收;老家的降了15%实收;出清了手里房产,还清了贷款;

每一次办事大厅办完手续后,都明显感觉到一种,买卖双方心里暗自互道傻X的诡异状态;

自我评估,我这人唯一算是优点,但可能也是弱点的地方,就是赌性重,决断快;我Z欣赏的也是纳尔逊打出Z字旗的那一刻。

这一次,对于中国经济怎么样,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我个人被周金涛康波理论说服了,并且深信不疑。这次我就赌我们会忍痛出清。

Z近一个月的状态非常好,看着银行卡快速跳动,有一种虚幻的不真实,对领导也不虚了,工作效率反而更高了。后续谁知道呢,我赌房价一定会跌,债务一定会出清;我现在就等,等几个银行和保险的蓝筹(也包括万科)跌到心理预期买入,然后一辈子持有拿分红;工商银行,应该也会大而不倒吧,如果他也倒了,我认赌服输。

具 体 分 析

华为这哥们买房时机还是踩的很准,第一套,08年金融危机时,7折利率,可以说是在Z低谷抄到了北京的底部;

第二套,2014年底,那正是深圳房价准备起飞之前,Z后的购房良机,整个14年下半年樱桃都在朋友圈大喊抄底,只可惜没多少人听;

2015年底,他在南京又抢了两套,这个节奏也踩的很准,当年深圳、上海Z先暴涨,但二线城市反应滞后,涨的还不算多,真正暴涨是2016年。

这四套房子的收益都很高,08年的不知道翻了几倍,后面三套至少都翻倍了,但2015年底做的两套房抵押贷款,估计是3年后还本金,现在银行收紧信贷,严查资金流入楼市,到期如果不给你借新还旧就很麻烦。

在高杠杆资金压力下,加上政策调控带来的市场下行趋势,以及凭着他对经济周期的粗浅判断,开始让他下定决心卖房,房价涨再多不兑现终究是纸面财富,只有落袋为安,才是属于你的真金白银。

深圳房子其实可以不卖,毕竟要一套自住,当然全部卖掉,手里有钱,后面还有机会再买回来。

房地产市场周期其实不难判断,只要乖乖跟着政策走,就不会出大错。

华为哥哥深信不疑的金涛康波周期理论,在他2016年底去世后,特别流行。

金涛曾经在2007年精准判断2008年将发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波周期)衰退一次冲击,就是次贷危机。2014年10月份,他发表报告认为2015年二季度发生二次冲击,二季度之后股市果然暴跌,人民币贬值。

他根据康波周期判断,2017年中期,三季度之后,中国和美国的资产价格将全线回落,2019年出现Z终低点

一个康波周期大概60年,也就是人的一生大概会经历一个康波周期,所对应4个波段:

①繁荣期(10年):新技术不断被开发利用,经济快速发展;

②衰退期(10年):经历牛市以及对经济的回落;

③萧条期(10年):经济发展进入严重低迷期;

④回升期(20年):孕育着新技术的创新。

目前,全球市场已经经历了4个完整的康波周期,现在正处于第5个康波周期中衰退期的末端。其中,2018~2019年正处在萧条—回升的一个关键节点。

当然有些判断,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比如他当时判断大宗商品在2016-2018会出现一次超跌反弹。

但结果并没有,反而走出了震荡向下的熊市行情。

另外他对房地产的判断也有失误的地方,他认为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周期的高点,后面价格会下跌,房子应该卖出而不是买入。结果2015年房子意外的好卖,2016年价格暴涨,但他依然认为这只是碧浪反弹,三四线不涨,就不是一轮牛市,2017年上半年会结束反弹,房子如果不是自住应该在一年之内卖掉。

2016年暴涨后给出卖出意见时那倒是可取。如果真是在2014年听了他的建议选择卖出而不是买入,那你会损失惨重,特别是一线城市很难再上车。

因为2014年之后的这一轮房地产反弹确实是大牛市,按照正常的市场来说,中国的城镇化没有结束,本身也是有很多刚需要买房,特别是前面几年的调控,有很多刚需一直在观望,累积了太多需求,形成堰塞湖,2015年调控放松后,瞬间又涌入市场,造成恐慌性购房。特别是货币化棚改,人为催生了很多需求,更加助涨了房价。

金涛认为,房地产周期20年轮回一次,一个人当中可以碰到两次房地产周期,因为人这一辈子会有两次买房,第一次是结婚的时候,平均27岁,第二次置业,改善性需求是42岁左右。一个人的消费Z高峰出现在46岁,之后往下走,逐渐由房子这些变成医疗养老。

实际上,我们的第一次置业和第二次置业根本隔不了20年,很多人五年就换房了,2015年这一波置业潮,主要是80后改善型需求为主,两房换三房,三房换四房,而且很多是换学位房。

但周金涛的很多判断,确实是非常精准,所以也导致民间很多人神话他了。

当然,没有人是神仙,能对所有的东西都预测准确,包括周金涛也一样,他有预测对的,也有预测错的。

2019年是否会是周金涛所说的,资产价格(包括房地产)的Z低点

对一线城市来说,有可能是低点,对二线城市来说,有的可能是,有的不是,节奏不同,但对三四线城市来说,绝对不是Z低点,后面还有更低的。

但我不想现在闭着眼睛做预测,因为需要一些信号,比如政策,银行信贷,库存等方面的变化,这些需要紧跟市场。

本帖Z后由 无心之谈 于 2019-01-02 19:24 编辑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5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卢克1894 初中一年级

牛逼,开挂的人生,值得人深思和学习

hsh520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qwer123ww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骄文 初中一年级

我也想多买房子啊 可是实力它不允许啊

奋斗还有意义吗 大学一年级

够果断,人才

tjx 初中一年级

牛人,那啥时候再买入合适呢?

hovin 小学二年级

是不是两三千万在手上呢

注销用户1626178896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