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壹仁堂养生,今天和大家分享有关于春季养生之寒食节的话题,寒食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冬至后的105天,也就是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过寒食节,也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的前两天过寒食节,叫小寒食。
第一:寒食节的起源是在远古时期,人类对火有一种特别的敬畏!
寒食节的起源是在远古时期,人类对火有一种特别的敬畏。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火,而火又同时会给人们带来一些灾难,所以每到春天的时候,各家祭祀用的火都要熄灭一次,然后再燃起新火,称为改火,在改火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这种熄灭火和改火的中间的一天,就成了后来禁火禁烟的节,成为一个祭祀的节日。祭祀用的这些牺牲,就是牛羊猪等,还有一些其他的食品,作为祭祀的供品摆在那里,一般都是熟食,但是都放凉了。当然,所祭祀的神不可能去吃这些食物,在祭祀活动结束以后,人们分而食之,所以这就变成了吃寒食和冷食的起源。人们经常说“慎终追远”,人们在吃这些寒食、不动烟火的时候,怀念、追忆自己逝去的先人和祖先。一般说来人在吃寒食的时候,心情也有些悲凉,杜甫在诗中写道:“残杯与冷炙,处处皆悲辛。”正好印证了这种心情。
炒熟的菜,变得好消化,节省了人的很多元气
一年365天,中国人的习惯只是在这么一两天吃寒食,其他的时间都是吃热食。大家都知道,人类区别于动物的Z大一个特点就是人类知道火,知道用火。中国人的烹饪把火用到了极致,根据食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烹饪方法。我们中国的汉字里边都保留了很多用火的特点,带火字边的汉字都与用火有关,比如我们说的烧、烤、炙、炮,不同的字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说我们说的炙,它上面是一个肉字,底下是个火字,就是把肉放在火上利用火苗和火的辐射去把东西弄熟了;所谓炮就是把食物包裹起来隔火去把它做熟。
人们用火以后,把不好消化的食物变得好消化,节省了人的很多元气。你想,如果把一个生冷的东西放到自己热乎乎的胃里,就得先把它温热了,然后再把它磨碎,再送到小肠里面去消化。而把东西做熟了以后,就节省了自己的元气。节省下来的元气就可以充分利用去发展和增强人的智慧。
那大概有人要问了:我们平常是不是不能吃凉菜,或者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呢?大家记住,如果不喝酒的话,在古代一般人不吃凉菜。可是现代喝着冷饮就着凉菜吃的人比比皆是。我们也会吃生鱼片或吃一些生食,这是因为鱼肉比较鲜美、比较嫩,做熟了以后就破坏了它鲜美的味道,但是吃这种菜的时候,我们一般都用一些很热性的作料配合一起吃,比如说芥末、紫苏和生姜,或者是大根(也就是萝卜丝)去反佐它。否则的话,光吃生鱼片,会导致消化不良,有些人甚至还会出现“上吐下泻”,还有人会出现一些过敏,身上起荨麻疹,这就是我们说的为什么建议大家要吃熟食、吃热食的原因。
第四:食用长期低温保存的食品对人体伤害很大,天天促进自己产生悲凉的心情!
现在家家都有冰箱,但是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冰箱里边放了什么?一般的家庭都是放剩菜剩饭。有的人工作很忙,一下放一周的蔬菜或熟食或其他的食材。懒惰的人需要冰箱,冰镇饮料、啤酒,低温保存食品。但是大家要注意,食用长期低温保存的食品对人体伤害很大,有了冰箱,等于人们天天在过寒食节,天天促进自己产生悲凉的心情。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少吃剩菜剩饭,多吃新鲜食品,现吃现做、热热乎乎Z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