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请远离那些津津乐道房价崩盘的人——转自米筐老A

75回复 阅读 3323

远离戾气、远离抱怨、拥抱现实……要想物质上脱离贫穷,先得有个富人思维

1推到重来


每当房价横盘或稍有下跌,楼市要崩盘的论调总会呼啸而来:


房价这么高,早该崩盘了。

就赚这点工资,哪撑得起高房价

香港崩过/美国崩过/日本现在还没起来,凭啥中国房价不会崩?


想到房价要崩盘,心理油然而生一种“自己预测神准”的满足感和因没买房不会爆仓、没有损失的怡然自得,同时又表现出对有房者怨恨报复实现后的痛快淋漓:


爆仓一批炒房客,就没这么多人炒房了。

亏死这些投机的人,社会就不会这么浮躁了。

房价崩盘后,大家才会安心工作、做实业。


在这些人的观念里,世界是非黑即白、爱憎分明的,他们喜欢用线性思维、而不是系统思维去看待万事万物。


房价让消费萎靡、实体不振,在无限挤压实体经济;

普通人买不起大城市的高价房子,都是ZF不作为;

房价这么高,当然离不开炒房客炒高的“功劳”;

房价这么高,怎么会不崩盘呢?只有崩盘暴跌后普通人才能买得起房……


反正收入低/房价高/买不起房都是外界的原因、别人的原因,跟他自己没有半点关系——他是无辜者、他是受害着。


这类人对高房价、对房产投资人、对ZF、对经济制度有着发自内心的痛恨,所以特别的期盼房价崩盘一回、甚至整个社会Z好推倒重来再一次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屁股决定脑袋。


这些人怨恨什么呢?其实是怨恨自己早些年没有在大城市里买多套房。


如果房价暴跌,他们就可以抄底买房了。

如果房价暴跌,他们就可以捡漏赚钱了。

如果房价暴跌,他们就可以逆袭翻身了。


可如果房价一旦暴跌,他们就会买房吗?不会!他们会说:你看你看,我说房价要暴跌吧?你看我预测的多准!


那他们什么时候会买房呢?什么时候都不会。


他们心里总想着白得一套房,或者ZF免费送他一套房,再不济就是三五万、十万八万的买下一套鹤岗那种价格的房子,一旦房子到自己名下时,立场马上转向、恨不得房价若火箭般冲天而上。


一定程度上说,这类人就是生活中的Loser。他们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更多的是抱怨、怨恨、甚至充满着戾气,他们现在没有心仪的房子或者没有自信将来自己也能赚到足够的钱买到好房子,所以就特别渴望房价崩盘——自己没有,别人也不应该拥有;自己贫穷,别人也不应该富有;自己没钱,别人也不应该赚钱。


他们甚至希望社会推倒重来、重新洗牌,好分一杯羹。可问题是,即使社会财富重新再分配一次,凭什么就轮到他们呢?


2恶性循环


其实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就此屈服投降、放弃抵抗,没有一点改变自己的冲动和行动,甚至开始不停的抱怨社会、埋怨他人……并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贫穷——不思改变——没有行动——缺乏致富的机会——埋怨社会不公——更加贫穷——更不想改变——更不愿心动——致富的机会更加渺茫——对社会更加不满……


在这种向下的正反馈循环中越陷越深、甚至难以自拔,直至心态变坏,纯粹为了反对而反对、就是对着跟人干。放在买房这事上,就是自己不抄底、当然也不买房,但是也不希望别人抄底成功,反正别人赚钱他就不爽。


与此同时,又幻想着一夜暴富、天上飞来横运正好撞着他,世上所有的便宜都恰巧被他一人全占上。彷佛自己是世界上Z聪明的人,看透世事、洞悉一切,其他人要么蠢笨、要么身在山中云里雾里看不清门道。


其实这类人才是缺乏智慧、囿于自己的狭窄视野而没有格局的人。


房价崩盘可以,但这背后的巨额成本谁来承担?房价下跌有房一族成为负资产者,银行的资产抵押物价值就会不足,货币的信用创造功能就会削弱,进而影响到资金的供给、造成流动性枯竭(也就是市场中没钱了),之后就是金融系统性风险,再往下发展就是各种危机,Z后会伤及大量无辜的普通人。


所以,任何一个ZF都会极力避免这种糟糕情况的发生,更何况在威权体制的国家——房价暴跌重挫,只能成为某些人的一厢情愿。


社会是各方利益的角斗场,高房价是各方利益重复、多次博弈后的纳什均衡状态——任何一方都很难改变现状,改变现状必将损害其中一方的利益、它不得不极力阻止。


有房者当然希望房价越涨越高,可无房者肯定不愿意;

无房者当然希望房价暴跌下降,自己可以买房上车,可有房者肯定不愿意;

开发商希望供应大量低价土地,可土地牵涉到地方ZF的收入、自然一百个不愿意;

ZF当然希望卖高土地价格,好筹集到更多市政(地铁/桥梁/公园等)发展资金,将来的购房者同样不愿意……


博弈的结果是什么?维持现状——现有的土地价格、现有的房产价格、现有的金融政策、现有的调控手段。


穷人想变的物质上富有,首先得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Z起码先变成思维上的富人,格局更大、视野更宽。当然这样很难,更可行的办法是停止抱怨、放弃幻想、抛弃“看别人笑话”的心理,去踏踏实实的做事,从自己的工作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变做起。


一句话,就是要勇于拥抱现实


3拥抱现实


大城市里的高房价、高消费、高压力、高竞争……现实就在那里,不会因某些人的吐槽抱怨有所减少,也不会因某些人的欢呼推崇而有所增加。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勇于接受现实、直面现实、并积极拥抱现实,奋力突破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安然妥协的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


如果不满意现状和当下的个人处境,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毫无收益、甚至还有害的牢骚和抱怨中,不如踏下心来慢慢的改变自己、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就会离自己的目标一步接一步的靠近。


牢骚容易、空谈容易、洋洋洒洒上万字文字写起来也容易……难的是亲自做,在亲自做的过程中才会发现事情的错综复杂、远非自己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不管是接盘高价房自住成为房奴,还是动用六个钱包、甚至周边亲友的储蓄去房产投资,本身都是在脚踏实地的实践、是在做事尝试,凭这一点就值得鼓励。


自己站在一边从不参与、而只是袖手旁观,若别人成功了则会冷嘲热讽、展现出一幅羡慕嫉妒恨的酸葡萄心理,若别人失败了却会幸灾乐祸、甚至不惜落井下石,这类人难免让大家讨厌。看似别人成功赚钱,实则承担了巨大风险,理所当然。哪怕结果惨败,也是亲自尝试后的心甘情愿,内心无憾。


所以,请尽早远离那些整日津津乐道房价崩盘的人。


你成功,他没有掌声,反而冷嘲热讽。

你失败,他没有安慰,反而幸灾乐祸。


其实,现在社会价值多元、人各有志。有人追求物质上的富饶,有人追求精神的享受;有人追逐权力、财富和欲望,有人甘于贫穷、希望内心安宁。


这只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也就没有对错。但是,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为这种选择带来的后果负责……或穷,安贫乐道、怡然自得;或富,劳累拼搏、甘苦自受。


人不能既要……又要……还要……还是要有些知足的。


回顾这些年,因买房而赚钱的人,哪一个不是当初披荆斩棘的筹钱,用真金白银的行动投下对这个国家、这座城市信任的一票,而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哪一个不是呢?!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3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小怪兽的奥特曼 硕士一年级

欢迎空军们对号入座

加乐比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map事 大学二年级

报名入座

map事 大学二年级

楼主是文科生吧?写的这么文采飞扬,看的我是热血澎湃,我要为国接盘。

lee0409 高中二年级

楼主买的华发还是御玺?预测哪个好些咧

仙道 博士后

马云来报道,大房子多得是,不过房产占个人资产就一丁点而已

小怪兽的奥特曼 硕士一年级
map事发表于 2019-06-19 08:14 楼主是文科生吧?写的这么文采飞扬,看的我是热血澎湃,我要为国接盘。

不是我写的

map事 大学二年级

加不动的居民杠杆!抑制房地产投资!房价还会涨吗?---转自米匡投资

 1、高层发声

  昨天,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圆满谢幕,虽然主题是“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整个论坛的焦点都在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身上。

  郭主席在演讲中表示,必须要正视一些地方房地产金融化的问题。

  我帮大家归纳总结一下郭主席讲话的要点:

  

  1.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住户(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急速攀升,相当大比例居民家庭负债率达到难以持续的水平;

  

  2.更严重的是全社会的新增储蓄资源一半左右都投入到房地产领域,一些房地产企业融资过度挤占了信贷资源,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助长了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

  

  3.当买房子只用于投资和投机却并不出租时(针对空置房),就是一堆闲置的水泥、钢筋和砖头。房住不炒,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经济繁荣的国家和地区,Z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凡是靠投资投机房地产理财的居民和企业,Z终都会发现其实都很不划算。

  

  郭主席的讲话很接地气,总结一下就一句话,居民杠杆太高了,不能让信贷这么大规模的进房地产了,未来空置房要严厉打击。

  2、再议居民杠杆

  这已经不是郭主席第一次提居民杠杆了,在去年的两会“部长通道”媒体见面会上,郭主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就特别强调,除了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需要降低外,居民部门杠杆率也是风险的来源之一,需要降低。

  作为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主席是中国银行的大班长,所以我们要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去年年初郭主席在提居民杠杆有风险,当时热的不行的全民买房没过多久就迅速降温。而今年再次提及大比例居民杠杆难以持续,这就要引起我们百分一万的关注了。

  大家都知道,国家的“三去一降一补“从2015年年底到现在已经推进了三年半了。

  总的来说,国家去杠杆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全局的风险得到了一定非常大的遏制。

  但是去杠杆过程中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结构性的问题。

  什么是结构性问题呢,就是从全局来讲,不是每个部门杠杆率都高,而是某些个部门的杠杆率高。而某些个部门里,也是继续出现结构性的,一些子部门高,一些子部门不高。

  这里面Z突出的就是居民住户部门,并且每次都还跟房地产都有关!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家庭部门高杠杆,低收入的家庭负债快速增长所导致。

  这几年,我们的国有企业利润明显改善,带动整个企业杠杆率走低。

  而Z大的问题就在房子上,因为房子导致居民住户部门杠杆率飙升。

  3、房子和居民住户部门杠杆

  这两年房地产企业的负债对GDP的比例在持续上升,但是你一看企业的财务报表,房企的杠杆率却是下降的。原因也很简单,土地贵了,房企的土地存活值钱了。

  这土地越来越值钱,那就掩盖了很多的问题。房企也觉得自己活得还不赖。

  那就你好我好他也好么?

  不可能!房企好的基础是建立在居民部门高速扩张的债务之上的。

  就像郭主席所讲,中国的居民债务(住户部门的杠杆率)虽然横向和其他国家比,还不算高,但是上升的速度太快了。

  从下图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三年,杠杆率唯一攀升的部门只有居民部门!

  

  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我刚才讲的结构方面。因为居民他加杠杆不是大家一块儿平均的加的。

  富人本来钱就多,不需要加杠杆,居民加杠杆的其实都是刚晋升的中产阶级或者低收入群体。

  比如年轻人买房子,按揭贷款;追求消费攀比,刷刷信用卡分期等你等。这种结构性问题带来的问题就是郭主席口中的风险。

  4、房价还会不会涨?

  大面上,房价能不能全面涨?取决于居民杠杆空间。而居民杠杆空间能否继续超负荷攀升,其实取决于居民的收入。

  比如香港过去每一次房产上升周期之后的大幅回调,你看他杠杆率也很高,很多家庭资不抵债,但是人们有稳定的工作,可以继续还本付息,不出现违约,为下一轮房价周期回暖做支撑。

  所以我上次说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就业率。

  这个话题实在不敢展开讲,大家自己琢磨吧。

  这个东西要是保不住,房地产未来的行情就像2017年的股市一样,50/3000行情。

  所以居民杠杆这个问题,要把债务和可支配收入结合到一起看。

  你要搞明白居民内部是什么样子?

  哪些人群的杠杆率增加了,哪些被平均了,哪些人违约风险大。

  现在央行支付宝腾讯的大数据把每个人交没交水电费都摸得一清二楚,再加上百行征信都搞了一年多了,这点问题,还是差不多能解决的。

  所以,从当局的角度来看,以后居民加杠杆,那就只是富人的事儿了,普通(qiong)人未来想加杠杆会很难。人家银行不跟你玩了。

  人家不跟你玩儿了,不跟你玩儿了,不跟你玩了,知道么?!

map事 大学二年级

加不动的居民杠杆!抑制房地产投资!房价还会涨吗? ---米匡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HS7OQC80519DKT1.html

map事 大学二年级

这些自媒体、公众号和我朝某些专家都是一样的,说话两头堵,反正都是他对,没有一分钱营养。

武汉房神 硕士一年级
加乐比

你这话不也是看空?我只期望武汉均价2年内跌到1万5 你觉得有可能不

武汉房神 硕士一年级
map事

他看涨 让他买 Z好把交易打款凭证和房产证拿出来谢了

Kidd 硕士三年级

还是那句老话,不要听穷人给你的建议。。

专用majia 硕士一年级

多方大旗由小怪兽扛起

map事 大学二年级

这篇文章我已拿去激励股民,谢谢

http://www.deyi.com/thread-15442294-1-1.html

wuhan986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map事 大学二年级
Kidd发表于 2019-06-19 08:34 还是那句老话,不要听穷人给你的建议。。

现在空军的组成变了,你们认知要改变,空军很多是卖了房有大把钱的人了。

专用majia 硕士一年级
map事发表于 2019-06-19 08:49 现在空军的组成变了,你们认知要改变,空军很多是卖了房有大把钱的人了。

他在墙头观望,想卖了再买,但是卖不了也就买不了

shdc04 博士后
map事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卖了房手头拿着大把的钱不去享受生活,在这里唱空,那是为了什么呢?Z近好像好久没见首富出来冒泡了~

查看更多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