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2日 周六
家里洗漱用品用完了,打算出去买。
武汉疫情Z新政策,三天出门一次,1户1人,办证通行。
我提前10天就在物业办好了,今天第一次使用。
带着购物袋,戴上口罩,一次性手套,外加鞋套出门了。
到了小区门口,3个保安外面套着严严实实的白色防护服,守在门口。
看着我走过去,一个很年轻的小保安,约莫20岁出头,手持着测温仪对着我,半昂着头问,干什么?
我说,出去买点东西。
他说,买什么?
我说,去超市,买点家里的洗漱用品。
他说,不能出去,要买什么,小区团购群加了吗?那里面什么都有。
我说,不是规定三天出门一次吗?你看我有物业办的通行证。
还没递过去,他摆摆手,说,作废了,这里不让出去。
我说,这不是物业才办的吗?怎么说作废就作废了啊?我还一次都没用过。
他说,不能用就是不能用,出不了了,你再闹事,我们要采取措施了。
我说,你说明白,我怎么闹了,我只是问物业办的通行证怎么就莫名其妙不能用了。
看着,我有点脾气起来了。
另外的年级稍大的保安,窜了过来,拉着我说,你看看旁边的告示牌。
莫名的窝火,脑子瞬间充血了,甩开了两个保安的手,过去看告示牌。
原来,社区3天前出了通知,小区居民,非防疫工作需要,不得出小区,并要到社区重新办理通行证。
看来,不可能出去了。
其实,我算是脾气比较温和的人。
但是,刚刚明显感觉他们的刁难。
平时,我跟保安相处还比较愉快,车上有时候有烟,直接送给他们了。
刚刚的3个人,感觉就像小混混,说话一股匪气,就不让你出怎么了?再闹下去,我就有权利处罚你。
或许,这就是权力的味道。
平时,一个个都瞧不起保安。现在你看,他们是Z有姿态的一个群体,说不让你进,就不让你进。我要是嘴再硬一点,只怕真能打我一顿。
那些搞团购蔬菜、粮油的老板们,哪次看到保安不是点头哈腰。
不然,不让你进门。
我姐夫,在盛隆电气做机电工程业务的。
从零开始,三年时间,做到了年入百万。
他跟我讲,第一步就是要跟保安打好交道。
做工程,就需要找投资方,找到业主,普通人连业主的大门都进不了。
为什么?
因为,保安。
在业主大楼里面的保安,都高人一等,每天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来求业务,一眼就认得出来。
还没进大门就给你拦住了,吼一句,干嘛的?要办事,让上面的人打电话接你。
第一步,就卡在这里了。
我姐夫,每次都找机会给保安一包烟,也不贵,40的黄鹤楼,屡试不爽。
对于这类人群,一定要尊重。
姐夫的儿子,今年高三,不爱学习,270分的样子,勉强专科。
找过辅导老师,高二上学期就开始补了,补课费都花了20多万,不见效果。后来,每周末又来我家,让我帮着辅导,持续了3个月,感觉就是干听,不愿动脑。
我说,哥,我感觉他是自己不想学,否则成绩怎么样也不会只有200多分,实在不行就读个专科再说。
他说,着急啊,我就是吃了没学历的亏,现在搞工程,电脑不会用,图纸看不懂,吃了亏都不知道。你别看着我一年赚那么多钱,那都是吃了多大的亏换来的。我反倒是羡慕你,每**九晚五,旱涝保收。
我说,我这能有多大的出息,也就是混个温饱而已。
他说,你是不知道,我每天在工地都是跟一帮什么样的人打交道,高中毕业都算高学历,偶尔碰到一个专科生,都算是**。
我说,学历也算不了什么,就像我研究生毕业,那又如何,一年也就那么几万块钱,够吃够喝,每天工作也是累死累活,有时候还不如一些快递员,过得自在。
他说,虽然我自己没有学历,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看的比你透彻。你看我,每天接触的人群,大部分都是泥腿子,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还不老实干活。大部分人都是实用主义,看到便宜就贪。工地里面的铜线,天天被偷,找一个亲戚帮忙看场子,他自己都监守自盗,实在没办法,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自己守在那里。
反过来说,你们身边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的人,素质肯定更高,底线也更高,偷鸡摸狗的事情,基本上没有。另外,你们有什么困难,同事、同学、老师,师兄弟什么的,都可以帮上忙。哪个系统的人,都能够沾点熟人关系,办起事方便。
我们建立不起来这样的关系网络,跟人家再熟悉,叫你去吃饭,那就是买单的。
从整个社会来看,读书越多的人,肯定社会地位越高,收入也会更高。现阶段,学历仍然是社会分层的工具。
说起社会阶层,我想起一个英国非常著名的纪录片《人生七年》,导演选了14个7岁的小孩,每人拍了七天的日常生活,涉及理想,婚姻观,家庭观等等,然后每隔7年再拍一次,这样一直拍到了2012年,记录他们的一生。Z后,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阶级固化”。
国内也有一个类似的版本——《出路》,三个不同阶层的孩子,在2009-2016七年的时间,不同的人生之路。
第二个主人翁徐佳,三次复读,考上了武汉工业大学,进了一家公司当技术人员,买了房子和车子,挤进城市中产队伍,过上父辈们渴望的生活。
在****,社会分层还并没有完全形成,普通人依然还有机会往上走,但是未来将会越来越难。
看了以后,我突然发现,我不就是徐佳的翻版吗?
现在农村孩子读书成绩普遍不行,能读个三本都算不错了。一是师资力量不行了,好老师不可能去农村教书;二是留守儿童太多了,爷爷奶奶娇惯得不行,论吃苦精神,甚至还不如城市里的孩子;三是现在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盛行。
读书,Z大的阶层突破口,好像越来越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