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台风眼」吗?
台风来袭,所到之处风雨交加。然而,风暴的中心却出乎意料地安静。
Z初,它是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收治的都是早期感染患者。后来,全市大部分重症病例都会送往这里。
这里是中心里的中心,一线中的一线。
一直在思考:金银潭医院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直到一部跟拍36天的纪录片的出现。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催人泪下的煽情,但却呈现了金银潭医院Z真实的样子。
《生死金银潭》
“我和我老公在一间病房,Z无助的时候,全都不能下床拉屎拉尿了。”
我意识到,虽然Z初医疗过载,但医生还是追求应收尽收。
“今天晚上肯定是要收满的,66个病人,我通通都能收下。”
我感受到,医护人员恨不得把自己撕成两半用。
“怎么就这几个人?”
“我的人都支援给别人了,我就带了这12个人。”
面对死亡的恐惧,他们只犹豫一秒,然后硬着头皮顶上去。
“该做的事情总是要有人做的,不能个个都躲着。个个都逃避,那些患者该怎么办呢?”
这个纪录片贵在真实,让人如鲠在喉,引起思考。但如果能耐心看完,相信会有很深刻的感触。
视频很长,一定要耐心看完?
http://v.qq.com/x/page/w0943xokmix.html
你知道大部分医护人员Z直接的工作感受是什么吗?
冷。
由于身在负压病房,这里的空气净化系统需要不断往外抽送空气。为了保暖,大家会在防护服里面套上一身秋衣,贴上暖宝宝,让身体尽量暖一点。可即使这样,也会冻得浑身发抖。
既然冷,就要抱团取暖。
每一个科室都是一支队伍。缺人、物资紧张、病人过载......面对这些压力,医生们相互安慰,彼此鼓励。
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有操不完的心,他们不仅要治疗病人,还要确保团队的人不被感染。
一名护士长每天都在帮护士检查防护是否到位,哪怕是一根头发丝露出来,也会严格纠正。她担心这些二十出头的孩子,因为救别人的命,而让自己染上病。
重症监护室里,每天都上演着未知。
未知的病人。
一天深夜,送来一位重症老人,浑身上下只有胃管和尿管。 接诊时,患者没有身份证和户口,联系不到家人。看不清老人的血管,就只能用戴了两层手套的手摸。
这相当考验功底,因为戴手套意味着没办法去感受患者血管的弹性。
未知的绝望。
一名患者不断地抓呼吸机的管子,似乎想扯下来放弃治疗。她患有ICU综合征,呼吸艰难,褥疮疼痛,没有力气说话。
想活着,却又生不如死。
这种痛苦大概没人能感同身受。
护士只能一次次抓住她的手,轻声细语安慰:
“来,捏我的手好不好。
把这扯掉呼吸就没有了。
您哪难受您和我说好不好?”
有的患者在前一晚拿氧气管缠到脖子上,有气无力地说:我不想活命了。
肺部的炎症风暴、濒临窒息、没有亲人的陪伴......对于患者来说,除了病毒,Z大的敌人还有恐惧和孤独。
未知的死亡。
有的患者上午还好好的,到了下午突发重症,Z终抢救无效,人走了。
病毒就是这么可怕,它让人误以为你终究会康复。可没想到活着的那一刻,便只是弥留之际。
久而久之,死亡成了常态。
如果抢救成功,病人继续治疗。医生没有喘息的时间,毕竟还有下个人等着自己去抢救。
如果抢救失败,病人不幸离世。医生也没有难过的时间,只能把呼吸机拿到其他病房。每天医生值班时,都有病人在自己手上去世。这种愧疚只能通过时间的推移慢慢释怀。
如果说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尚有时间去培训、准备、和家人告别。
一切都是猝不及防。他们连请战书、遗书都来不及写,就直接上战场了。
在他们眼里,Z开心的不是被封为英雄,而是有患者能康复。
他们没有把患者当成生理学上的人,而是深知每个病人背后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
身穿防护服的护士,你或许看不清他们的脸。
但脱下防护服,你会发现他们不过也是个孩子。连轴转压力实在太大了,只能通过玩游戏解压。
一位男护士一直记着爸爸告诉自己的人生道理:“心态好才健康,装糊涂度时光。打打小麻将,胜负一边放。”
这种乐天派的心态,支撑他走到现在。
医院没有护工和家属,负责患者的吃喝拉撒的任务,自然落在医护人员身上。
为了恢复患者的肺部机能,他们会经常为其拍背翻身。
他们也曾恐惧。
但当意识到自己正在被需要时,反而就没那么怕了。
安慰完自己,还要开导病人。
每当患者心态崩坏,医生就会耐心和他们聊天,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来缓解对方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