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江夏是不是属于武汉?”,那你得到的答案多半是肯定的。
长期以来,江夏和武汉的关系都有点尴尬。不少武汉人提到江夏,多少会带着鄙夷的口气说一句“乡里人”。而很多江夏的原住民,宁称自己为江夏人而不称武汉人。
但事实上,武昌之名Z早属江夏,而非现如今的武昌区,而真正意义上的老武汉人,其实在江夏,而非汉口。
而Z近的武汉之重,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规模Z大的盛会——军运会,也将新建军运村的重任选址了江夏。为什么把军运村建在江夏这样一个存在感低级的区域?
军运会落幕后,军运村将会作何处理?军运会能给江夏以及武汉带来什么样的效应?江夏之于武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一、
真正的老武汉人,
江夏之名Z早源于汉高祖六年,置江夏郡。隋开皇九年更名为江夏县,迁治鄂州城(今武汉市武昌区)。
民国元年(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初隶江汉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隶属湖北省第一专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县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隶属于大冶专署。1975年11月,划归武汉市辖。1995年3月,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
武昌之名Z早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而在民国后,这一名字又江夏互换。
这是其一,其二,早年,现如今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所处地块由于靠近长江与汉江,事实上并没有陆地而是沼泽地带,所以也并无人居住。而本地的土著,其实是江夏地带人群。
直到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改道不下8次)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今天汉口所在的地方,原来只是汉阳城北一片荒芜的低洼沼泽地带,才开始与汉阳分离。
不久,由于汉江在河口一段的江流系向北岸凹进,风浪较小,宜于商船停泊,同时,这里拥有同临两江(长江、汉江)的地理优势,迅速兴起。汉口才独立发展,仅有500多年的历史。
随后上百年,由于港口优势,汉口一度成为武汉地带的经济中心。而原本土著的江夏,却变成了县城以及今天的武汉的远城区,一直落后于武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