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但无论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改变我们终将一死的事实。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想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最近读了这样一本书,关注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避而不谈的话题——衰老与死亡,开始的时候觉得不过就是临终关怀、姑息治疗,但读着读着才发现我真是图样图森破,光看作者,就觉得不简单:
1. 印度新移民的后代;
2. 克林顿政府最年轻的卫生医疗政策高级顾问;
3.亲自参与并主导全球手术清单的研发和实施,大大降低了手术中因感染造成的死亡率,死亡率降低了47%——比任何一种药物都管用;
4.奥巴马医改的关键之笔;
5.《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上榜名单中唯一一名医生。
而这些其实并没什么,作为医生,作者更多地关注的是如何让病人有尊严地走过人生最后一个阶段,如何愉悦地生,又坦然地死。
书中有很多金句:
1.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3.高龄老人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4.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
5.一旦衰老导致衰弱,似乎就没人可以活的快乐。
6.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我们年轻、身体健康的时候,觉得一切皆有可能,于是愿意延迟享受,花很多时间扩大交际、获取知识等,而不是和家人黏在一起。)
但随着你的视野收缩,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
7.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才能够活得更长。
8.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他自己的父亲从确诊重症,到接受治疗,到最后离世的过程,尤其具有启发意义。他的父亲做了一连串明智的决定:推迟手术—接受手术—放弃化疗—接受善终服务。这些决定帮他延长了生命,从确诊到离世,过去了整整五年,也尽可能地提高了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到面对生命最后无法改变要离开的结局,人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如果某一天,我得了不治之症,我是该倾家荡产地拼尽全力治疗还是应该采取姑息治疗享受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当最后我躺在病床上,不能自理,不能说话,不能自主进食,不能自由呼吸的时候,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我想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渴望受到尊重,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渴望能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过完这一生。看完这本书,我对生死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对死亡的恐惧消减了不少,预设一份豁达,也能更加坦然地去看待死亡这件事了。特别是在今年疫情的大背景下,更觉得健健康康活着就是对生命最好的注解,那些身外之物,看淡了许多,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也更加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读好书,好读书,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