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相比其他的节日而言,确实冷清了一点。在我们家,就如平常一样,没有特别之处。对于年逾七十的父亲来说,这只是众多寻常日子中Z普通的一天,没有什么比女儿、外孙们平安、快乐更重要了。
看到论坛里有写父亲的征文,决定以这种方式,悄悄地感激和祝福我的父亲。
父亲,是一位特别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从小到大,父亲言语不多,脾气不算太好,但是从来不会打我们姐俩。在我们那个年代,没有挨过打的孩子屈指可数。即使有时特别生气,他也是举起巴掌,Z后落到别处。雷声大,雨点小。
我出生于80年代初,父亲在外工作,母亲一个人在家(爷爷奶奶去世很早),带着相隔两岁的我们姐俩,里里外外操持非常辛苦。但是只要一到休息日,父亲就骑着他的那辆永久自行车,蹬上几个小时,回到我们的家。通常是一到家,立马就跑到厨房,烧火做饭。等母亲从外面回来,就有热腾腾的饭菜。母亲常说,父亲年轻的时候,除了脾气大一点,还是非常勤劳、顾家的。说到脾气大,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可能真的留下了一些印记。在我孩提的时候,白天因为一些惊吓,晚上睡觉会啼哭,吵到大家无法入睡。父亲就会大声呵斥,阻止我的吵闹。这一点,在我长大的岁月里,母亲不止一次地提出来,说我胆小,一定是跟这个有关。长大后的我,当然能够理解父亲当时的做法。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顾家庭,一穷二白,唯有勤扒苦做。如今,我也人到中年,特别能够理解这种家庭担子压于一身的感受。
(拍摄于2017年5月6日 一家人游玩蔡甸花博汇,父亲脸上洋溢着笑容)
父亲,对我们的爱,粗犷而含蓄,润物而无声。相对于母爱,父爱给人总有一种距离感,没有母爱来得直接和亲切。记得高中的时候,因为不习惯住校,父母特别帮我找到离学校不远的亲戚家。为了不让我有寄人篱下的感受,父亲隔三差五会往亲戚家送米送油,顺带看看我。每次都不会多说什么,但是看到父亲的到来,就会觉得那一天特别轻松。
虽然父爱给人有距离感,但是有一件小事,父亲一直坚持了好多年。小时候,我跟姐姐都喜欢在沙发上看电视,有时候看到很晚,就直接闭上眼睛在沙发上睡觉了。通常,父亲在忙完了一切准备休息的时候,就会把我们姐俩一个一个抱到各自的床上,小学,初中……直到后来有一天,我们姐俩的个子快跟他一般高了,父亲再也搬不动我们姐俩了,才结束这种。这种安心和踏实的感觉,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就是一种安全感吧。后来,我和姐姐又有了各自的女儿,这种“搬运”的爱,又延续到下一代的身上。
2000年,我开始在外地上学,因为从小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父亲特意叫了一辆车,母亲过过细细帮我收拾行囊,最终一大家子带着一车的东西一起陪我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那一幕:迎新的学姐学长把我们带到寝室,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注册,怎么领取书籍和被褥,怎么缴纳学费……看我跑上跑下满头大汗,父亲坚持要去帮我交学费。入学那一年,我们专业还是在旧校区,等我完成一系列手续去找父亲,老远就看到一个瘦弱的身影夹杂在人群里。交费的队伍越来越长,仅有两个窗口,由于收费的老师速度赶不上窗外家长焦虑的心情,人群里开始偶有人插队,就有人不满,某一刻,有人推搡起来,父亲个子不高,站在队伍里的父亲被挤到一角,突然窗子上的玻璃掉落下来,或许是年久失修,或许是被家长的情绪给吓坏了。总之,不偏不倚,玻璃砸到父亲的后背上,远远地,我看到白色衬衣渗透出红色……那一瞬间,我远远地看着,任泪水尽情流淌。我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同样是一个父亲的故事。那时的我既为父母的无微不至而感动,又为自己的无能而羞愧万分。
父亲,是一个特别能干的人。其实,父亲读书并不多,因为热爱一些乐器,他自己琢磨,先后学会了口琴、笛子,后来孩子们弹奏电子琴,他也经常一个人坐在电子琴旁边,试着各个琴键,能够弹奏出好几首曲子。记得女儿学校学习口风琴的时候,我们在网上买口风琴,父亲就在旁边说,多买几根管子回来。后来才知道,女儿不玩的时候,父亲会更换一根管子,开始自学口风琴。
有一年生日,我送了父亲智能手机,几乎没有需要我们怎么教,会使用很多功能。更换微信头像、微信名字,使用微信定位,打微信电话,发红包,快七十岁父亲用得游刃有余。当然,父亲也有失手的时候。有几回,清理手机内存时,将手机的通讯录误删了,Z后求助我家妞帮忙恢复。
家里有时有些电器坏了,父亲也会经常动手去修理,比如换灯泡、修电扇、清洗空调……父亲在这个方面有个专长,就是拆开和装回是两条路,经常会落一下一些零件。母亲常开玩笑说:父亲应该去开个修理店的,除了赚维修费,还可以落点零件卖钱……当然,这只是玩笑话。活到老,学到老。父亲是这句话的践行者。
(拍摄于2020年3月29日 疫情期间一家人在老家的乡村时光,父亲在亲戚家池塘2个小时挖的藕)
父亲特别喜欢穿衬衣。对于穿衬衣这件事情,母亲颇有微词。父亲不仅爱穿衬衣,而尤其对白衬衣情有独钟。除了热,白衬衣很难洗呀。以前没有退休之前,每天都是穿戴整整齐齐,清爽干净。后来退休了,有些习惯还是改变不了,甚至在夏天还是长裤配衬衣。母亲经常为此打趣他。前两天618,悄悄给他买了两件衬衣,想给他做父亲节礼物,希望他能够喜欢。去年春节,给他买了两条烟,被他责怪说我乱花钱。有时候想想,从前我是个孩子,是父母养我大,后来我成家有了孩子,因为一些原因,还是一直在他们的庇护下。这种母鸡式的爱,总想去偿还,却发现,越来越还不清了。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有一个好的工作,让父母享福。可是,如今他们也到了古来稀的年纪,这种愿望还是很遥远。或许,父母真的不需要什么,他们只要孩子们平安、顺心就好,至于回报给他们的是桃是李,并不重要。
刚退休的那几年,父亲的脾气特别不好,除了不适应突然由忙忙碌碌的生活变成在家无所事事,以及伴随着更年期的种种失落和不安,那几年,我们谁都不敢惹他。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父亲的脾气开始慢慢变得温和一些,也开始有了新的工作:接送妞妞上学、放学,买早餐、买菜。尽管妞妞的学校就在一路之隔的马路对面,父亲还是忍不住每天坚持接送。每天早晨,父亲是第一个起床的,烧好开水,拖地,买早餐,送妞妞上学、放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幼儿园到快小学毕业。父亲负责琐事,母亲负责衣着和饮食,我偶尔客串孩子的学习,一切都开始良性循环,父母成了我最有力的后盾。
常说隔代亲,这一句在我父亲和孩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很难以想象,曾经对我十分严厉的父亲,也会无比温情地捧着妞妞的小胖手,边闻边说:嗯,是我家妞妞……
父亲给我印象一直是个坚强的人。小时候就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父亲不能解决的。父亲平日里严肃,话语不多。母亲也是传统女性,父亲的权威在家庭得到充分体现。我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哭泣,即使前些年因工作需要经常喝醉酒,也通常是回家倒头就睡。直到那一天,我下班在车站等着回家的车,父亲带着哭腔给我打来电话,他告诉我,妞妞的爸爸没了……那段昏天暗地的日子里,父亲召集家里的亲戚,想尽一切办法,帮我处理乱糟糟的一切……他拉下脸亲自去帮妞妞爸(他的女婿)选了Z好的墓地。后来,一切尘埃落地,我又变回他们的女儿。父亲说,无论我以前错得多严重,走过多少弯路,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他的女儿。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安全感吧。
父爱如山,平凡的父亲用他朴素的话语和行动一直在诠释着这个词的含义。无以为报,只能用这种方式,愿两位老人能够身体健康,陪着我,一直走下去……
爸爸,节日快乐!
(拍摄于今年五一前夕,父母去襄阳古城,父亲苍老了许多,白发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