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育儿

《育儿宝典》娃在家总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可能是因为3岁前这些事没做好!

1回复 阅读 10192

本文来源

CD爸妈( ID:cdbama)


经常听到孩子上了幼儿园的爸妈抱怨:


自己家孩子从来不主动做事,刷个牙、洗个澡、练个琴、完成个作业...都得千催万催,生一肚子气不说,还不一定能有效果!这该怎么办?



“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孩子谁不想拥有,但我们为什么累死也教不出呢?


根源其实就在于孩子缺乏“内驱力”。


缺少内驱力孩子就好比一辆汽车没了发动机,或没了汽油,你不推着走,他很难往前。


所以,如何让孩子拥有内驱力,很重要。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有疑惑:


为什么把“大龄孩子的行为管教”拿到咱们小龄家长面前来说呢?


怎么说呢,让孩子自觉主动的方法和套路,大龄家长的确应该掌握。


但导致现在这个局面的原因之一,其实要追溯到家庭的早期教育当中,也就是3岁以前的教育。


早期教育中没做到以下这几点,孩子就很难“自发变好”。



一、要让孩子有“力量感


这是我认为Z重要的一点。


不得不反思的一点是,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看到孩子的不足。


比如,二宝那天想要自己拿水杯倒水。2岁的孩子,就是什么都想自己做嘛。


结果一不小心就撒一地,衣服、鞋子都湿了...


我第一反应就是,“哎呀,你赶紧给我放下,别弄了,你看你弄得哪都是!”


大家是不是也是这样?但是,我们是嘴快说出去了,孩子听见会怎么想?


他是不是会认为:啊,我怎么这么差,想干什么都干不好。


一次两次可能没事,但如果处处都是这种无力感,累积的多了,孩子就会很泄气,不敢再去尝试了。



我们当大人当久了,就总忘了,孩子做许多事儿是不容易的。


但你去观察,他们每“搞砸”一件事儿背后,其实都有一个积极的动机。


他想自己倒水,不就在走向独立的过程吗?


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发现这个动机,然后夸他:


“哦,你是想自己倒水呀!我们宝宝长大想自己做事啦!”


说到这,我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组图。


孩子在家里的墙上乱涂乱画,相信每个有娃家庭都曾经发生吧。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指责,但国外的一对父母却把孩子随手画在墙上的画,装裱起来,变成了一个专属于宝宝的“小画展”。



他们没有说教,而是用另一种形式保护了孩子的创造力。


这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触动。我想,如果我们能不断去发现和强化孩子这些时刻,他的力量感就会越来越强,他会「什么」都愿意自己试一试做一做。


所以现在我陪他玩的时候,尽管他动作缓慢,我也都会发出我由衷的夸奖。


这样,你还担心他以后做事没有主动积极性吗?


二、要让孩子有“掌控感”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做事情Z积极?


反正我是,这件事我能自己控制、能自己做主,我就愿意去尝试。


孩子又何尝不是?


回想一下,孩子从出生到2岁左右的这个阶段,其实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被安排好的。


吃什么、喝什么、穿哪件衣服、做哪些活动...这都是在我们的掌控之内。


好不容易到了2岁,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了,他开始想摆脱我们的“掌控”,自己做一些事情了,但却发现:嗯?怎么还不被允许?


我就想玩那个画笔,妈妈却说我画的哪都是,夺了过去;


我就想穿那件衣服,妈妈却说,那个不舒服,要我穿这件我不喜欢的;


我今天只吃得下半碗饭,妈妈却非要让我多吃点、再多吃点...



自己的生活,自己完全不能做主,什么都是别人安排好的。时间久了,他就会觉得:反正我自己说了也不算,那我就等着安排吧。


有了这样的想法,又怎么会去积极主动的做事呢?


这就是我们家长常犯的一个错误:既想要大包大揽,又想要他主动做事。这不是自相矛盾是啥?


所以,只有当孩子能自己做主的空间越大时,他做事的内驱力才会越强。


2岁以后啊,一些不涉及原则、不破坏规则的事情,比如吃什么玩什么穿什么,就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做主了。


像我现在带二宝,甚至有时候还会刻意制造让他做主的机会。


有时候出门,我就会拿出两件衣服,跟他说,“诶,妈妈也不知道选哪件了,你自己来选穿哪件好不好?”


这些能让孩子自己做主的事,咱就别干预了。


当他对生活有了一定的“掌控感”并且持续下去,主动性也就跟着慢慢提升了。


三、要让孩子有“价值感”

什么是“价值感”?


其实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更好的。


我见过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下意识说出去的话,都是打压式的。

比如:


“你看你吃个饭,弄得哪都是,怎么这么笨!”


“这都催几遍了,还不上床睡觉,这么不听话!”


又或者有些家长就是奉行“打压式教育”,把它当成一种激励孩子的方式。就算孩子表现好,也吝啬于夸奖。


你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或者觉得这样真的能“激励”到他们?


事实是,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都会因为你的“负面言论”而受到影响。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我就是干啥啥不行、我不值得得到表扬、我不配得到爸爸妈妈的爱…


孩子都已经这样想了,又怎么会有变好的动力呢?



《盖茨是这样培养的》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作为父母,无论怎么做,就是不能贬低你的孩子


所以,如果你此前总是有意无意的打压孩子,不如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方式:


多陪伴孩子,建立起亲密感,让孩子觉得我是被爱的;


不要紧盯着做错的事不放,而是多发现优点,去夸奖,让他觉得你以他为荣。


总之,想要让孩子自发变好,就要让他觉得他值得更好。


那Z后,这“三感”之间,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值得变好,我愿意主动变好,我有能力主动变好,孩子内驱力就越来越强。


Z重要的是,经过了这些早期教育中的“打磨”,内驱力才会产生惯性,成为孩子的一种品格。


就像他玩玩具时,再难也想要自己完成;穿鞋子时,每次都努力穿好一样,这种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劲头也一定会用到将来练好一首曲子、做完一项作业上。


欢迎添加育儿客服微信艾学习

邀请进武汉幼儿园群、早教群、

英语启蒙群、艺术启蒙群及国际学院交流群

群主不定期举办抽奖活动、育儿干货分享、礼包派送

还可找艾学习直接预约幼儿园、国际学院

早教、英语培训、艺术培训

体验课程,都是免费的~

(艾学习是艾儿思旗下专属育儿客服,添加后会不定期举办抽奖活动、礼包派送,还可直接预约艾儿思美国幼稚园/艾儿思国际学院/美吉姆早教/瑞思英语/杨梅红艺术机构的免费试听课程!)


本帖最后由得意小宝编辑

标签

科学育儿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2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得意小宝 为人民服务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