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小时候,没有空调,我们为啥不嫌热呢?

76回复 阅读 11601

时候,住在乡下,房前房后都是树。

一到夏天,老树就撑起遒劲有力的枝干和苍翠碧绿的树叶,在青砖黑瓦的老屋和泥土滚烫的院子里,投下或严严实实或影影绰绰的树荫凉。

孩子们在树荫下的碾盘上,写作业,玩泥巴,抓石子,打纸牌。大人们树荫下做农具,纳鞋底,拍瞎话。

村口的树荫凉,往往还是村里的饭场。吃饭时,各家的大人孩子都端着饭碗,或蹲或站地齐聚树荫下。

最美的,就是晚上了。

乡间的月亮很大,星星很亮,夏风吹动老树,沙沙作响。牛羊回了圈,鸡鸭回了窝,叫了一天的蝉,也终于止住了声。

疯玩了一天的孩子们,躺在树荫下的席片上,听着大人们讲着鬼故事,一开始吓得叽叽哇哇,但听着听着,就进入梦乡。

时候,每个的村的村口,大抵都有空老井,井口不大,砖头砌成,长满苔癣,井水清澄。

井旁放了一个铁桶,桶上绑了一个绳。不管是从地里干活归来的大人,还是从河里疯玩回来的孩子,都可以用这同打水喝。

井水很甜,井水很凉,能当天然的冰箱用。

时候,家家户户都种了西瓜,并不拿去买。每当西瓜成熟时,大人们就带着孩子们去井边,把西瓜放到铁桶里,把桶放到井水冰。

冰个把小时后,把西瓜从井里捞出来,咔嚓切开,分给大树下乘凉的人们,一人一块,吃完再冰。

分瓜的人豪爽,吃瓜的人不客气,一切自然而然。那种淳朴的民风和好吃的西瓜,至今想来,依旧口齿清甜。

那时,每年放暑假时,小孩子们除了写作业,放牛羊,割青草,干农活,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帮父母到瓜地看瓜。

瓜地的地头,多半有个用木棍随意搭建的瓜棚,棚里放着一张小竹床。

说是看瓜,其实并不为防人,而是怕牲畜跑到地里来,把好好的瓜给糟蹋了。

看瓜的孩子们常聚到一起,在沟渠里点火烧毛豆,或在瓜棚里打扑克。

玩腻了,就一人抱一个西瓜,跑到地头的河里边玩水边吃瓜,把看瓜的差事丢到一旁。

一直夕阳染红了天,等到鸡鸭都回了窝,等到烧好了汤的母亲,吆喝着各自孩子的名字,我们才撒开脚丫子往家跑。

那时,几乎村村都有条土河。

宽宽的河岸上,长满了野草和野花,也跑满了牛群和羊群。

土河弯弯伸向远方,但河水并不深,只是很清澈,可见河内的鱼虾和螃蟹、砂石和水草。

每天午后,吃罢午饭,小伙伴三三两两相约去河里洗澡。

不知是不是记忆出了错,那时候并记不得有大人跟随,也极少听说哪个孩子被淹。

在河里,不会游泳的孩子们变着花样地打水仗。男孩子往往喜欢从河岸上快速奔跑后纵身一跃跳入河中,在尖叫声与欢呼声中激起一河水花。

孩子则喜欢边玩水边找各种好看的石子和贝壳,以备到树荫下爪石子用。

天黑后,干完农活吃罢晚饭的大人们,才到河里洗澡。

按照多年约定俗成的习惯,男人们自动到深潭边去洗,女人们自动到浅水区洗。相去一两里,可闻欢笑声。

夏风吹起,星光明亮,作物生长,炎热消散。

这是一天中,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刻。

没有雪糕,也没有冰激凌,*好吃的东西,就是冰棍了。

除了上街赶集时能买到冰棍,在家里也能遇到卖冰棍的人来。

他们往往骑着二八自行车,车后带着一个泡沫制成的降温盒,里面装着一个个裹着花纸衣的冰棍

最初的冰棍,是白糖冰棒,是由简单的白糖水凝成的冰块,小小的,甜甜的,开始是5分钱一个,后来是一毛钱一个。

后来,冰棍染了颜色,多了种类,但记忆最深的,依旧是白糖冰棍

每当卖冰棍的来,孩子们就会围上前去,把大人给的零钱,或者平时舍不得花的压岁钱,拿出来解馋。

收成好的时候,大人们也会大方一回,给孩子一人买一个后,自己也买一根尝尝。

夹杂着回忆和甘甜的冰棍,是如今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冰激凌无法比拟的。

除了冰棍,那个年代的夏天,最难忘的还有汽水。

5毛钱一瓶或1毛钱的冰袋,对城里的孩子来说,不难见到。但对乡里的孩子来说,是稀罕物。

我记得有年,随父亲到城里走亲戚。亲戚拿出汽水招待我们。我舍不得喝完,执意要拿回家给哥哥和妹妹尝尝。

越是清贫的年代,越懂得分享质朴而珍贵的东西,好像是那年月很多人都有的品质。

伴随着一代代人的老去,物质富裕的孩子们很难体味到那种为分享吃的东西,而产生的豪迈又忐忑的心情了。

时候,没有暑假班,没有特长班。

暑假期间,除了帮大人干力所能及的活儿,孩子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玩儿。

天不亮就起床了,天黑了还在场里地里、河里沟里、风里水里玩儿。

打水仗,捉知了,逮泥鳅,烧花生,偷西瓜,玩泥巴……

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的年代,眼睛是明亮的,快乐是自然的。

那时的我们,真是见风就长。

乡下的孩子,夏天很少有人穿鞋子,不受拘束的大脚丫子,飞快得踩在滚烫的泥土和青青的草地上,异常快乐,异常满足。

就像,那时候的心。

时候,假期里能看到一场或几场露天电影。

村上出息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或者谁家老牛产下了牛犊,就会请大队上放电影的人来放场电影。

时候,村上的热闹与喜庆程度,几乎赶上了过年。

早早吃罢晚饭,大人们就牵着孩子们的手,搬着小板凳,去村头空地的电影幕前等候。

直到放映机把荧幕照亮,一双双小手好奇地随着发电机的光亮在荧幕上舞动,电影就快开始了。

《葫芦娃》《黑猫警长》《小兵张嗄》,还有一些红色革命片,是那时候常看的影片。

电影结束后,往往吵闹着要来看电影的孩子们,已趴在大人怀里或后背睡着了。

现在,装修豪华的电影城,在城市里遍地都是。我们却再也难体会到露天电影那种盛大的喧闹和深切的欢喜了。

花露水,电蚊香,对那个年代来说,是陌生的。

那个年代,最熟悉的两种味道,一个是清凉油的味道,一个是妈妈的味道。

被蚊虫叮咬了,就涂抹一点清凉油,钻心的凉,透心的舒服。

在场院里,在树荫下,在房顶上,在蚊帐中,我们倒头睡着后,妈妈会摇着大蒲扇为我们扇扇子,驱蚊子。

往往是,睡一觉醒来后,妈妈还在摇着蒲扇,不停地扇啊,扇啊……

空调的风太凉,电扇的风太猛,只有妈妈的蒲扇扇出的风,那么柔,那么轻,那么养人。

至今,仍晃动在记忆深处。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17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云开雾散否极泰来 博士后

你没发现,随着物质越来越丰富,人的精神越来越贫瘠

ft3327868 硕士一年级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guih 大学四年级

小时候简单快乐

OFO麻烦退下押金 初中一年级

小时候只知道玩,大热天玩泥巴都开心;应该问那时候的大人觉得热不

keelng 硕士二年级

如果是你写的,那我觉得这文字表达特别好

weishuwu 硕士二年级

小时候没这么热

wzh442133 硕士三年级

小时候走很远的路也不累,现在还没有走一点都不想走。。。

先苦后甜 可以 但是 只要 甜过了 在去 吃苦 肯定特别受不了。。。

Tom2017 博士一年级

内容被自动屏蔽

唐僧爱女儿国国王 小学五年级

因为热是一种感觉,你只记得发生的一些记忆深刻的事情。以前的一些感觉早都忘了

囧囧的阿贵 初中二年级

写得好啊,记的小时候吃过晚饭就把竹床搬到外面纳凉,晚上躺在竹床上面,手里摇着蒲扇,轻松又惬意

湛蓝的水 超级意粉

好帖

屁屁朝下 高中一年级

感觉小时候的夏天冒的那么高温吧,

小时候睡竹床,半夜还要盖个蛮薄的毯子,现在那完全是热到睡不着。

a10111010 大学一年级

小时候我热哭了,怎么不热?

注销用户1705923910 博士后

因为小时候热也没办法,只能忍着,以前有多少人没长过痱子的?

twinlife 大学四年级

乡下晚上有风

Fzmailyl 大学一年级

原来肯定没这么热

腰子 硕士三年级

原来偶尔有那2,3天会热的睡不着,起来冲凉

Jiesen。 硕士三年级

以前哪有这么多高楼大厦捏,哪有这么多汽车捏,这些都会影响温度的。

寒风 博士一年级

同为小时候没空调,热习惯了

查看更多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