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在家葛优躺,无意刷到轻快的“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调子,于是心底萌生了念头,尝试说服身旁的00后和10后,下午陪我去看《长安三万里》。00后说不感兴趣,10后说听名字也不好看。耐不住我软磨硬施,两小只最终被我成功拿下,说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陪我去看的。
选了下午三点场的,头一回发现居然有这么长的电影,接近三小时。电影开场,竟然是场动画片,这是我没想到的,难怪满场的娃儿,但实际是这部电影太小的娃儿应该看不懂,也没有耐心看完的。
观看过程中,感觉阵阵闷热,以往在电影院像被关在冰箱里的感觉是不存在的,而且今天这场观众人数不少,中间观影区几乎满座。难道现在节约成本可以到省这个程度了吗?到散场我特意去看了下**空调开关上显示的室温:37.4°,难怪了,体验感最差的一次,全程看得汗流。
在看之前,我以为片子是讲李白辉煌绚烂的一生,以为可以熏陶诗仙的不同常人的仙气。殊不知电影却是以另一个我们不大熟悉的诗人——高适的视角,给程公公讲述过去的故事来呈现的。
故事的主角便是李白和高适,从幼年的狭路相逢,到青年的彷徨且碌碌无为,再到一次又又一次的分别,聚首,再分别,再聚首……直到两人白发苍苍。因为两个人对人生不同的追求和向往,高适始终脚踏实地,严格自律,虽几次追求梦想受挫,退回儿时的梁园归隐田居,但他从一个不能学习的笨小孩最终不仅写出了广为流传的边塞诗,而且临危奋战,夺取长安,最终获得“三镇节度使”的封号。而影片中呈现的李白呢,因为出生经商家庭,无法考取功名,虽然诗气充盈,奈何屡不得志,一生漂浮不定,贪酒玩世,放荡不羁。到了壮年家道中落,为谋落脚,选择入赘许家……几经周折,却又投道修仙,修仙不成,又被策反的高官诱骗,惹上牢狱之灾……若不是高适足智多谋托人救之,唯恐李白早已小命不保。
电影讲述了他们一个又一个的十年,人生的轨迹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唯一不变的是高适对李白的那份情意,让人感慨万分。
影片有个很好笑的亮点,就是两个好友人到中年的时候,高适依然身材挺拔、身姿矫健,而玩世不恭、把酒言歌的李白已经有了大肚腩,看到这个惟妙惟俏的刻画,我想到了一个词:自律。
电影里还得出了个结论:也许我们曾经走的很多路,做的很多事,当时觉得毫无意义,但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定也会发挥它的作用。影片在年少两人相遇之时,李白教高适学习相扑(当时觉得很突兀),告诉他如何领悟博弈中取胜的真谛,这为高适后来进入军营,绝地求生,反败为胜做了铺垫。
我们应该无悔我们曾经的年少,我们的懵懂无知,以及因心存善意遭遇的一些挫折和伤痛,这些,恰恰是让我们成长和变得坚强的磨砺石。
影片最后,画面停留在李白泛舟江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我想看到的场景,故事最终是个好的结局。
电影结束,00后说好看,10后说很多诗都学过,而周围带着小娃的家长进进出出上厕所,吃东西,早已没了耐心匆匆提早离场。而我,心底却一直波澜起伏,短短三小时,却照见了许多人彷徨茫然而又曲曲折折的一生。
我以为我会看的李白绚烂的一生,却发现看到的都是人到中年的感悟和心酸。经历了那么多,我们是否也应该像影片最后那般,轻松而快乐地喊出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以上,冗长而拖沓的感悟,写于周一的上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