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Z后由 梅思特 于 2011-9-26 17:03 编辑
胡麟带着导盲犬上公交车,必须要出示证件,还要费尽口舌作解释。
纺如是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导盲犬。它是上海Z早一批的2只导盲犬之一。2006年,它来到长宁区新泾镇一对盲人小夫妻徐淳和胡麟的家。有了纺如后,夫妻俩步行外出方便多了。但胡麟Z大的梦想,是能和正常人一样乘坐公交和地铁上下班。
上月底,喜讯传来,上海市运输管理处根据《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向各公交运营单位发布了“关于明确盲人携带导盲犬乘坐公交车的通知”,盲人乘客只需向司售人员出示《导盲犬使用证》,可携带导盲犬乘坐公交车。有了新规定后,纺如一家的生活有没有改变呢?记者经过几天的追踪采访发现,导盲犬上公交车依然困难重重,在地铁、出租车方面也屡吃“闭门羹”。
据悉,上海目前一共有13只像纺如这样的导盲犬。“通知”已发布1个月了,盲人“行路难”的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有的盲人甚至萌生了“不要狗”的念头……
记者体验
导盲犬上车曾被小孩“踢着玩”
记者来到徐淳和胡麟位于新泾镇的家,一踏入房门,纺如便热情地迎上来绕着记者打转,一边摇着尾巴一边舔记者的手。胡麟告诉记者,丈夫徐淳的视力要稍好于她,所以现在纺如大部分时间还是跟着她出行。
记者来到徐淳和胡麟位于新泾镇的家,一踏入房门,纺如便热情地迎上来绕着记者打转,一边摇着尾巴一边舔记者的手。胡麟告诉记者,丈夫徐淳的视力要稍好于她,所以现在纺如大部分时间还是跟着她出
换乘两辆公交车,是胡麟上班的Z佳路线,到了下午2点,记者决定跟随他们一起坐公交车上班。“纺如走!我们坐公交车上班去!”谁知,一听到主人说坐公交车,还在和记者玩耍的纺如立刻躲到桌子底下“耍赖”,胡麟在一边无奈地说:“它对公交车有恐惧感,说到公交车它就这样。”
记者从胡麟口中得知,原来,纺如常常在公交车上受欺负,被踢、被扭、被打是常有的事。胡麟回忆有一次感觉到纺如一直在不停地换姿势,问旁边的乘客才知道有个孩子一直跑来踢纺如,踢完就躲,看纺如没反应,然后再过来打纺如的头。胡麟向家长讨说法,谁知这名家长却说了句:“孩子踢着玩玩。这畜生被踢下又怎样?”“纺如也是一条生命,它现在就像是我们的孩子,如果那名乘客的孩子被人踢了,她受得了吗?”胡麟气愤地对记者说。
“要说这些委屈经历,真是3天也说不完。”胡麟边和记者说,边为纺如穿上了写有“导盲犬”三个字的红色工作马夹,并为它套上了导盲鞍。刚才还活蹦乱跳的纺如,立马进入了工作状态。“它知道被套上导盲鞍,就是工作了。晚上导盲鞍卸下来,就知道自己下班了,可以自由活动了。”
随着胡麟一声令下:“Go!”纺如上路了。
司机故意停远处,“没听过什么规定”
随着“standup”等指令,纺如带着胡麟踩着盲道,成功穿过马路,走过台阶,把主人安全地送到车站,胡麟用一句“good”表示对它的奖励。
胡麟告诉记者,凭借听引擎的声音,它就可以知道自己要乘坐的车有没有来。“141来了。”记者远远望去,果然,141路公交车正向车站驶来。“纺如,GO!”正当胡麟带着纺如向车靠近,谁知,司机经过胡麟身边,突然又加速向前行驶了几米才停下,还没等纺如带胡麟走到车门,车子在载完客后又急匆匆地离开了。“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司机不是停在很前面,就是停在很后面,他这是变相地告诉我们,不让我们上车。”胡麟无奈地告诉记者。
过了一会儿,825路公交车来了。这辆车没有停很远,胡麟带着纺如急匆匆地走到车门口,司机大叫:“狗不许上车!”胡麟立刻出示手中的《盲人免费乘车证》以及《导盲犬使用证》解释道:“我是盲人,这是导盲犬!”记者也在旁帮忙说:“现在不是有规定,导盲犬可以上车了吗?”司机依旧拒绝:“不行!我没听过什么规定,狗上车,其他人会怕!”“请你放心,导盲犬不会叫,也从不咬人!”胡麟卖力地解释。几经僵持,司机终于默许胡麟带狗上车。走进车厢,纺如领着胡麟径直走向一个座位。待胡麟坐下后,纺如立即钻进座椅间仅有的一点空间,蹲在地上,一声不吭。
搭乘公共交通吃闭门羹,胡麟已经习以为常。她告诉记者,现在情况已经有所好转,至少能上车了,之前它曾有两年只坐过3次公交车的经历。一些司乘人员看到纺如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提高嗓门大喊:不许上车!如果胡麟想解释,有的公交车司机干脆言带“威胁”,曾经有个司机对胡麟说:“反正我看得到你的脸,你又看不到我的脸,以后我看到你就不停车,你敢上来,我就关门夹狗!”有时被逼到实在不能坐车,坐地铁之后的2站路车程,胡麟和纺如只能走上45分钟。
乘客质疑:狗上空调车,污染空气
司机不让上车,可以多等几辆,但Z让胡麟受不了的还是上车后其他乘客刺耳的话语。在上了825路车后,纺如立刻吸引了全车人的目光。一个年轻女孩上前摸了摸它,并拿出照相机拍照。不过还是有很多人眼里容不下它,大多数是些中年妇女。“狗怎么能上来?真吓人!”一位中年阿姨大叫道。附近一位抱孩子的家长也把孩子抱得更紧了,并且起身换到了远处的座位。
汽车驶过一站,新上车的两位打扮时髦的阿姨反应特别强烈,两人一唱一和地和记者说起了道理:“公交车上有老人、小孩,万一狗咬人谁来负责,老人因为害怕,心脏病发作昏过去,又是谁负责?”当记者表示导盲犬受过训练时,阿姨立马说道:“训练也没用,就是没保证。”另一位阿姨也附和道:“现在公交车都是空调车,狗身上有细菌,味道也大,污染空气,万一有孕妇,难保不受影响。”记者了解到,这名阿姨家里也养了一条狗,“我们会常常帮狗洗澡的,但盲人看不见,肯定不会经常帮狗洗澡。”说完,她还示意其他乘客“快开窗”。
下车后,胡麟向记者诉苦:“我刚才一直憋着一口气,每天解释,现在已经懒得解释了。我的狗受过训练,不会咬人。我们也考虑过戴防咬罩,但是它靠舌头排汗,戴了没法散发热量。而且你看它乖乖坐在那,碍着她们什么了?说到卫生问题,纺如出来都是喷香水的。”
胡麟告诉记者,今天的情况还算是正常的,以前她还曾遇过更过分的乘客,“有次一个乘客直接堵在车门口,我上车,她还把我往下推。”那名乘客对胡麟说:“要么我下,要么狗下。”因为不想添麻烦,胡麟只能放弃乘坐那辆车。
胡麟告诉记者,现在出行还是比较喜欢坐地铁,纺如也喜欢,“大概是地铁上年轻人多,喜欢狗的人多,很多人把它当警犬。”胡麟透露,为了纺如,2008年,市残联和长宁区残联专门与自家附近的地铁淞虹路站点进行了沟通,并得到了地铁方面的支持。因此这两年,带着纺如从淞虹路站乘地铁,是她心情Z放松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