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读书】《纳兰容若词传》

9回复 阅读 2120

本帖Z后由 白幽岚 于 2012-4-30 20:07 编辑

知道容若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一首词,确切的说应该是一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因这一句词,我便喜欢上了容若,翻阅他的其它作品,了解与他有关的一切趣闻轶事;也因这一句词,使我第一次在没了解一本书的内容之前就冲动的买下了,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尽管后来证明安意如的这本书并没有辱没容若的这句词。这已经是题外话了。

一般的传记作品,基本上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以时间为轴,以人物经历为主线,平铺直叙,不徐不惊,娓娓道来。这样尽管通俗易懂,却没有新意,没有惊喜。《纳兰容若词传》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容若的词为主线,以容若的情为框架,以容若的爱为血肉,以诗化的语言,戏剧般的场面,将我们带入了容若的繁华生活、真诚性情、词的颠峰,爱的痴心。

没读之前,只觉得书的封面简洁、清爽,却又带点哀伤。读过之后才发现,作者及编辑无疑都是极懂得容若的。这封面就是容若的Z好写照——纯洁,高贵,安静,孤独。那朵月光下的荷,在淡淡的月色里,失去了日里温暖的颜色,只披了一身的月华,安静,又孤独;两片飘落的荷瓣,就如零落的梦境,稍稍染上了旖旎的藕荷色。了解了容若的人生和品格,才懂得这个封面是多么恰如其分。

翻开前言,作者引用了西方关于灵魂重量的一个说法,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去后体重会即刻减少21克,于是他们认为这21克是一个人灵魂的重量。作者说,如果灵魂确实重21克,那么纳兰容若,就重21克。是的,容若只有一个灵魂,而这21克的灵魂,却延续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影响了几百年来的无数后人。

她曾问他:你说,你识得的这许多字里,Z悲伤的字是哪个?

  他一愣,这个问题真是很怪。他想了许久,问道,是“情”字吗?

  她摇头,这个字还是你名字中的一个字呢。

  他仍是不解。

  她轻声道:是“若”。

  他怔住。

  她解释,世人常道,这件事若能这般这般,这次意外若能如何如何,该多好;将来若能怎样怎样,我必将如何如何。但凡出现“若”字,皆是因为已对某人某事无能为力。这个字,是失意者的自欺欺人,不是将幸福寄托在老朽腐烂、灰飞烟灭的过去,就是期望于深不可测、形迹可疑的未来。当现实无可挽回,任何行动均属浪费,只能在言语中实现那份憧憬,但无论你的话在语言逻辑上如何天衣无缝,现实总是用超越逻辑的方式证明给你看它依旧残酷。

  很多事情我们总是欲盖弥彰,很多看似表面的东西,内在总是有些不为人知的忧伤,一句佛语老是萦绕心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心口有无数个“若”字重现。人生若之如初见。这是多么让人怅然若失的一句话,没有当初的初见,又何来后面的倾心,如果后来知道他和她的一切的一切只能莞尔的说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又怎么去期盼今生做一生一代一双人。仿佛那次她无意的一问,就奠定了后来天人永隔的结局。

读这本书时,越是看到他人生的繁华之处,就越是感觉苍凉,不但由于容若本身的忧伤气质,更是由于害怕他的人生在美丽繁华之处嘎然而止——清初第一词人,仅仅32年的人生,却至真、至善、至诚,所以至美。

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绝不黯淡或沉沦。容若的一生就是这样,短暂却光辉四溢。

书的封底上一段介绍与点评容若的文字是如此的贴切: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处;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纳兰容若词传》以词立传,以诗写人,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展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深,值得一读。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snarry 初中二年级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萍果2010 大学一年级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愿得一心人 硕士一年级

故人心易变。

得·意 初中二年级

高中看过一次,现在都有些忘了,当时一口气看完的

美呀

pardonone 高中三年级

我也买了这本,一模一样的,还没看完

花格 大学二年级

钟汉良演的他好帅

change、 小学六年级

change、 小学六年级

凹凸曼,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