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谢谢~
伊墨染发表于 2013-10-11 14:05 哈哈,你是想求婚还是被求婚?
哈哈哈哈~~~估计是想被求婚吧~~~
小斗斗发表于 2013-10-13 17:36 哈哈哈哈~~~估计是想被求婚吧~~~
本帖Z后由 武汉支点设计 于 2013-10-17 13:00 编辑
得意对图片的要求还是满高的啊。。
本帖Z后由 武汉支点设计 于 2013-10-17 12:56 编辑
安藤忠雄、保罗·安德鲁、蔡家声 、汤姆·约翰逊、郑曙旸及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副会长徐朋等数十位国际级设计大师在亚太空间设计师北京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论坛演讲嘉宾: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马挺贵致开幕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郑曙旸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副会长:徐朋
新加坡蔡家声特许建筑师总裁 著名新加坡建筑师:蔡家声
美国西雅图设计研究院院长、美国建筑师约翰逊设计工作室、设计资源大奖赛创始人:汤姆·约翰逊
英国皇家设计师协会首席执行官:弗兰克·皮特
法国保罗·安德鲁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 著名法国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圳市晶宫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高祥生
接下来第一站我们来了了798艺术中心,对于我们做设计的人来说,是我们的热爱的地方。。。
那片灰暗的厂房--见证北京798的前世今生(组图)
798前世
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对中国实施一项援助,建造“718联合厂”,又称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其下分718、798、706、707、797、751厂和11研究所。款项来自德国对苏联的战争赔款,设计者也来自德国。116.19万平方米的总面积及其建筑工艺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工厂于1951年建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许多关键元件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许多重要零部件均产于此。许多老北京都记得,这是一个“进厂必须查三代”的神秘工厂。
在一张50年代的老照片上,记者看到了呈对称格局的798厂全貌,其建筑设计秉承了包豪斯风格(20世纪20年代德国形成的一个现代建筑重要派别,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随意走进一间厂房,都有10米多的挑空,屋顶呈四分之一蛋壳状,屋顶一侧是斜斜铺下的大扇玻璃窗,光线于是倾泻。
那个时代的痕迹依稀可辨。“毛主席万岁”、“把工厂建设成毛主席思想大学校”和整段的毛主席语录都在老旧的朱红里细诉往昔。
798的衰落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这个企业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70%以上的车间停止运行,职工从2万人递减至不足4000人。猴年春节前夕,在国家领导人慰问特困企业下岗职工的新闻画面中,798厂的背影隐约可见。
目前,718、798、706、707、797已并改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51独立经营;11所1960年分出,现为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这三家企业直属于电子工业部,是798艺术区的产权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是798由前世过渡到今生的见证人。八九年前,当Z早一批雕塑家进驻时,这些废弃或闲置的厂房,每平方米租金只有0.2元。2002年,隋建国、刘索拉等人在此创建工作室并形成示范效应,加上美国人罗伯特·伯纳欧在圈内的推荐,艺术家们开始成批进驻。至2003年4月,艺术区初步成型,组成了画廊、艺术基金会、出版传媒、设计广告、时尚品牌、咖啡店、餐馆、洒吧等38家机构和46个艺术家工作室。2002年,798物业因此项创收荣获了七星集团的“年度贡献奖”,此时的租金已升至每平方米0.7-0.8元。作为当代著名的雕塑家和设计者,2003年,李象群也在“仁俱乐部”西侧约1000平方米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名字就叫“798工作室”。
798今生
红色外墙的Timezone 8 Art Books(现代书店艺术书屋)不像798其他的建筑那么高,因为以前是个回民食堂。它被主人改造成一个前店后公司的模样,巨幅玻璃窗让站在窗前选书看书的人成为一道风景。夏雨曾在此和女演员对台词,那是他的第一部电影。
正午的阳光打在架上那些泛青的书面上,瞬间折了火气,幽幽亮光处,书香拂面。从书架中央的一孔方洞望去,店主美国人罗伯特·伯纳欧正坐在里间的桌边写字。他从眼镜架上方抬眼看人的腔调,颇具30年代上海账房先生的神韵:温煦、善意、又不失精明。
算起来,罗伯特应该是798Z早的发现者。他为书店选址时的眼光不亚于他挑书。因为夫人在大山子附近上班,罗伯特碰巧来到了798厂,经过辛苦的承租谈判,成就了这家艺术书店。因为专卖艺术书籍,常请艺术家过来参加活动,艺术家们一来,顿时眼睛一亮——这样的空间非常符合他们对LOFT(仓库)式生活的向往。
北京有诞生文化概念的土壤,安居或漂流在北京的艺术家则有孵化概念的本能。身为一个京城文化圈人,早两年能“住在厂房里”几乎是一种生活品位和经济实力的告白——这样的心态,在洪晃的《我的非正常生活》中不难窥见。兼具LOFT和SOHO两大概念的798在2001年点燃星星之火,2002年逐渐升温,2003年略呈燎原之势,终被认定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基地”、“民间艺术村”。“这里有适合艺术家生长的土壤”,李象群说。
入住798艺术区的人中,有曾经放荡不羁,愤世嫉俗的摇滚青年,也有恪守传统,因循守旧的画家、雕塑家。两群截然不同的人在此共生——一群人在巨大厂房中建起自己的创作室,搞的完全是纯艺术,作品很难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则是将厂房、仓库改造成另类的艺术空间、店铺或餐馆,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销售,且以此为生。相异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理念,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尊重。厂房前那些相邻泊着的跑车和自行车,仿佛他们关系的写照。
情况在2003年末有了些变化。随着798知名度的提高,进驻的门槛在提高。像李象群的空间,一年租金约30万元,这不是所有在艺术和商业之间苦苦挣扎的艺术家们能够承受的。但进驻后的艺术家们显然相处愉快,譬如在“百年印象”可以看到“时态空间”主人的摄影作品,而“百年印象”女主人身上的那件唐装,在“领袖”可以找到……无论主人还是客人,都能在此品味“串门”的愉悦。
798内现在比较知名的有:时态空间、风和日丽家居廊、仁俱乐部、北京东京艺术工程、百年印象摄影画廊、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八十座、左岸公社、NOW设计俱乐部等等,其中Z有代表性的是1000多平方米几乎没有任何装饰、保持了工厂原生态的“时态空间”,有些拜占廷样式的拱形屋顶上刷着朱红旧日标语,空间一侧保留着机床,后部用玻璃门隔出来的一小块区域,专卖艺术类书籍,记者在此瞥见市面上不易寻见的《哈维尔文集》。这个空间的确很像纽约的SOHO,主人是以拍摄北京胡同闻名的摄影师徐勇。据说当年盖这厂房时,按建筑师的要求,工人在附近搭建了砖窑,自己烧砖,每天码一百块砖,不得多砌。高高的屋顶以前都刷上大白,徐勇进驻以后,用高压水枪把白灰悉数冲净,露出水泥本色,与沙石地素面相对。
发几张随拍的照片798艺术无处不在
有创意表情夸张的艺术品。。。
唯美的美女,我喜欢的。。。。。。。。。。。。
说谎的小孩会长鼻子.
在这艺术的天堂,我们流连忘返,我们心中一直都向往着追求着。
希望大家都坚持自己的理想。。
我爱北京 天安门。。。
接下来就是不得不去的故宫 颐和园。。。。。。。。。。。。。
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Z大、Z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博物馆。。。。。。。。。。。。。。。。。。
必须关注一下,Z近正在请支点的设计师设计呢
好漂亮的图~
谢谢关注哦~
多谢关注哦!
yinleimingmei发表于 2013-10-16 00:16 必须关注一下,Z近正在请支点的设计师设计呢
哈哈。。亲谢谢关注啊!~
重新发了一遍。。。终于清晰啦啊。。
☞ http://www.zdsee.com/newsread.php?tid=89167 爱家国际
项目地址:爱家国际
建筑面积:140平米
设计风格:美式
主案设计:欧美风情设计组
本帖Z后由 武汉支点客服 于 2013-12-15 09:32 编辑
内容被自动屏蔽
亲,不用这么费力....多谢多谢...
十年支点,蒋工写的真不错,我读了好几遍!
我们蒋工可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哦~多谢关注,十年支点,就像一篇励志文章~真实 深刻 耐人寻味~呵呵呵
项目地址:银湖翡翠
建筑面积:139平米
设计风格:现代简约
主案设计:现代风尚工作组施工日期:10月中旬的某一天
本帖Z后由 武汉支点客服 于 2013-12-15 09:33 编辑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