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Z后由 wllbrilliant 于 2013-6-17 10:00 编辑
作为一个安徽省黄山市人,我在武汉读书工作,已经待了8年。每年都为怎么回家纠结,没直达飞机、没直达火车,只有直达汽车,春运票价达到250元,学生当然是坐火车便宜,但转火车真是痛苦的旅程,从鹰潭、南昌、合肥、芜湖,我都转过车,每次回家的时间长达20多个小时,痛苦崩溃。直到去年,我终于买了车,今年过年和女朋友一起自驾回家,悠哉惬哉!
出发前还有点小惊心,大年二十九一场大雪,让我本打算大年初一走的计划蒙上一层阴影。幸运的是,老天开恩,大年初一天空碧蓝如洗,路上的雪也基本化了。(实际是骗人的假象,后文细说)。
从武汉自驾去黄山有两条线可走:
1、到了黄梅后,往南去九江,经江西,到达黄山市歙县(我家,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行程552公里
2、到了黄梅后,往北走宿松,走安徽经安庆到达黄山风景区。行程585公里。(很多人肯定是直接去黄山风景区,如果是直接风景区,推荐走这一条,因为安徽的高速要比江西好走,下文会谈到。)
我走的是1号线路,一车一女友兼驴友,大年初一早上8:30,出发啦!
大年初一省内的车流量较大,走亲戚嘛,不过还好,过了第一个服务区后,车流稀松起来,速度轻松到了120公里/每小时。听说湖北高速超速10%以内不处罚,我们一直按130跑。不过武汉东边的高速路面较差,开起来噪音很大。
九江大桥
一直到了江西境内才缓解,然而路面时舒服了,可开车却憋得慌。江西高速全程限速100,婺源到黄山市边界限速80。为此,哥在微博上与江西一个JC打了一场口水仗。他们说“江西是山区,所以速度不能快。”
江西的高速路面还摆满反光锥筒,不知是雪化得快呢,还是交警偷懒去了?
大年初一在江西高速路上全境没看见一个交警,车真是少啊,有时开了十几分钟也不见一辆车,有点大路朝天的意思。
有些车主下了车牌,撒丫子跑起来。哥一直守法,只是忍受不了100码的速度,还是按120跑起来,只是看到电子眼才踩刹车。不过在草丛中有测速电子眼,小心防范啊。
过了婺源后,有一段60公里的路程,限速80,跑得真叫一个憋得慌。一路很多隧道,路确实不太好走。
相思亭隧道,让人想起当年徽商长年外出经商,妻子在相思亭怅惘。(婺源此前属于徽州,建国后划到江西)
终于看到边界了,心情大好。
美丽的徽州
到了家门口,居然路上还有积雪,家乡的温度,避暑的好去处哦
到了安徽省境内,速度重新回到120,nice.到家啦。
外婆家的徽州小村子,一个村子都姓吴,都是古时避战乱迁徙至此,有种陶渊明笔中的桃花源的味道。
未开发的徽州古民居,女友激动地一阵乱拍。
徽州砖雕,这是徽文化的缩影,但遭到文革的洗劫,所有人物雕像的头都被砍掉,瘆人。
墙壁上还留有大跃进的印记,那是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让这个小乡村无法承载。
岩寺的文峰塔,塔顶草木深深,颇有意境,一旁是点将台,叶挺率领新四军在此汇合,点将。
去黟县西递晃了一下。这个古老的“黟”字,现在除了作为地名便别无它用了。“黟县”之名得自黄山,因为黄山古称“黟山”,意思是“多黑石的山”,那些黑色的石头,就是指徽州建筑上常见的青灰色大理石——“黟县青”。
像古徽州的大多数古村落一样,西递村是一个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村落,皆为胡姓宗亲聚居,已经有九百多年历史了。
据胡氏宗谱所载,唐天佑年间(公元904年),唐昭宗李晔被梁王朱温强迫迁都洛阳,途经陕州时,皇后何氏生下了昭宗之子。李晔为保住血脉,将婴儿托付给时任近侍郎的歙州(徽州在唐代称歙州)人胡三,胡临危受命,把这个婴儿抱回家乡抚养,取名胡昌翼。后来朱温篡位,杀了昭宗全家,唯有流落皖南山区的这支余脉幸存下来。这个身世曲折的李唐后裔,就是西递胡氏宗族的始祖。
北宋末年,胡昌翼第五代孙胡士良被这里的山水形胜所吸引,于是就在公元1048年举家迁居到西递,建立了新的家园。
春节人挺多的。村口的牌坊上写着“荆蕃首相”,应是在当今湖北荆州为官吧。
黟县村口池塘边那只背影令人唏嘘的狗狗,让我忍不住摁下快门。他像在迎接一个徽州游子回家。
斑驳的白墙,经历了百年的岁月洗礼,青瓦上长出的树枝,述说着遥远的故事。
徽州的盛夏,除了黄山上可避暑,其他地方也是酷暑难当,这便是古时候的“风扇”,用绳子一拉便清风徐来。
这是西递众多楹联中Z值得铭记的一块。徽州其实土地贫瘠,养不活众多人口,但徽州有句古话“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一个十几户的小村子都有书院,书声是村落亘古的绵延。但毕竟资源有限,徽州的小孩出生都要抓阄,抓到书本的读书考功名,抓到算盘的也要读点经史子集,到了十三四岁便赶出家门经商闯荡。在儒家经典的浸润下,徽商得了个“儒商”的雅号。
西递的绣球楼,古时候大户人家的闺女便在此抛绣球招亲。
说起读书,我已离开黟县,来到休宁县,这里被称为中国状元县,据史料统计,古代一个小县城共出了19个皇帝钦点的状元,徽州也被称作“东南邹鲁”。在如今的休宁县城,建了一座中国状元博物馆,里面收藏了真正的圣旨,里面写着“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分割线
徽州风俗:
有幸参加了一下外婆村子里的婚礼。徽州人办喜事,都是互相帮忙,邻里都腾出自家厅堂,摆上二十来桌,菜由乡亲们一起做,无需付佣金。人们讲究个互帮互助,生活真亚克西。小孩子当然只用坐在桌上等吃的啦。
炊烟袅袅升起,饭菜香四溢。绕过一栋老屋,我望见一墙壁贴着小鱼,勾起我童年的回忆。在外婆家Z喜欢去玩的就是一条小溪,水很浅,经常有小鱼躲进岸边的小石头缝里,我便用小手伸进去摸鱼,一摸一个准,拿回来让外婆用面粉裹着炸着吃,真香。不过这贴在墙上的是用来喂猫的。
徽州人冬天Z美味的应是冬笋了。挖冬笋也成了比较赚钱的活计,但村民们大多并不舍得卖,因为量很少,自家也许都未必够吃。
冬笋都藏在泥土里,肉眼看不见,菜鸟也许挖一天也找不到一根,但高手一下锄头,便是诱人的一大节笋。诀窍在于观察竹叶的颜色和朝向,并观察笋根的延伸方向(我们叫竹鞭),这真是一门技术活。冬笋炖着腌火腿,那股香能持续一个冬。想起来一股乡愁涌上心头。
————————————————————————————————————————————————————分割线
旅游攻略:
我开的标致408,2.0排量,油耗偏高,来回1300多公里(往返+途中旅游走亲戚路程),花了油费720元。
春节高速免过路费,还是非常划算的。两人如果坐大巴回去,一人票价250元,来回就要1000了,而且大巴到黄山市已是晚6时,去哪都只能打的,所以有车的就自驾吧,方便又实惠。
黄山市境内的道路修缮非常之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全是高等级的柏油路,是自驾的好去处。
因时间很紧,就没有登黄山。我高一时去爬过一次,一天之内爬上去,又爬下来,腿疼得缓了一天才好。所以建议一天游的,爬上去(毕竟是来登山的嘛),然后坐索道下山;或者在山上住一晚,看日出休息一夜,再步行下山,下山其实也别有风情。
黄山市区的屯溪老街(明清时的古街),很像清明上河图的情景,虽然现在太过商业化,但只要你拐进小巷弄,踩着响声清脆的青石板,会让你别有感触。有一种意境悠远,“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如果你要买点特产,建议不要在景区里买,到农家买点茶青,便宜,茶味浓郁,芳香扑鼻。歙砚现在已经很少有正宗的了,Z正宗的歙砚采用婺源的老坑石,但已采掘殆尽,现在大多使用新坑石,没有老坑的好。徽墨一般选胡开文的。
歙县的棠越牌坊群,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都有皇帝圣谕。讲述了一个家族一个村落忠孝节义的故事,听导游娓娓道来,可体味徽州人的行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