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Z后由 大叉叉叉叉 于 2013-8-1 08:55 编辑
对戏剧的印象还停留在孩童时代。
在农村,每年都会有楚剧戏班来村里搭戏台,摆乐器,咿咿呀呀的唱开。
可以说戏班子那一个多星期的停留,就是整个村子的节日和盛会。
因为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理由,能让全村人放下一天的辛劳,这么大规模的聚在一起了。
晚饭过后,勤快的人们就会三五成群的相约,占得台下Z佳的位置。
陆陆续续的,板凳越来越多呈扁形摆开,再往后就是高椅,Z后,连小面包车的顶棚都是抢手的好位置。
随着人流和板凳来的,还有各种小摊贩,他们一般在观戏方阵的Z外层,贩售各种零食饮料,可以想象有多热闹。
所以对我们小屁孩而言,哪个戏听起来都一样,听戏只是寻个借口出来和小伙伴们玩罢了。
对于我们而言,戏班后台一直是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
我们常转悠在临时搭建的小棚外,一群小鬼扒开布幔的一角,向里窥觑演员们化妆和准备的情形。
那时真觉得他们对着镜子将油彩一点点画上脸的样子美极了,可惜每次偷看被他们发现时,都会吓的一哄而散,看不完全。
但记忆中那油彩浓浓的味道似乎还闻的到,他们上台后脸上的红色油彩在灯光下被照的亮亮的,这些我都还记得。
直到去了傅老师的工作室,和化妆师闲谈起这些儿时趣事时,才发现原来我曾看过的那些楚剧班子有多不专业。
首先,化妆用的油彩其实并没有什么气味,那些我隔了好久还记得的味道,只能说明它们的廉价。
再者,专业的妆是画一层油彩,上一层粉,再上色,再匀开,一点点透出来的红,从眉下到脸颊,从红到粉,颜色过渡的真真是好看。记忆中灯光下的油亮的妆,原是因那些跑场的演员们偷懒。
Z后,傅老师对戏曲典故的讲解,对珍贵戏服的爱惜,对角色动作的指导,都让我对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感到敬佩。
不多说,上一些花絮图。
先来越剧妆面,左图是MM,右图是GG,其他无改变,区别在眉形。
话说我好喜欢那个英气十足的入鬓男眉。
换京剧造型时,我原本以为添妆很简单,哪晓得化妆师燕子差不多把整个脸的红妆又画了一遍。
眼睑周围用Z深的大红,外围用的是深粉色,油彩涂好后,用定妆粉铺上一层,再慢慢抹匀。
那红就像是从自身的肤色里透出来一样,渐变的很自然,很漂亮。
接下来燕子将眼线重新勾勒了一遍,这次的明显比越剧妆浓重,唇色也换成了大红。
Z后将浓眉画好吊起来,妆面就差不多完成了,下面来一张我拍完后的散发自拍穿越照哈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天热的很坑爹,并且戏服一层层多的你绝对看不到里层是什么样子,但下图这一身内衣我还是工工整整的穿上了,和那些恨不得看你穿帮走光了都不提醒你穿件打底的店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之前看其他人的汇报,还以为里面只绑了个假领子呢。
根据傅老师的说法,一者这是专业的穿法,一行行一件件都是不能少的,二者她的戏服动辄上万,这也是出于对服装的保护。
遗憾的是傅老师家那成箱成箱的服装和道具,我竟没想起来要拍一张。
不知不觉啰嗦了好多,别走开,楼下放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