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chenlu发表于 2013-9-9 16:21 所谓的独生子女政策,那是伪命题。以武汉市来说,目前人口1200万,计划10年内,增长到2000万。
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资源是有限的,越到后面越明显中国的城市化是伪城市化,所谓权贵剥削底层百姓的虚假繁荣,不从根子解决问题,无法持续
武汉不缺地,大量的小产权和集体用地,还有无数的城中村,要的只是一个合法的身份或者进入途径
hichenlu发表于 2013-9-9 16:21 所谓的独生子女政策,那是伪命题。以武汉市来说,目前人口1200万,计划10年内,增长到2000万。
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资源是有限的,越到后面越明显中国的城市化是伪城市化,所谓权贵剥削底层百姓的虚假繁荣,不从根子解决问题,无法持续
武汉不缺地,大量的小产权和集体用地,还有无数的城中村,要的只是一个合法的身份或者进入途径
舍得168发表于 2013-9-9 16:46 20年后,下一代,城市化应该差不多结束了,这个跟独生子女政策是同步的。
我同意。
但是投资不是这么看的
如果5年是一个机会,投资看5年就已经很远了。
我知道5年时间会涨,20年后可能会跌。
难道现在我不出手吗?
按现在的速度,5年后足够资产翻番了。谁会考虑20年后的事情。
PS,再说李嘉诚,他那个身家的资产,多赚500亿还是1000亿,有区别么?
我要是他,考虑的是资产的稳定性,和如何被继承的问题。
我不信他是因为价钱的原因抛掉国内的资产,可能其他因素的稳定性才是第一考虑吧。
19854512发表于 2013-9-9 16:50 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资源是有限的,越到后面越明显中国的城市化是伪城市化,所谓权贵剥削底层百姓的虚假 ...
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资源是有限的
--就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才必须走集约型扩张的道路。
你细想一下,把所有人集中在城市耗费的资源多,还是分散下去耗费的资源多?基础设备,水电煤气油,道路交通桥梁,商品间的物流,人员的流动,统统考虑进来,你就明白,特大型的城市圈,其实成本是Z小的。
东亚人口密集型的国家,基本都是这个套路。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是不是都是这样?
至于你说的利益剥削问题,确实如此。但是你要思考的是,如何挤入利益集团的圈子里面去,至少别人吃肉你喝汤,愤青是20岁应该做的事情。
任何市场经济的成长,都无法保证利益的公平分配,哪个国家发展起来是没有剥削的。日本韩国的财阀,香港的四大家族,美国英国我不说你在初中政治课本上都能学到。
武汉不缺地,大量的小产权和集体用地,还有无数的城中村,要的只是一个合法的身份或者进入途径
--这我就不说了。去年二环内的城中村就已经消失了,用不了3年三环内的城中村也会消失。你这个“无数城中村”不知道从何而来。
hichenlu发表于 2013-9-9 18:41 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资源是有限的--就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才必须走集约型扩张的道路。你细想一下, ...
请参考亿房的武汉今年土地储备和出让就算是多少年前就无地的江汉区,今年出让了石桥村,八古墩村,姑嫂树村等等新的土地,这就是十年前就无地的江汉区
硚口区的长安里村,仁寿村,长丰一带,土地储备丰富
汉阳不说了,就一个郭茨口的汉桥村,足够在装一个王家湾的人
至于你说的东京香港,香港的人口是六百万,城区面积八分之一武汉,人家房价高很正常,东京不提了,人家是么样的规划能能源使用
社会是不平等,但是中国这种基本是杀鸡取卵的剥削,注定是不会长久,社会利益阶层已经固化,你以为是九几年?
20年太远,看两年就行了
20年你能等得起?5年都等不起,什么叫刚需,就是这1,2年内必须买房的人,而且武汉的房价确实还是一般水平,你买不起中心1w多的,你还买不起三环附近8000多的吗?只要是个好点的大学,985甚至211出来,这个房价真的完全能接受,而武汉的高校又多,每年毕业的本硕博都不少,留在武汉就是刚需,未来几年武汉的房价一定还是继续涨,真的想下北上广深,武汉的房价多么温柔,当然这也和武汉的地多有关,但有个问题不能忽略,核心地带慢慢也没地了
内容被自动屏蔽
不光光是要买房的人不希望房价涨,买了房子的人依然不希望房子涨
我刚刚买了一套,作为刚需,房子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点不满意
而且过几年我也想把爸妈接过来,毕竟都是独生子女了
所以第二套房过几年肯定要买
等买了第二套,基本也就限购了,涨不涨和自己有关系吗
武汉的工资还行,从城市规模来看,房价工资比还不离谱
工资高点的买个二环内,工资低点的买三环附近,一般都是没什么压力的
不至于像北上广深那样,工资一个月2w左右依然没法买房
内容被自动屏蔽
19854512发表于 2013-9-9 18:48 请参考亿房的武汉今年土地储备和出让就算是多少年前就无地的江汉区,今年出让了石桥村,八古墩村,姑嫂树 ...
我只能“呵呵”了,不要拿印象流害人,有些数据是顺手可查的,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数据。
1.
武汉市常驻人口1000w,加上流动人口大概在1200-1400w之间。
2.
按国家统计,武汉80%的常驻人口有住房
3.
如1.2. 粗略计算,武汉市的房屋需求,有1000w*20%+200-400w=400w-600w人口。按3口一家计算,在130w-200w套之间
4.
武汉市在建面积,7000w平方米。武汉市人居住房面积32.71平米,我们按三口之家,平均100平一套好了。那么在建的房屋是70w套。
5.
综合1.2.3.4. 如果要保证人人有房的梦想,我们还有80w-110w套的差距。
6. 随着沿海制造业的迁移,以及武汉市大规模基础建设的进行,预计我们还有每年30-50w人口的涌入.....
所以,再重新考虑一下,你所说的“土地储备丰富”云云。。
本帖Z后由 19854512 于 2013-9-10 11:44 编辑
hichenlu 发表于 2013-9-10 09:55 我只能“呵呵”了,不要拿印象流害人,有些数据是顺手可查的,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数据。1.武汉市常驻人 ...
我也一句呵呵,土地成交后,多的是不修房子的你的数据没有包含新洲区,黄陂区,蔡甸和江夏,这边的房子少了?
在一个武汉一年几十万的套的小产权房,经济适用房也被你无视了?
19854512发表于 2013-9-10 11:43 我也一句呵呵,土地成交后,多的是不修房子的你的数据没有包含新洲区,黄陂区,蔡甸和江夏,这边的房子少 ...
买了土地没建设?我不知道这个数据,但是未来5年在建房屋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这一点我能肯定就足够了。
至于新洲黄陂蔡甸,有人要买我也不拦着。在我眼里那不属于武汉市范围。不具备居住投资属性。
经济适用房一年也就5-6万的节奏。。。话说经济适用房被哪些人申请走了,大家心里有数。刚需指望经济适用房,我劝你还是打消梦想。
至于小产权....不具备商品房性质,我没研究,大家可以看看一年成交数字是多少,目测不到商品房的零头。
19854512发表于 2013-9-10 11:43 我也一句呵呵,土地成交后,多的是不修房子的你的数据没有包含新洲区,黄陂区,蔡甸和江夏,这边的房子少 ...
几十万套?你当房子是豆腐做的?武汉一年商品房才十几万套 还建房、经济房(今年已取消,将来不会有了)、公租房加起来能有个零头都不错了~
内容被自动屏蔽
内容被自动屏蔽
呵呵,你是个高人。数据和道理都分析的通俗易懂。但得意里唱空的一般都是感觉派,只讲究感觉,不分析实际情况。
内容被自动屏蔽
hichenlu发表于 2013-9-9 15:40 所谓的官方论调,从07年开始,就是这样了。我不否认其基本观点“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
好吧,数据帝,请把你的数据来源复制下给我,或者出处给我,我好借鉴下
19854512发表于 2013-9-11 00:13 好吧,数据帝,请把你的数据来源复制下给我,或者出处给我,我好借鉴下
常规的市场数据,百度就是了,然后注意看《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hichenlu发表于 2013-9-11 11:27 常规的市场数据,百度就是了,然后注意看《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地址给我,规划都是虚的内容,哥哥,地址给我,谢谢,我参谋下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