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真难取
初中三年级
武汉么么茶发表于 2014-5-20 18:38 你如果是这么理解通货膨胀那就错了,你这并没有算出口的东西,GDP成长部分的一半出口了,并没有把物品买进 ...
你说的这个道理也有,长期贸易顺差,人行就要发行更多的货币抵充增长的外汇储备,带来输入型的通胀。我只是没跟你说那么细,但这不影响“用M2就代表通胀是非常可笑”的这个结论。
年通涨15%,10%是什么概念?真的是那样你自己立马就能感受猪肉啊,蔬菜啊,热干面啊,油啊都在涨价。总理立马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了,债券会狂跌,会连续加息。而现在的情况是猪肉在一跌再跌,养猪的在亏钱,钢材,铜这些工业原材料都跌到历史低点了。
真要10%的通胀了,那现在XX宝平均5个点的年化收益,鬼才看得上,那相当于负5个点的利率。还敢说卖了房子买XX宝,那只会是找死。真要10%的通胀了,银行加息几次后,还拉不到存款,市面上10多个点的高利贷理财产品到处都是只要你敢买。
现在居然有人把5个多点的XX宝当作投资手段,这只有通胀在2.5%以下才敢这么说,这时候5个多点的收益率的投资产品才敢说是保值增值的。
本帖Z后由 名字真难取 于 2014-5-20 19:01 编辑
武汉么么茶
高中二年级
朋友,通货膨胀是综合性的,你不能拿其中几个产品来作比较,十年前打火机一块钱一个,现在还是一块钱一个,那是不是就没有膨胀了
sunnyk1981
硕士一年级
名字真难取 你这个常识显然是错了,可惜你自己不愿意承认,你的常识性错误就在于你的没有顾忌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引用的数据也是照搬官方数据。
出口的情况你也没谈,你按你的常识又减一个官方数据,那你这个数字肯定好看,郎咸平说的数据(我倒也不知道具体是多少)肯定是错的。
影响通胀数据的因素很多,你直接用官方数据的GDP减得出一个通胀率,这不是笑死人吗,可笑的数据得到一个可笑的结果。
你说的那些热锅上的蚂蚁现象都是假定这些增发全部进入了金融领域流通,但中国的情况特殊的很,几十万亿的增发量到底沉淀在哪里根本没人能说得清楚,一个贪官(只是个副司长)家里1亿现金,哪个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能有这种情况?本身基础就不同,你完全硬套这些经济学理论,完全是刻舟求剑,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本帖Z后由 sunnyk1981 于 2014-5-20 20:40 编辑
难得有晴天
大学四年级
M2、GDP与通胀
2014年03月15日 03:33
来源:《金融投资报》
赖振华
M2/GDP高企说明货币超发吗?
根据央行数据,截止2013年末M2达到110.65万亿,同比2012年末增长13.6%,而2013年我国GDP只有56.88万亿,M2/GDP=194.5%。一时间,“货币超发”的言论再次风起云涌。
那么,M2/GDP比值高,是不是就认为货币超发呢?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个事实,就是M2是全社会货币的存量,是之前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财富积累的标尺,而GDP则是当年所创造的价值,是当年的增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不管M2还是GDP,都是以货币的单位来计量的,如果真是所谓的“货币超发”,则同时提高了M2和GDP,对M2/GDP这个比值是影响不大的。所以,用M2/GDP这个指标来衡量货币是否超发,简单认为M2/GDP越高,则货币越超发,完全跑偏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M2/GDP偏高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高储蓄率决定的。我们知道,银行体系具有“创造货币”的功能。在存款准备金率为20%的情况下,银行系统Z多可用100元的基础货币派生成500元货币。相对于某一份资产,对应有两种权利,分别是所有者权益和债权。其中,债权部分越高(并且是通过银行系统或其他间接融资放出去的),就需要越多的货币来代表这个债权关系。正是由于中国银行[0.00% 资金 研报]体系占据全社会融资比例80%以上,中国人有“存钱”的习惯,使得较多的货币实际是用于代表“债权”,才使得M2/GDP看起来比较高。
由此可见,M2/GDP的比值高低并不能说明货币是否超发。但M2/GDP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某国间接融资比例的高低。M2/GDP比值高,一定程度说明该国的经营杠杆是较高的。中国人民历来有勤俭节约的美德,消费比较少,同时又喜欢将积累的财富“存起来”,而并非自己跑去开工厂,这部分被存起来的财富,被银行放贷给了开工厂的经营者,货币于是被派生了,用以代表这部分债权。这个消费和投资习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所以,只要全社会间接融资比例继续提高,则M2/GDP比值仍会继续上升。
虽然M2/GDP跟货币超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仍然要看到2003年年末我国M2总量为21.92万亿,2013年年末则达到110.65万亿,10年间增长近5倍,平均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17.6%。根据这一点,不少学者提出中国货币严重超发。
首先,CPI只是从某个层面上反应通胀水平,而不能将CPI等同于通胀。实际上,不同收入阶层人对通胀的感觉是不同的。CPI这个指数在统计时,须赋予每项消费品不同的统计权重。为了使指数适用于较多的人群,这个权重是以金字塔底端Z宽泛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作为参考的,对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价格则更少涉及。此外,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这个指数基本不包含资本的价格。当资金用于新建工厂,或进入房地产、股市等领域,这些方面的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微乎其微。
其次,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可以生产更多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物价。
同时,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期,城镇化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以及GDP的拉动效应是非常显著的。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使得用于农业的人口减少。这些人进入城市后,参加现代化的生产线生产,又使得原来务农的低等级劳动力,转化成较高生产率的工厂工人,为全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产品。
正是货币较多地投向了投资领域,降低了用于消费的货币量,从而降低了社会的消费总需求;同时,投资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向社会增加了消费的总供给。需求降低,供给增多,这两方面作用,同步抑制通胀。
综上所述,M2的增速与CPI增速的巨大差异,一方面是由于CPI这个指标不能完全代表通胀,另一方面生产率提高可以生产更多的东西,平抑了物价。如果在劳动人口基数不变的情况下,GDP的增长可近似看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那么M2增速基本可分解为GDP增速+更广泛意义的通胀。
sunnyk1981
硕士一年级
名字真难取 这种文章只适合外行和初学者看看,你需要的就是了解中国现实,学习不是上网看点文章就内行了的,这些理论也需要活学活用。中国的经济基础就不同,你把这些规律和理论整个硬套,做的和谢国忠一样的事,有意思吗?
Z近这种所谓中国通胀率不高、货币没有增发的文章越来越多,不就是鼓噪再来次大规模刺激么,这种东西骗骗没有眼光和见识的人可以,当然你或许很赞同就是了。
本帖Z后由 sunnyk1981 于 2014-5-20 20:54 编辑
tssammy
大学一年级
sunnyk1981 呵呵,美国70年代经济危机,经济负增长的时候,通胀也就11-13%,中国经济增速7%,通胀还能达到10-15%,简直就是神话了…………
或许大家概念理解不同,不过真正的通胀,在中国不可能超过4%。
你说的或许是关于货币和市场或者经济的一个主观认知,绝对不能代表通货膨胀!
tssammy
大学一年级
另外,货币只有流通才能称之为货币。就算中国贪官藏了几十万亿的现金在屋里,只要这些现金没有流出去,那么也形不成通胀。
这些货币流出去,央行也能很快的监测到便调整发行政策,保持货币流通稳定。何况这种情况并非是实际,贪官手里的现金是否能影响货币市场只是臆测罢了,实际上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中央很清楚货币总量和流通量的情况,这点风险意识没有怎么治理中国这么复杂和博大的一个国家?
所以你说的中国国情实际通胀,也并不怎么成立。没必要危言耸听
本帖Z后由 tssammy 于 2014-5-20 21:11 编辑
sunnyk1981
硕士一年级
名字真难取 别去,错的是我,货币没增发,通货膨胀真的不高,应该继续推40万亿投资,真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停。
sunnyk1981
硕士一年级
tssammy 看了你这两帖,我彻底无语了,这不到4%完全有基础可以继续加大投资啊亲,应该继续推去年那40万亿。
英俊哥不潇洒
大学三年级
其实不用搞得那复杂,2010年热干面2元一碗,牛肉面6块一碗,苹果4元一斤,现在热干面4块,牛肉面12(这还算很便宜的),苹果8~10元一斤,就这4~5年时间基本都翻倍了,会数学的自己算算通胀率是多少......
ff198410
大学四年级
不了解,路过
望望天
硕士一年级
我只知道这两年菜价翻倍了。
sunnyk1981
硕士一年级
英俊哥不潇洒 会有好多“民间经济学家”和房托们告诉你,你的感受是主观的,是错误的,实际通胀率只有不到5%,并引用大段的经济学理论,呵呵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
得意生活®得意®得意D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