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想到要写一篇关于非应试类英语学习贴,先酝酿一下,后面具体上菜
前言:应试与非应试类英语学习并不相互冲突,很多时候都是相辅相成的,但应试英语有更加具体的考试范围和应试策略,而非应试类英语则往往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要求或工作需求,知识范围更加广阔,除了工作必需的专业英语或职场英语以外,基本不会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为了使大家查找方便,下面还是把杂烩内容分类进行归纳总结
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身处21世纪网络时代,我们身边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可谓无穷无尽。各类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进行英语学习的网站千千万。 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工作需求的不同去寻找不同的网络资源将使我们的语言学习变得简单和有趣。比如,从事文艺学科/领域学习和工作的人士可以搜寻国际上一些比较知名的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方面的网站,通过浏览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网站开拓自己的眼界、增强自己学习英语的动力。
***国内目前知名较高的英语学习网站有:沪江英语网/论坛——有关英语学习的很多内容都能在上面找到;太傻网——留学出国的信息非常丰富;抓鸟网——有不知道的词汇搭配什么的可以上去抓抓看 ;普特英语听力论坛——听力方面的材料相当充足。
***除了上面那些学习网站,还有很多国际国内新闻、科技、经济、娱乐网站可供参考,如: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先驱论坛报、国家地理杂志、纽约客、香港南华早报、远东经济评论、探索发现(Discover)等。
***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各行各业的相关信息,这些都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2. 专业图书资源
武汉图书馆位于汉口三眼桥香格里拉酒店对面,湖北省图书馆位于武昌阅马场车站附近,里面的海量存书加上位于武汉三镇大大小小书店 (有哪些有特色、值得推荐的书店希望各位粉粉不吝提供具体信息以供参考)中的图书资源够大家研究了
3. 找机会多用多与身边的朋友交流切磋
应付考试能帮助我们在一定时间内就考察范围内的语言能力进行强化提高,但从长远看,应该有机会就多运用,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多用用,否则时间长了就会遗忘,更谈不上能力拓展了;此外,实际生活工作中的英语和考试中的英语也不是无缝对接的,所以平时要注意多向身边人请教,不耻于发问,不耻于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相反,在交流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有时也不一定就是自己出错了,而是与其他人意见不统一,这很平常),不论自己对错都会帮助自己在日后更加注意,记得更劳,用得更准。
这个版块里有粉粉提供了必看的几十部经典剧作,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看。除此之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现在出的一些热播影视剧都不妨看看。经典剧目可以多看几遍,当然不是说要雷着一口气看个3、5遍
好的片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情况过段时间再重新看看,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个回锅肉和隔夜苦瓜好吃进味的道理差不多
我个人还比较喜欢到效果好的剧院看一些欧美经典歌舞剧,记得很清楚的一次是和亲戚一起去上海大剧院看《理发师》和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看的《花木兰》,
尤其《花木兰》,是由中外合排的舞剧,当中有一段是几个老外鼓手合作的,四个人的鼓点凑在一起气势恢宏,但是又听得出不同声部,
在那个剧场里听地效果非常非常的震撼
很有感染力。我看的那场应该是上海首演,第二天剧照和相关文章就刊登在China Daily上了。
把学习和工作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这样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变得更有乐趣。
5. 学唱一些英文流行歌或经典曲目
没错,即使五音不全也可以尝试跟着录音慢慢哼唱,歌曲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也不像书本知识学起来那么枯燥。另外,跟着多媒体学唱英文歌可以调动眼、耳、口、脑、嘴一起开动, 实际情况下,多通道同时输入信息的效果会比只盯着书看的效果好很多。
6. 多在生活和工作当中运用
出于各种原因,很多人不愿在公开场合下使用英语,我曾经也是这样。 举个例子,很久很久滴N年前有一次,我正从单位下班回家在车站等车时看到手机有个未接来电,
打过去发现是一家外资公司总机的提示语音就挂了,不一会就接到这家外资公司一个老外管理人员的电话
(同一个总机电话号码),人家开口就英文于是我也“只好”说英文,但心里感觉怪怪的,
正巧这时车来了,上车,人家先礼节性地问候了一下后面大意是让我去他们公司上班,
我说能不能晚点再通话因为我在公共汽车上很吵听不清有的话当时也不方便说而且车上人家都在看着我让我感觉很尴尬云云,
但人家坚持就是要当时说一说还说了半天三次重复一样的话要求我去他们公司上班(国际市场International Marketing方面的工作),
纠结很久,挂电话有好一会儿了旁边还有很多人看着我
——大致可能因为是说的还行,以前有国外设计院的主管以为我是米国出生的小囡囡(说得溜是因为工作一段时间对公司和产品服务什么的都很熟悉了
),但即便是这样我还是觉得如果不是在教学培训或与外商面对面或着在办公室里的时候当很多人面前说英语感觉挺怪
,直到后来工作时间长了,工作语言基本就是英语而且还有很多对咱薪酬说了算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大佬们书信电话都是用英语,才慢慢适应。
记得Z初写第一篇全英文分析报告的时候来回修改了N遍,后来再写就受表扬了,
PM说我和某位年长十多岁滴大哥写的两部分基本不用修改,
其他人写的那几部分他几乎都需要重写
,再后来我就被授予了检查和修改其它报告滴小小特权,同时加薪
。所以我要告诉身边那些正在努力上下求索特别是底子薄的小白们: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怕别人毫不留情地指出自己的错误
,坦然面对,虚心学习,不断进步,你Z终一定能收获到胜利的果子
。
本帖Z后由 美翻翻 于 2010-9-9 23:5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