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钟的联系方式短给你了,装修清单,晚上回去发给你。
小钟的联系方式短给你了,装修清单,晚上回去发给你。
谢谢
MM 好速度哇
8.13
昨天工作上的事情太多了,一直抽不出时间整理装修日记资料,只有晚上加班弄了。
看了下电脑里面的照片,好象还有几张是关于当时选瓷砖时拍的,就一起放上来,顺便整理下挑选时试砖的个人经验,以方便后来的TX。。。
1.首先目前瓷砖市场上有一个概念要搞清楚,那就是透水和不透水(新概念?),像下面这种背面土红的,是陶砖,用时需要浸水。
现在市场上这样的墙砖分透水和不透水两种,差价大约在5~8元/平方,按300×450这样常规墙砖来说(1平方按7.4块数量计算),大约不透水的比透水的每块要贵个块把钱左右。
可是,在没有这种不透水砖的概念出现以前,是不是以前所有的砖都是透
水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
2.那天在655仓库耗了大半天,虽然名片收了一大堆,但我觉得Z有收获的是,搞清楚了透水和不透水的本质:那就是——砖的密度不一样!
号称透水和不透水的同规格砖,前者较轻后者较重,是由于烧制时材料胚压的密度不一样,从而导致有轻有重,透水和不透水,只是相对而言。密度大的重,渗水比较少也慢,这就是所谓的不透水!密度小的,背面遇水后则立刻透到釉层上,这就是透水!
根据我们家的实际情况(厨房仅水槽处水源,卫生间做干湿分区,湿区防水近2米),老公本来想就买透水墙砖算了,然后在JBT两个不同店面一问摸底,不透水的55/平,透水的46/平,里外总差价约有近500大洋,可一试手感,差距蛮大,心有不甘,验完砖后(颜色,密度,气孔,平整,防水),就按标价的三折为目标,向不透水砖发起价格进攻。
本帖Z后由 zwbb2011 于 2010-10-8 08:06 编辑 ]
磁砖
本帖Z后由 zwbb2011 于 2010-10-8 08:09 编辑 ]
Z终,厨卫砖选同系列的,以方便店家走量,填缝剂角线虽然比外面专卖的贵点,但考虑这些成本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还是接受了。作为回报,JBT也做了一定的让步。
后来提砖时,偶见有人买和我同款的砖,瞥了眼她的单子,心中小小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接下来,展示下角线和填缝剂,牛元的,分别12/根,45/盒,陶工特别建议的牌子,老公在陶工建议的基础上,又对角线厚度进行了加厚的特别指定
Z后,是阳台砖,浅色普通造型,2元/块,300×300规格,一平方按11块数量计。
虽然Z后是选择了Z下面这种普通的,但其实Z喜欢第二个鹅卵石的这种,可惜比较贵,
连卖砖的都说:你老公不会同意的。
遗憾啊。。。
瓷砖搬运上楼后的堆放
Z后,对瓷砖的运输搬运补充下自己的体验:
1.车子的运费视路程远近,一般在100~200之间,这个可以在提砖前到附近了解清楚,然后能用大货就不用金杯车,毕竟金杯车空间有限,一旦砖多了需要加搬运工,你就只能忐忑地看着宝贵的瓷砖坐在别人的屁股下颠簸了。。。。。。
2.在司机拖砖前,Z好自己去了解下他的车况,上去看看减震效果如何,车厢内有无铺垫木板或厚纸板缓冲,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司机给你的感觉又比较对,价格不离谱,那么,运费就不要太压低了,毕竟一路上你的宝贝瓷砖就靠他的手足眼配合了。。。。。。
3.搬运的价格一定要在离开仓库前谈好,一般根据楼层和箱数有变化,所以要先沟通清楚,防止货到地头死,在出发前发现谈不拢你还有得选择,到了地方后再发现谈不拢就会很影响心情。。。
4.
Z后,一切顺利的话,记得给搬运的师傅们拿几瓶水,因为,几乎所有你认为还可以的搬运工,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周末老公验收完电路回来,向我汇报情况:电路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只主卧有根管子走了四根线,经与马师傅确认,属于加装的壁灯线,对散热影响不大。 我忙问,那电线能拉得动吗?
老公一笑:老马说那属于理想状态的布线效果,我看他一身汗,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我想了想,又追问:那网线呢,你看有没有问题?
老公楞了下,满无奈的说,这次去专门看了下,线体印的是CAT5,但看留出的线头,应该是以前的三四类线。不过看老马的强弱电管间距都留得比较规范,应该影响不是很大。
网速呢?我不甘心的追问道。
那我没看绞线密度,当时也没法量芯线粗细,不过按2M带宽来说,Z差也能保证有将近150KB的的速度吧。老公认真的想了想。
。。。。。。
考虑再三,为了不影响以后我的网上生活,我决定让老公和陶工联系,由我们提供合格网线,让马师傅把网线重新换掉。
老公面有难色,因为当时运材料来的时候,陶工还专门问了下老公,超五类网线和普通网线的区别,老公因为对腻子和胶水满意就没有去检验下网线,只是简单的说了下功能上的区别就放心的走了。现在线已进管再叫返工,这么熟了很难开口的。
Z后,老公还是联系了陶工,估计陶工也晕了,因为他当时也是不太懂这里面的区别,看了线体印字没问题就买了,不过还是答应更换。
于是老公马上给朋友打电话,让他从线材供应商那里快递一卷5类线过来。
周一早上,老公通知我,他带了卡尺去现场量了绞距和芯线,问题不大,如果要换线,线管都要全部起开,互相理解一下,就不换了。
。。。。。。
周二,朋友的5类线快递到了。
。。。。。。 发下图,按老公的讲解,顺便整理了下五类线跟普通网线的区别:
第一个图是普通的,分别是四类线和三类线(不要被线体的印字骗了哦)。
第二个图是和黄色超5类线的比较,注明一点,外被层不一定是黄色的哦。但这个CAT5E,是不带屏蔽层和十字隔架(这两个属于工业范畴,家装不需要), 如果实在识别不了5类线,那么就按图二的这个附注来选择(在无屏蔽层和十字分隔架的情况下)
我的补充意见就是,双绞线绞得越密越好!
8.16
今天是陶工和我们约好找平验收的日子,一早好不容易请好假,立刻就跟着老公赶去。本来一路上,还想着找平才两三天,不知道地面的效果怎么样,找平前地面有没有清洁,找平后有没有保湿什么的,正七想八想的,一会就到了地方,推开房门一看,顿时觉得眼前一片畅亮:
上图
继续
Z后,注意了一下强弱电箱,突然发现,空开分组那里,马师傅写了两个客厅空调?!
老公笑说,老马肯定写错了,下次再问下他。
......
接着试水压,陶工在卫生间接了个打压泵,按老公的要求,打到8公斤,一会就见指针往下掉,大家急了,忙四处找漏水的地方。马师傅找了一圈,终于发现了源头——原来是入户水表接头地方漏水!
这时,楼下的樊师傅也上来了,他一看就说,跟他装修时一样,也是水表接头的地方漏水。他那时是打12个压,结果水表玻璃当时直接就炸裂了......
然后老公就问他处理办法,他说当时也没办法,就只好自己叫装修的人把接头处用胶带包好紧固,然后改打8个压,半小时没怎么掉就好。
老公在一旁给物业的打电话,没想到因为快到中午了,物业的水电说要到下午才能过来看。这时,一旁的马师傅就提出去拿管夹帮着弄下。
没办法,老公只好开车带着马师傅出去拿管夹工具过来。
一番折腾,再打压测试,老公亲自打到8个压,蹲在那里掐着表看。这次要好些,指针只往下掉了一点点,陶工解释说是因为管内有气泡的缘故。
因为一会还要赶到做门那里加订门窗套,接着还要赶回去上班,我们就匆忙离开了,对于打压,陶工很有信心的说,就打到这里放着,你们不用担心,真有问题,到时我们施工方更麻烦
继续关注
小钟在搜房网那是相当出名啊。。。
我差点就选他了,呵呵!
流水帐记得真仔细。
小区环境不错啊 楼主再多上一些图片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