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凤凰评论:暴打女司机不对,但忍让更可悲
http://news.ifeng.com/a/20150506/43699996_0.shtml
凤凰评论:暴打女司机不对,但忍让更可悲
如果指责不文明行为是一种病,那作出不文明行为的人得的又是什么病,对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的人又是一种什么病?看着这些病不断蔓延而不去治理的人又是什么病?
遇事莫装逼,装逼遭雷劈。成都女司机被殴事件发展到今天,随着昨天行车记录仪视频内容的曝光,民意从一开始对男司机的愤恨,快速反转成了对女司机的一致讨伐。
像此前无数热点事件一样,老百姓对对与错的朴素判断,再次被掌握话语权的人们冠以了“社会戾气太重”“公开为暴力叫好”的标签,中青报更是在今天发文《为暴打女司机叫好是戾气弥漫的体现》。文中称,为暴打女司机叫好,是为暴行鼓掌,是对女性的歧视,更是戾气弥漫的典型体现。
本委认为,中青报纯粹是在装逼,而且逼格很高,让自己站在了Z高指挥台上,而事实上,这样的文字和观点对推动社会进程毫无益处。
仔细分析公众的情绪你会发现,并没有人为“暴力”叫好,公众是在表达对是与非的Z朴素的情绪。
在中国,Z无聊的就是每次热点事件一出现,很少有媒体、专家去就事件本身剥茧抽丝,往推动社会进程的方向努力。相反,很多媒体及所谓的专家学者更愿意在道德文章上下功夫。
比如此次殴打事件,连小朋友都知道打架不对,却偏偏那么多媒体站出来教育公众:男司机不该打人。很明显,公众对是非的情绪表达被这些道德文章肤浅化、扩大化了,在这些道德卫士看来,这起殴打事件的是与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打人了,至于你为什么打,我不跟你谈,反正你打人了。
一个社会的理性建设Z重要的是什么?是每一个问题出现之后,舆论能互相支撑着去探究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而让政府与社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解决这些藏在事件背后的问题。可悲的是,中国每天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却少有人敢去深究它的原因。但凡有深究的,必然被道德家们横插一腿,在肤浅的层面争来吵去,从而让每一个事件都成为孤案。
在这起事件中,5月3日的殴打视频曝光,Z初公众一致痛斥男司机出手太狠,直至昨天行车视频出现后,公众对女司机的态度才出现了反转。为什么?因为人们从对现象的简单判定,转向了对现象背后是非的明确判断,加之长久以来道路行驶中恶习无人治理,民众情绪借由这一事件找到了出口,类似“这女的真欠”的表达,实质上是对恶劣驾驶行为的愤恨,并不能就此认为这就是在高度认同暴力行为,更不是什么所谓对女性的歧视。
好比一个人横行乡里,被一名壮汉狠抽了一顿,人们第一反应一定是特别解气,但你就此批评他们为暴力叫好绝对是骂错了靶子,因为如果都崇尚暴力,横行者早就遍体鳞伤了。
中青报的文章说,为暴力叫好会造成崇尚暴力,以后司机们有了矛盾就在街头打上一架还了得。本委认为,这就更是杞人忧天了。前文已经说过,人们只是在借这一事件宣泄对不文明驾驶行为的不满和对此事的是非判断,没有谁为暴力叫好,也没有谁会因为这个事件效仿该名男司机,更多的司机还是寄希望于交通管理部门多干预、多作为,而不是司机们自己挺身而出。
看过行车记录仪视频之后,相信很多人都很愤恨女司机的行为,因为她每次别车都给了男司机Z坏的结局,且在别车之后故意踩了刹车,把行人的生命赤裸裸地置于男司机车轮面前。如果观看视频都能让你很气愤的话,当时男司机在车里的怒火我们就完全可以想象出来。
不要像道德家那样说“再怎样也不该打人”,在特殊的气氛中,谁也不是圣人,打了也就打了,事后打人者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法律自然会给予他该有的惩罚,但此次事件的现实意义却远远超过事件的法律意义。因此,与暴打女司机相比,忍让更可悲。
本委想说的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公民,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是需要一遍又一遍不断提醒自己,我要忍,我要忍,我要忍,我要忍,我他妈还是要忍,那这个社会的秩序一定是有问题的,而且还很严重。更为要命的是,有一天他真心忍不住了,社会的管理者们却告诉他要继续忍下去,而不是去反思如何抽掉燃烧这些公众怒火的木柴。
顺便说一句,“路怒症”神马的,就别瞎扯淡了,对随意并线、插队加塞、会车开大灯等不讲规矩的行为不去总结,反倒给怒斥上述行为的人总结出“是一种病”,专家们真心是闲的蛋疼。如果指责不文明行为是一种病,那作出不文明行为的人得的又是什么病,对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的人又是一种什么病?看着这些病不断蔓延而不去治理的人又是什么病?
失去约束的世界,战争是难免的,但某种意义上说,战争也是一种秩序的重新建立。怎样避免战争,很简单,让守规矩的人得到鼓励、便利,破坏规矩的人倍感约束、得到惩罚,而不是相反。
交通的世界有点乱,该好好管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