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你…
腹肌呢。
坐等照片
等小彩蛋。
斑斑学生Z上个图呀
具体怎么办理
从云峰寺景点出来后就直接坐车前往下面,基本上绵山的游览路线就是从Z里面开始往景区大门口游览。
路过一斗泉的时候我看见路边的风景不错,就建议下车步行。原本以为同行的小伙伴走不动,没想到能一直坚持下来,给个赞,我很少能遇见能跟我走一天的人了。
开始步行,我想说这风景绝对比后面的那个坑爹的水涛沟好的太多。起码气势磅礴。
整个绵山就是个大沟,跟河南新乡的郭亮有异曲同工之妙。
之前看路书上没有推荐,我路过这天桥的时候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就直接路过了。就这么路过了!!绵山遗留下了一个必须去的景点没上去,希望意粉去的时候这景点不要放过了,据说冬天起雾的时候这景点是非常的漂亮!!!!不过也好在这景点没去,为了后面的大罗宫做了铺垫。
中间有个路过了柏龙望桥
中岩鸟道绝壁上有株千年古柏龙,头上有角龙嘴上长着两片叶,柏龙往东是兔桥栈道。不知道你们看见了木有。
一路上的风景真的很不错,但是要说明的就是,路上的车辆很多,去大罗宫还要穿过个山洞出去,走路注意安全。
这就是Z著名的景点,大罗宫了。我懒得打字,直接上百度词条儿了~~~在楼下
传说因春秋时期介之推在此曾看到“三清上,有玉京山,山上有七宝树覆盖八方罗天,曰大罗”的道家Z高境界“大罗仙境”,后世遂建大罗宫。又传说宗唐太之妹曾修道于大罗宫,唐玄宗时期复修。经历代修葺,大罗宫成为中国道教Z大的宫殿,号称“天下第一道观”。后因战乱,大罗宫只留残迹。现在的大罗宫是在原址上重建的,为依山而建的明三暗四七层仿古建筑,高110余米,为中国规模Z大的道教建筑群。
基本上就是个人造景点,其实看看还是可以的,我对没有去天桥有点后悔了。本来想打转回去的,没想到爬大罗宫的时候小腿抽筋。直接在地上不能动弹了,休息了半天才能一跛跛的慢慢往上爬。既然选着爬上去,就算是跪着我也要继续。
拍照的时候总是不忘回头看看。
因为小腿的原因,只走了Z右边。其实这里是有电梯的,我看了看价格也不高。但是我就是不喜欢这天朝特色,你可以免费,我欢迎。弄个收费的赚钱,我觉得有点缺德,加上虽然我不信上仙什么的,还是想劝导各位,心诚则灵啊。如果真要拜菩萨,还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走上去。跟做人一个道理。
从大罗宫下来,看看时间还早,小腿又有点隐隐作痛,反正既然痛了,我也没打算强求,说不定这绵山以后还会来的呢。天桥我就没有去了。直接坐车到了景区第一个景点。龙脊岭。
路过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景点很坑了,但是没想到这么的坑。就不做讲解了。大家去绵山的话,直接可以忽略下,要是时间多的可以玩一下。
平原风光还是可以看看的,也只能是看看。
恩恩,我连Z高的那个龙脊岭都没爬上去,因为问了上面下来的,全都是不好玩。这景点只能看看。别多想了。全是扯蛋的。
然后根绝实际情况我来写个绵山一日游必须去的路线。
首先就是坐车到栖贤谷,游玩1-2小时去云峰寺,然后继续去天桥。基本5个小时左右这三个景点可以搞定,然后吃点东西休息下继续去大罗宫,去了大罗宫直接坐车进去选择1-3个二线景点随便玩下。这样下来绵山的风景才能玩的比较好。为什么要Z后进去玩,因为出山的班车是从Z里面开始发车,进入到Z后出来不用站着下山,下山还要大概30分钟的车程,而且是山路很不方便。所以游玩了大罗宫直接坐班车再进去一次。一定比我们这次玩的舒服的都。
希望大家玩的开心~~~~绵山确实不错。推荐下下。下面开始写的是张壁古堡。穿越千年的古代村落。
本帖Z后由 无妄 于 2015-8-9 18:27 编辑
快写啊
楼主还没写完啊?
后面呢,队长
太拖拉、、、、
看看
楼主睡了
快写啊,平遥都没看到
加油
收藏了
还不更新
也是够懒得了
介休真是去山西游玩的好地方,绵山,张壁古堡,王家大院,还有平遥都在附近,可快可慢,确实很方便。
张壁古堡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不过去过的人都觉得很值。起码来说值得去体验一把古地道。
这一代,在隋末唐初是个古代战场。据碑文记载,当时刘武周与李世民在此争夺天下,刘武周的偏将尉迟恭驻守此地,古堡、地道可能是他所为,距今已经一千三百八十多年,虽无确切材料可以证实,但这处古代历史遗存能保存至今应当说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小小的村堡中,如此众多集文化、宗教、军事于一体的古建筑群,迄今在我国北方是不多见的,真心觉得很值得认真游览一番。
之前说的学生证,广 X屯10元一本,20元3本。比这价格还贵请扭头就走。
张壁古堡里面景点繁多,几乎都是老建筑,翻新的也有一点,但是不多。首先就是关帝庙。
本来以为这笔画不能拍照的,莫高窟那些都是不能拍照的。结果没想到导游告诉我如果拍的出来就拍拍看。
那就感谢了。
基本上说的就是关老爷的一生。感兴趣的可以愁一愁。
关帝庙正面。
旁边的小祠堂
我们跟一群学生一起拼了个导游,这种人文景点还是不要自己乱晃悠了。为什么这里请了导游,后面的王家大院没请,那是因为张壁古堡的名气远远没有绵山和王家大院有名,所以来的人很少。对比后面去的王家大院,我更觉得这张壁古堡在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上值得一览。这是城门上的狮子头。已经风化了不少。大多数专家考证张壁古堡存在应该是在南北朝时期。这门一算大概就是近1400年了。
原始的村落,据说这整个张壁古堡没有什么变化过。如果不是评委2005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之一的话,我想说,真的是没什么人知道这地方。只有你进来过,才能感受这份晋文化的特例风采。
张壁古堡检票还是很严的,基本上有三次检票和盘查你的学生证。所以如果不是童颜,还是量力而行。
进入第二道门就是一个可汗祠。至于为啥这里会有可汗的祠。导游也说的模棱两可。这种历史遗留的问题,大多数都是事实而非,追求真理很难。好在我们可以忽悠下自己,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好了。难得糊涂。
我倒是喜欢这院子里面的树,郁郁青青,周围又没什么人,安安静静的。
在翻修。
真的很好看,我喜欢没事的时候就看看天,喜欢看天空的人,一般运气都不会太差。
有点歪,懒得调了。请大家脑内PS。这应该是后期加上去的
我觉得有时候黑白,更能体现这张壁古堡的氛围,不过为了大家看图方便,我还是全彩好了。
整个村落就是这样的。张壁古堡为子坐午向,南高北低,有悖于古代城市选址“子午”坐城须北高南低的原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张壁村不遗余力地对北堡门和周边祠庙进行了多次改造,他们在北堡墙上修建了“二郎庙”和“真武庙”,庙顶高度高于南堡门,以顺应北高南低的原则。由于绵山的地势高陡,“冲”气足,于是又在南堡门外建造了关帝庙,以遮挡来自绵山的“煞气”。其实,稍加留意古堡的建筑,就会了解古堡内的建设规划无一不反映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顺应风水的思想。譬如,南北两座堡门士是相互看不见的,它们并不在一条贯穿的直线上,因为连接两座堡门的主街道在两端被有意加上了弧度,略呈“S”型,而这正是处于“风水不外流”之考虑。
在看一眼地面上的从这图里面右手边的屋里就能下去地堡了。地上和地下真是差别太大了。
基本上地下的古堡只开放了不熬十分之一。还有很多地方都是没有开放。整个地下面积远远大于地上,而且错落有致,竟然分三层结构。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工程,绝非民间建造,而是古代按兵法所说“明堡暗道”而修筑的地下军事设施。
这被人黑的说叫爸爸带女人。恩恩,好可怕。地堡还是留着大家自己去看,我只放了几张图而已,也没过多解释,解释太多就失去了到此一游的新鲜感了。反正里面很黑,人少千万不要乱窜,我们被导游带着都有点迷失了方向。自己进去的话,实在是不安全。里面还有各种陷阱。自己进去所谓的探险是非常危险的。再次提醒。
出古堡就是村子后面,可以看见是个大峡谷。真是广屯粮的好地方。
青砖
石板
我直接就抄百度了,这个福字的解说。
这个“福”字壁称为“龙首鹤头福字壁”。左边第一笔是龙首,右边第一笔是鹤头。都说神龙见首不见尾,因而龙身弯曲,龙尾上翘,就隐于鹤头之外,龙自神,鹤自洁,都是民间年画里的主角,祈福长寿、吉祥之意自不待言。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除了龙首鹤嘴都紧闭外,福字右侧的“口”被简化成一点,一喻子孙口中有食,生活富足,二喻谨慎从事,敏行讷言,可见当时户主的审慎处世哲学;鹤脚下的一个“田”则被放得很大,暗喻“民以食为天”,象征着晋商以农耕起家的根本和浓厚的乡土观念。
槐抱柳,其实我想说槐树召鬼哟。这种古村落多的是游魂。这地方我觉得不太吉利,难怪后面有个明代空王佛行宫。
进入这亭子是检查第三道门票。很严格的检查措施,请不要逃票,捉住很丑的。
这蓝色琉璃彩已经失传,国内唯一两块就在这竖立着。好在没有被天朝小红军弄灭了。当年那些闹事的坏人,现在也已经变老了吧。
、
出门拍照请不要照寺庙,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琉璃彩的屋顶。
基本上到了这里就可以完结张壁古堡了。其实我写这游记写的很简单,没有深入写完,只是想好的景点还是大家自己去体会下比较的好。相片看看就行。后面还有个介休市的袄神楼。说白了就是明教的前身。
PS:得意这一层楼只让输入1w字的作风写了这么多帖子我还是觉得很猥琐。
本帖Z后由 无妄 于 2015-8-12 21:23 编辑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