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历史阶段,20年前国人基本都住在多层住宅里面,那个时候能住在高层建筑的人群极少。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皮价格的攀升,可以说未来城市多层建筑会越来越少,更多的人会住在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内。多层建筑会逐渐减少,逐步退出武汉这种准一线城市。未来以高层和低层别墅为主,并且武汉不是南京西安那种古都型城市氛围,滨江高层更应该是其主打。
前几天有个帖子发出来,比较多层和高层建筑。似乎这里有更多的人赞成喜欢或者说支持多层建筑,列举了很多高层建筑的弊端,大家所说的我不否认。很多人谈及多层的许多优点,集中体现在户型通透,一梯2户,小区环境采光,物业便宜等等。其实看了这些只能说明武汉依然还有很多人生活住在多层建筑内而已。
还有很多网友说自己搬离高层又买了多层,换回到以前的状态等等,我倒是觉得搬离高层你应该买了别墅去居住才对,绝对不应该是回到传统的多层民宅。
试想过去的多层建筑基本都是1梯2户,南北通透,不通透的多层我觉得倒是少见。在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内,7层或者以下的多层建筑南北通透意义很大吗?今天晚上很凉爽,坐在客厅里,家里南北闯堂风真爽,这些不是多层建筑的南北通透所能感受到的。高层的南北通透,2梯2户,并且前后无遮挡,几百米甚至2-3公里之内视野开阔,无高层建筑遮挡才更有意义。
比如说景观吧?你住在25-28层楼高,窗户望过去你的视角会很开阔,向下向上向左向右或者笔直一直往前全方位的展开。而要是你在多层住宅看往下几米就是地面,往左往右估计都是各种邻居的建筑,往前看就是对面的楼。只能往上看。
我说这么多并不是指高层就一定有这么好的景观。只是说高层有可能,比如说高层360度旋转餐厅是Z佳的景观点。南北全通透,甚至三面观景的高层住宅还是不错的。应该说比多层要更加宜居。
还有一点武汉多层住宅除了极个别的几个之外,大多数都是小开发商经营主搞的,后期物业服务多为第三方经营,物业服务差已经成为多层住宅的一个通病。小区乱停车、乱搭建,架设户外栏杆等司空见怪。这样的环境根本谈不上宜居。
本帖Z后由 珞珈女孩 于 2017-6-10 21:03 编辑
南北通透,并且前后几百米之内无任何建筑物遮挡,东边几公里之内视野开阔,因为是大学,所以也无盖高楼的可能性。前面是学校,绿的操场和教室。北面是水厂,不可能建设高楼了,西边是一线江景。
坐北朝南户型,偏西14度左右,就是接近下午1点太阳正南方,符合武汉的气候风向。刚需这样的户型已经可以了!
本帖Z后由 珞珈女孩 于 2017-6-9 21:51 编辑
福星惠誉???
半杯水的平静发表于 2017-6-9 21:32 哪里的高层是一梯两户的?什么价?
融侨华府也有很多2梯2户的。
本帖Z后由 珞珈女孩 于 2017-6-9 21:57 编辑
拍洋画发表于 2017-6-9 21:22 一眼望去,都是钢筋混凝土,冒瞰江冒瞰湖,楼层可以,地段太差。
你说的对,后面环境确实有点乱,还不如我住在金地的房子。不过积玉桥那块马上也要动工了,估计以后连江都看不到。
我爱动漫发表于 2017-6-9 21:53 大四新的招商1872
这个我一直有点想去看看,喜欢招商地产。
不一样的视界发表于 2017-6-9 21:56 一梯两户的高层以后或许会出现电梯不够用情况,几户配几梯比较合理,特别是超高层。
写错了,是2梯2户电梯
半杯水的平静发表于 2017-6-9 22:03 Z少的是两梯三户啊
融侨170多平方的是2梯2户吧?我亲属家有的啊,不过还空着
半杯水的平静发表于 2017-6-9 22:21 是的,我没进去过
关键我们是中小户型,还是2梯2户。
zhengaabb发表于 2017-6-9 22:55 看江很多东西朝向哦
我们只是一线江景,东西朝向诸如万达公馆是全江景的,不能和人家豪宅比较啊。
清晨起来的感受,真凉快。家里有时窗户不敢开大,风大。靠近江边都是这样,空旷一些。给出几张早晨朦胧的景象图片
这是东边,刻意望远虽然景致一般但是无遮挡。
这是北面,远处是二七长江大桥的引桥,奥山,居然之家星南方历历在目。
西面的一线江景,规划的江滩公园正在夜以继日的建设。武九铁路北环线也将拆除。未来西部环境会更好。
这是南面,不用担心,永远不可能再有高楼遮挡你视线。家里仅有纱帘都可以,不会有任何人偷窥你。
我以前也住多层,那都是通透户型,但是你从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看,通风度,视野开阔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多层建筑的楼间距普遍很低,基本是一开窗就看到对面前后楼家里情况,很压抑。家里大白天很多时候拉窗帘,保护隐私。总体而言,想住低层就是有钱的人搞一套别墅住,特别有钱的达官显贵可以有私家花园,院子系列豪宅。市场上保留的过去传统多层普通民宅住的人会越来越少。70-90年代老旧多层单位房改房因无电梯会逐渐被人们抛弃,面临拆迁。当然,城市这么大,肯定还是会保留一部分较好的多层建筑,像司门口一带有些近代历史遗址。需要供人参观游览,因此该区域未来会普遍保留一些较有纪念意义的多层。
细雨微竹。
the feeling after a drizzle.
雨后的小区,夜晚的小区很多时候是Z美的。记得过去有网友发过雪中的橡树湾景致很精美。
我是一个校园氛围情节很浓重的人,可能是过去在大学呆的太久了。所以选择小区就要大,mini版的小区我不感兴趣。社区的风景、园林和绿化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体现效果。这确实是一个刚需很好的选择。等到周边环境都搞好了,江滩完工了,微循环路都能像复地东湖、积玉桥等地那么完善的话就更好了,指日可待!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