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pengpengche001发表于 2017-6-10 06:59 28楼有蚊子?是坐电梯上去的吗?

不知道,现在40层楼也有,只是越高越少一些。小区生态环境越好,蚊子越多吧?我们小区现在晚上青蛙叫的厉害,低楼层的都在抗议,没有办法。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想着市中心发表于 2017-06-10 11:18 照片高层楼房乡土气息好重

刚需楼盘吗,如果眼前是楚河汉街的景致那就不是这个价格了,这叫真实。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yuamchun发表于 2017-06-10 06:41 武昌看江的朝向太差了,冬天冷死,夏天热死。

这是没有办法的,武昌全江景房就是主阳台对着西北,接受夏季西晒。我们对于江景兴趣不大,所以选东面的户型。

对了,你是不是有个锦绣江南稀缺板式通透小户型,对吧?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Eliot发表于 2017-06-10 12:36 为啥路面看着这么干净?没什么人住吗?

你可以随时来看,我们小区物业搞得好啊。华润比较看重面子感,管理要求比较严。卫生尤其是大面上的很注重。楼道里面都没有贴小广告的,进不来。以前我住金地花园时贴小广告的也不少。融侨华府进出不刷卡,保安有时问都不问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Eliot发表于 2017-06-10 13:56 我是说怎么没有车和人

车都停在地下车库,路上不让停。就是因为乱停车前一段闹了很凶,一些无车位业主堵大门。和保安打架,报警处理。还有刁蛮业主怒砸摄像头和车位识别系统的。被拘留也有。不严格管理,Z终路面就是停车场,乱哄哄的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winterball123发表于 2017-06-10 13:45 高层南北通透才没有意义 不通透人都可以被吹跑

我觉得还是通透户型好,全南户型高层我住过,夏天极难受。不透气闷热。不通透户型卫生间和厨房出气不顺。生活小阳台成了鸡肋。封也不是不封也不好。高层大通透户型卫生间不需要开排气扇,通风太好了。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Eliot发表于 2017-06-10 14:36 自行车电动车也不停地面上?

小区1期和2期都有架空层,3期没有物业让业主把车停地下车库。不过很多业主不愿意,还是停在楼前门厅处。不过自行车骑得人不多啊。小区前一段不让Mobike进来。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小鸭子6886发表于 2017-06-10 14:41 看着图片觉得压抑

可能与下雨阴天有关。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不一样的视界发表于 2017-06-10 14:33 多层里板式通透的多,塔楼来说差点。

板式的建筑结构本身就适合通透户型,融侨华府是Z典型的高层板式楼。可是板式建筑从外形轮廓效果上差些,再说户主装修后各种改造和挂架等会给人凌乱感。比如说锦绣江南吧,你不觉得走在小区边上小路看那个楼很不整齐与杂乱印象吗?大的开发商注重形象,所以在设计时就考虑这点,统建的房子比较实惠,但是不美观。建筑缺乏时尚性。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不一样的视界发表于 2017-06-10 17:21 一直信赖的是万科的物业管理,所以没有那些后顾之忧。

嗯,大品牌专业性地产物业一般不会差。现在人自住还是选大品牌楼盘。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tirawang发表于 2017-6-11 07:51 内环,都很难找这种2梯2户的高层。

内环不多,或者说新的没有。二手房可能会有。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可能性和物业服务如何?

目前地产市场开发早就不是以多层住宅建设为主了,武汉市区三环内估计都极少或者没有在建普通多层住宅了。基本以普通高层、还建房高层、滨江临湖高层豪宅和高端别墅为主。以满足高低两个层次群体的需要。

印象中10多年前的多层住宅(7层或者以下的)都是楼梯,无电梯。国家建筑标准上没有此项要求,开发商又不是慈善家,不可能特意增加成本搞这个。多层住宅的设计是满足大多数人基本需求为主,不可能满足所有群体的需要。安装电梯会增加成本、占用空间、降低得房率等,因此对于多层住宅建筑电梯非必选项。住宅的低层以及中青年群体也不会完全依赖于电梯出入。

随着居民年龄的增大以及多层住宅中高层业主的需求,很多小区提出增加户外电梯以解决爬楼太累的弊端,我觉得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1:需要征得本单元所有业主的同意,低楼层的业主如果觉得增加电梯遮挡了其采光、妨碍了其出入或者破坏了其房间安全隐私感的话会拒绝;

2:增加电梯改动原建筑物结构是否会影响到建筑寿命和稳定性,这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

3:破坏了原户型结构,多层住宅早期建设时是没有预留电梯井的,增加只能在室外安装,很可能一入门就直接进入卧室、厨房或者阳台,需要改动原户型结构,这点是否值得;

4:费用成本的分担以及如何分配是难事,户外电梯风吹雨淋维修成本更高,这些都是安装业主以后自己出钱物业不会承担的;

5:占用公摊面积,破坏楼栋前后绿化带和道路;

6:由于安装户外电梯所造成建筑物外墙渗水或者其它破坏维修时是否可以动用维修基金;

7:安装户外电梯肯定破坏原建筑物外表形象,会使得外观不雅,就像盖大楼时边上搞一个工程电梯上下行挺难看的;

当然还有很多未列出的各种隐患会存在,所以我认为老旧多层增加户外电梯并非很容易,操作起来难度不小。与其说费那么大力气搞这些,还真的不如卖掉市区内老旧多层住宅,加点钱更新更好的高层电梯住宅,改善型需求目前很多很多,大多都是那些住腻了多层,爬不动楼梯的业主。这几年市场还行,很多外地人进城家里人多,经济实力有限买不起新的高层比较喜欢这种户型面积大的多层,他们刚来对于物业和小区环境要求不高所以可以接盘。以后老旧多层住宅二手买卖会更加没有市场,只能等着拆迁了。

多层住宅我印象中似乎没有几个大开发商搞的,除了极少数的万科城市花园、金地格林小城一期外,大多数都是本地小开发商建设的,物业服务差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带电梯的小高层倒是有很多大开发商建设的,物业挺不错。

以上情况造成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多层住宅二手售价一般都相对较低,成交价比同地段的高层住宅普遍低一些,出租率也比较高,但是多层住宅面积大得房率高,可以以面积换取价格的差异进行改善型置换。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肯定又会引起一群无聊的人怒喷,为自己居住的多层辩护。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feifei3286发表于 2017-06-11 13:21 住高了老人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小孩容易孤僻,还有些人恐高!我朋友住太高,下不下雨都很难判断,因为看不到路面上的人是不是打了伞!

也有道理,高层也有弊端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armedgirl发表于 2017-06-11 09:49 明明是没钱买地惹的祸,还要拿出来当光荣的事情讲.多层要是按照现在的理念和材料来做就是别墅或者高档楼盘。不要用高层在技术上的进步掩盖容积率高的先天不足。技术好弥补,容积率(户均占地)是硬伤,换谁都无力回 ...

别墅和多层有着本质的区别。

多层和高层对比容积率无意义,我们生活的空间是立体三维的,不是单纯的几何平面。仅使用Z原始的容积率指标来衡量,说明你还不理解住房的感受,落伍了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armedgirl发表于 2017-06-11 17:31 没钱买地就是没钱买地

别墅不是你住的多层遮羞布,你的多层加装一个电梯也没有人会当成别墅看待。去农村找个民宅容积率等于0,不是更爽吗?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armedgirl发表于 2017-06-11 22:35 农村的房子只是地段不好而已

给我们搞装修的农民工每家在乡下都有房,宽敞的很,小洋楼的也挺多,容积率就别提多低了。可惜那没有意义。所以我认为未来再过20年中国有钱人都住在城市郊区小别墅,一般没有钱的住在市区高层,而老旧多层会很多沦落到贫民窟地步。你看现在武汉市区里面那种几十年的多层单位房改房都是些什么人租住呢?南湖一带2000年左右建设的早期多层江宏花园都啥样子了,还有积玉桥的临江府,粮道街的顶秀家园等都很老旧了。小物业公司维护保养的不好。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armedgirl发表于 2017-6-12 08:38 你说的不是多层的错,是物业的错,同样的物业,同样的户型和设计,同样的地段,肯定是多层贵。要不小洋房 ...

物业只是一个方面,别墅是多层住宅的升级,但是它与传统的多层住宅有着本质的区别。高端的低层住宅就是别墅。

以后随着市区寸土寸金的地皮市场,可以说城市核心区基本以高层住宅为绝对主力,高端别墅将会扎根于郊区,比如磨山风景区、东湖风景区等等。因为在高楼林立的高层住宅角落下是不可能开发高品质的别墅的。

你去再谈目前市区内的多层真的没有意义,它只是地产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过渡产品。是伴随着建国后50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模式,那个时代就是追求均衡。社会在发展不可能倒退,人们不可能再回到毛时代,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不可能再去大规模搞低容积率的改进型多层住宅。一些人总是强调这种类型多层住宅比高层贵,比高层好的话,其实毫无意义,首先你也可以看到国家未来城市发展根本就不可能搞这些东西。

中国城市化进程是与世界大趋势同步的,未来城市更多的就是高层住宅与高端别墅的市场。你们所臆想的中间产品是不存在的。

本帖Z后由 珞珈女孩 于 2017-6-12 09:03 编辑

上一页
2/2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