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房子降价,武汉一楼盘的业主聚众打砸售楼处被拘留。这是近日真实发生的一个事件,像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已经非常频繁的出现。
预计今后类似房屋降价引发的纠纷还会愈加剧烈。
房地产行业大势我们左右不了,单从事件本身出发,业主的行为是否偏激,维权是否有必要继续?
得从多方面入手分析。
据悉,武汉这起事件,是因楼盘开发商方面为了促销和冲业绩,将原本每平米10000元的均价,在未通知已购房者的情况下。
大幅调降20%-30%,新成交均价只有7000元左右。
此前已购房的业主表示,自己是冲着开发商身为yang企的背景才东拼西凑,举全家之力,并且贷款买的房。
调降措施一出,老业主无故多背负三五十万的贷款,很是委屈...
这里涉及到一个三点论:就是购房者、开发商与银行三方面的关系。
有人说,之前房价上涨,银行少赚了那么多,从没见业主将差价补给银行。
这是错误的逻辑,购房者从银行贷款出来,签订按揭合同,这是即期交易。
此时银行虽然承担了信贷风险的头寸,但依照合同来说,风险的源头依旧是购房者。
房子涨价了,是远期的不确定性成为事实,这部分跟先前就已经承担即期风险的购房者再无关系。
那么至于房价跌了,购房者还是要按照先前的房价的借款额还款给银行,也是不存在逻辑缺陷的。购房者跟银行存在的是借贷关系,不是买卖关系。
借钱买来的东西,跟商品价格的涨跌已毫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