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小调查:
从2018年到现在,将近6年的时间,所有在武汉买入新房的,有多少人是赚了的?别跟我抬杠说你的房子浮盈了多少,我说的是真正已经把钱拿到手的。
我估计赚到钱的寥寥无几吧。可能买入二手房的朋友们还有赚到点钱的,新房大概率是被收割的韭菜了。
做个小调查:
从2018年到现在,将近6年的时间,所有在武汉买入新房的,有多少人是赚了的?别跟我抬杠说你的房子浮盈了多少,我说的是真正已经把钱拿到手的。
我估计赚到钱的寥寥无几吧。可能买入二手房的朋友们还有赚到点钱的,新房大概率是被收割的韭菜了。
对比2018年,除了房价下跌,更要命的是,楼市供需变化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逆转,流动性也大大降低。人口形势不用多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要卖房变现的人来讲是越来越不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房子市值缩水而无能为力。
最近政策频频调整,但房价不会因此而再次出现大幅上调。简单来说,无论政策如何变化,支撑房价持续以超过居民收入增速的速度上涨的基础,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
从1994年住房市场化至2023年的30年里,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从最初的8%上涨到64%左右,上涨了8倍,如果再考虑到这一期间GDP以不变价计算上涨了约10倍,中国居民的负债增长速度在全球来看可能是史无前例的,特别是2015年、2016年债务杠杆向居民部门的广泛转移加速了这一过程。
同时,中国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占GDP之比又几乎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在这种体系下,只有宏观经济和可支配收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才能使得家庭部门对于债务压力保持某种迟钝感和麻木感,否则债务压力本身将阻止家庭继续持有房产的意愿。
日本在1990年代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与其说是造成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不如说是经济增速放缓的结果。经济增长的持续大幅下调,使得负债部门对于债务的压力愈加没有忍耐的能力和耐心,而缩减债务必然要降低消费和投资,又反过来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原因。中国与日本之最大不同,正在于经济增速的下调还没有那么剧烈,但资产的持续收缩已然使得负债的“疼痛”日益暴露。
考虑到市场主体对于增长的信心不足,以及消费需求和融资需求低迷的现实,从短期的应急措施来看,尽快取消限购限贷似乎是一个理所应当的选择,它不仅是一项回归市场的调整,对于陷入资产收缩的居民部门来说可以减少一些负债的焦虑,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又不至于推翻原有的操作方向。
最坏的情况,如果居民部门对于资产表上占比最高的资产价值彻底失去信心,并且不再对政策信号有所反应,那么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风险无疑就被无限放大了。
hold不住了发表于 2023-09-10 18:53 18年之后谁还投资房产啊?8亏1平1赚就不错了
不多,口罩事件之前,入场的相对多一点
所念皆星河发表于 2023-09-11 11:39 坐等房价跌到2016
可能会回到10年前
celine麦麦发表于 2023-09-12 10:07 有没有可能,现在根本没有合格的投资品呢?睁开眼看看现实吧
任何时候机会肯定有,但未来的好机会一定属于极少数人。。普通人老老实实搬砖吧,想啥投资呢。。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